黃文麗
摘要:教育,是一門愛的事業;教師,是一行愛的職業。愛是一種責任,源于教師對教育事業崇高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責任也辦不好教育。可以說,愛與責任,是師德之魂,是教育之魂。
關鍵詞:師生關系;愛與責任
時光荏苒,歲月如歌,轉眼間,從教已是二十三個春秋。在這八千多個日子里,我確切地感受到,教師每天的工作,除了不斷地用粉筆去耕耘,用知識去播種,用汗水去澆灌,最關鍵的,還要用愛去滋潤心田,用責任去詮釋擔當。
小張是我十多年前的一個學生。小小年紀的他,在父母離異后,跟著母親過日子。為了維持生計,母親又于去年年底到外地打工,家里就留下他們姐弟倆。姐姐正讀初二,每天放學后還得去市場買菜,等姐姐回來,小張也煲好了飯,兩姐弟就忙著做個簡單的菜。姐姐學習任務重,小張作業之余,還包攬了洗碗拖地洗曬衣服的家務。日復一日,小小的肩膀竟也支撐起了一個家庭的責任。
原本就缺失父愛,如今母親又遠在他鄉,真的很難想象小張內心會是怎樣凄苦。他幾次在日記中流露出對母親的思念,對姐姐為學習和生活奔波的不忍。或許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的緣故,小張明顯比其他孩子思想成熟,回答問題也往往有自己的獨到見解。面對這樣一個令人心生憐憫的孩子,我很是擔憂:他弱小的身體能忍受得了長年累月的營養不良嗎?他脆弱的心靈能承受得住孤獨思念的煎熬嗎?我幾次想問問他有沒有需要老師幫忙的,可是沒說上幾句,他又匆忙跑去上課了,又或是故意拉扯到其它與家庭無關的事情上。終于有一次,他在“給老師的一封信”中敞開心扉,告訴我其實他知道我想幫他,但他不愿意接受別人的施舍,也不希望同學們看他笑話。他覺得自己已經是男子漢了,雖然沒有能力賺錢養家,但完全可以承擔家里的一切活兒。“懂事的孩子,自強的少年,老師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有什么困難你盡管說,老師會與你一起面對。”從那以后,小張開始會在日記、作文上與我分享他與媽媽的聊天,會跟我說他與姐姐的一些分工,還會給我講他與同學的一些不同看法。我也會以評語的形式與他交流。漸漸地,我們對彼此有了更多的信任。我有時會帶著孩子上他家家訪,順便給他帶點小點心;六一兒童節,我固定會送他一套衣服,當作獎勵他勤奮的小禮物;春節,我會給他封一個小小的利是,祝福他健康快樂成長。
三年過去了,小張要畢業了。他特意來辦公室給我送了一張自己制作的卡片。里邊工工整整寫著一行字:“老師,千言萬語也道不盡我對您的感恩。這五顆幸運星就是我對您的真心!”卡片上畫著五顆不同顏色的幸運星,分別寫著“美麗”“健康”“快樂”“順利”“幸福”。我知道,每一顆幸運星,都是他對我最真誠的感恩和最真摯的祝福。一個從小就學會擔當的孩子,在他的人生道路上,一定會收獲詩和遠方的!
從教路上,一晃就是23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一個工作日都是平凡而緊張的日子。在這平凡的崗位上,我始終勤勤懇懇地工作著,用老師平凡而真誠的愛去感染學生,用老師博大和溫暖的胸襟去接納學生,一個鼓勵的眼神,換來了學生萎靡后的重新振作;一句關切的話語,融化了學生塵封已久的心靈;摸摸頭、拍拍肩,看似極其不經意的一個輕撫,卻能收獲讓你意想不到的效果……用過的教材一本又一本,翻閱的資料一篇又一篇,改過的作業一疊又一疊,送走的學生一批又一批,雖然我所做的這一切看似平淡,又是那么微不足道,但我知道,我做著的是最實在的事!也相信,萬丈高樓平地起,只有平凡的、實在的工作做好了,我的人生才能在平凡中成為一種永恒!我的努力沒有白費,得到了學生的敬重,得到了家長的認可,得到了校領導的重視,由一名普通的班主任提拔為級長、工會主席,進而提升為副校長。
當了十年分管教學的副校長,看似人前風光,更多的是咬緊牙關的辛酸。一個班語文學科的教學,課時是比老師少了幾節,可是同樣要完成一本書的教學任務。教學成績還得比平行班要好,才不至于有“不能勝任教學、不能勝任教學管理”的閑話,才能堂堂正正去做學校教學的領頭雁。學校日常事務千頭萬緒,文山會海,上級各類檢查不曾間斷,學校師生各種技能競賽、校本教研、各部門會議等等,我都必須先理清思緒,做到忙而不亂,有條不紊,確保各項工作井然有序。近年來,我還負責學校公眾號推文,平日必須善于捕捉素材,及時將學校的動態信息撰寫成通訊稿推送,這無疑成為我工作上一大費心的差事,立項選材、謀篇布局、遣詞造句,一篇篇推文在學校公眾號發表,既鍛煉文筆,又宣揚學校教育教學亮點,打響學校的品牌效應。我始終認為一名管理者,只有勤懇務實,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對老師們才能具有標榜的作用,對人對事才有最強的說服力。
雖然很多時候也會感覺心累,但我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行業,就注定選擇了清貧,選擇了忙碌。二十三年來,我送走的學生一批又一批。如今,昔日的懵懂少年,很多已是青春韶華。每年教師節、春節,打電話問候的、發微信祝福的、寄賀卡感謝的,總是讓我感到無比幸福,我曾經辛勤播種了一粒粒種子,收獲的已是一個花團錦簇的世界。
教育路上,愛與責任,將伴我同行,一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參考文獻:
[1]盧秋良. 用愛與責任守望學生成長[J]. 師道:教研, 2021(10):1.
[2]唐莉. 用愛與責任喚醒孩子心底沉睡的巨人[J]. 師道:教研, 20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