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珍
長期以來,中小學生一直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勞動觀念淡薄,沒有勞動技能,也很少有勞動的機會,要求學校要開設一些課程和實踐活動,糾正學生的勞動觀念,讓他們的勞動技能得到提高。習總書記在兩年前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就明確提出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學生尊重勞動,進行創造性勞動。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的《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也指出,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由此可見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對學生的勞動教育。
2022年由于某種原因的影響,教育教學形式發生了改變,潁上縣慎城鎮第二小學在抓好線上教育教學的同時,不忘抓對學生的勞動教育,因為勞動創造了美,勞動教育的美學價值不僅僅體現在勞動的成果上,更體現在勞動的過程之中,因此要積極引導小學生參與勞動實踐中去。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考慮到情況的特殊性,慎城鎮第二小學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的勞動教育實踐活動。
一、以“變廢為寶”為主題的勞動技能實踐活動
為進一步豐富孩子們居家學習生活,鍛煉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用優秀作品體現孩子們為抗擊疫情加油助力,潁上縣慎城二小開展了“變廢為寶”為主題的勞動技能實踐活動。
“變廢為寶”已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為響應學校號召,我班也積極行動起來。如何把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調動起來,如何去激發學生的制作欲望,點燃他們心中的創作激情,讓孩子們在家動起來,作為班主任的我絞盡腦汁,用釘釘群直播和學生溝通,先向學生講解了有關美術方面的知識,因為他們有了最起碼的美術功底,才能夠制作出更加美輪美奐的作品,才能夠讓自己的技術水平得到充分的發揮。孩子們目標明確了,線下便開始在家尋找原材料,他們動腦、動手,尋找制作材料,向家人請教制作方法。他們把制作的過程拍攝上傳到班級微信群,他們用稚嫩的小手精心制作著屬于自己的作品,神情是那么專注。很快一件件勞動成果展示出來了:有的同學用廢舊紙盒制作的坦克,汽車之類的可謂是生動逼真,有的利用廢舊礦泉水瓶和彩紙制作出來的鮮花,嬌艷美麗,仿佛散發出濃郁的香味。其中鄭思蕾同學制作的“兩個黃鸝鳴翠柳”這個作品可謂是創意無限。她把吃過的瓜子殼先用彩筆涂上不同的顏色,用雙面膠把它們粘貼成小鳥,柳樹等形狀,兩只小鳥站在枝頭上唱著宛轉的歌曲,真可謂是惟妙惟肖。這些手工作品充分體現了孩子們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家長說,通過這次活動,極大地提高了孩子們動手動腦的能力,讓他們宅在家里面也品嘗到了勞動的快樂、成功的喜悅。
二、開設我是家務小能手實踐課程
由于情況特殊,學生待在家里的時間很長,又不能出門四處走動,因此孩子們的實踐活動很少,開展我是家務小能手實踐課程,是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的好機會。慎城二小抓住契機,在全校各年級開設這一課程。
(一)做飯環節。孩子們經過自己摘菜、洗菜,做飯,打掃衛生等各種家務勞動,體會到了父母的艱辛,同時也在勞動的過程中分享了其中的快樂。特別是在做菜這一環節,要求學生在一周內學會做簡單的飯菜,這讓很多家長第一次品嘗到了自己孩子親手做的飯菜,紛紛在朋友圈曬孩子做的美食,他們用稚嫩的小手做出來的菜,有的色澤鮮艷,咸淡適宜,有的雖然不怎么好吃,但在父母眼里卻是最美味的、最好吃的。
(二)洗衣服環節。孩子們在家,過的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自己的衣服從來都不會洗,甚至從未洗過,如何讓孩子學會洗簡單的衣物,對于他們來說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我采取先用視頻的方式給學生們演示洗衣服的過程:先把衣服放進清水里浸濕,在衣服臟的部位撒適量洗衣粉,用力搓一搓,再放進清水中揉一揉,讓孩子們在家實踐。孩子們洗衣服的過程拍攝成視頻發在班級群里,洗曬好的衣服展示給大家看,讓學生來做出評價,同時我還要求學生記錄下洗衣服的過程與感受,這樣既讓孩子們參與了體力勞動,又鍛煉了他們的腦力勞動,使學生的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據,言之有料,大大提高了寫作水平,他們也因此倍感勞動的光榮。
(三)整理房間環節。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尚小,收拾房間往往都是由大人操辦,孩子沒有整理房間的意識,哪怕是房間亂糟糟的,他們也視而不見,因此開設這一課程很有必要。在直播課堂上,我先給孩子們播放了網上一名同齡孩子的房間布置,讓他們說一說這樣的房間給人一種什么樣的感覺,那么和你自己的房間比一比,有哪些不同之處。孩子們看到了整齊有序的房間,和自己的房間一比,明顯被震撼,感到自己的房間凌亂不堪,于是便開始行動起來,他們按照要求,根據物品的不同,分類整理擺放。有的孩子不會疊被子,請來家長幫助,通過孩子每天整理房間,家長們反映孩子們變得勤快了,懂事了,家長也省心多了。
三、開辦網上家長學校,讓家長參與到勞動教育之中
家庭才是孩子的第一課堂,家庭與學校相結合,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塑造學生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因此,慎城二小除了開設一些勞動教育課程讓學生接受勞動教育外,還別出新裁,開辦網上家長學校,在網上指導家長有方法地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并讓家長參與到勞動教育之中,積極發揮勞動教育潤物無聲的促進作用。
家長們積極響應學校號召,改變生活方式,在家以身作則,參與勞動中去。
我們班的李雨辰,平時在家里沒干過什么活,缺乏勞動習慣,他的家長也很少給孩子勞動的機會,自從開辦網上家長學校以后,家長以身作則,積極投身于勞動之中。往常大人包辦的倒垃圾、刷碗、掃地之類的活,家長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去做,并且手把手教孩子如何去做,還通過表揚鼓勵等多種方式讓孩子把勞動作為一種游戲,從而有興趣、愿意去做,李雨辰在學習并參與勞動的過程中,漸漸感覺到父母平時工作的艱辛,懂得了應該如何感恩父母,于是變得越來越懂事了,家長看著他的變化,喜不自勝,在家長會上忍不住把自己的心得體會分享給全班各位家長,贏得了家長的好評。
五育并舉,全面發展,這是新時代的要求,更是響應習主席提出的弘揚勞動精神的號召。因此,特殊時期,在重視線上文化知識傳授的同時,切不能忽視了對學生的勞動技能教育。
【本文系潁上縣2022年教育科學規劃申報立項課題“‘雙減背景下鄉村中小學勞動教育社團活動創新研究”研究成果】3474C7BE-F1A4-4F47-A922-BC2102D7B2C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