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偉
摘 要:對于人體而言,核心力量中的“核心”指的是人體的中間環節,包括肩關節以下、髖關節以上包括骨盆在內的區域,由腰、骨盆、髖關節形成的一個整體,承擔著穩定重心、傳導力量等作用,是整體發力的主要環節,對上下肢的活動、用力起著承上啟下的樞紐作用。在高中田徑訓練中,教師需要高度重視對學生核心力量的訓練,使他們在運動中減少損傷。
關鍵詞:高中田徑;核心力量訓練
1嚴格堅持科學原則,訓練學生核心力量
在高中田徑訓練中,教師首先需正確認識核心力量的重要作用,知道核心力量的工作原理,即為人體核心部位的韌帶、肌肉、結締組織的力量及其協作,穩定人體核心部位,傳遞上下肢肌肉力量及控制重心運轉的力量。同時,要想有效訓練與提升學生的核心力量,教師應當堅持科學原則,一方面考慮到他們的年齡、體質、性別等生理特征及心理方面的特征,另一方面還要結合具體的田徑項目,確保核心力量的訓練同田徑項目相對應,兩者實現有機結合。比如,在髖關節核心力量訓練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采用以下訓練方法:腿部捆綁沙袋后進行左右側踢腿、前后踢腿、踢毽子、擺踢等;腿部負重或者在踝關節上系上彈力帶進行肋木懸垂舉腿等。負重高抬腿跑步、仰臥舉腿和仰臥起坐。雙腿捆綁沙袋進行立定跳遠、爬階梯、深蹲、仰臥剪腿,負重腿伸展和屈收,負重俯臥背腿。
2采用組合訓練方法,滿足學生多項要求
在高中田徑運動中,針對核心力量的訓練,不僅要制定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案,還要把握好勞逸結合的原則,因為高中生參加田徑訓練的同時還要學習文化課知識,所以應滿足他們的身心健康需求。在高中田徑核心力量訓練環節,假如教師仍然采用枯燥、簡單的訓練方式,將會影響到學生參與訓練的積極性,這就要用到組合式的訓練方法,盡可能避免重復性訓練方法的應用,把多種訓練方式融入到核心力量訓練中,滿足學生的多項訓練要求。例如,高中體育教師在核心力量訓練中,先制定完善的組合訓練計劃,每項訓練項目的內容、方式不同,訓練時間也長短不一。在具體的組合式核心訓練中,主要包括:俯臥撐、高抬腿、上下臺階、杠鈴、蛙跳等訓練。教師在一套組合訓練中,先讓學生做俯臥撐訓練,一組30個,做兩組,再進行蛙跳訓練,一組為100米的往返跳,然后是下一階段的高抬腿訓練。該階段對學生的耐力有著較高要求,他們只有將腿部抬到無力狀態以后才能夠進行下一階段的訓練,結束后可以適當的休息5分鐘,為下一組的組合訓練儲備體能。隨后教師要求學生進行負重跑,速度由慢逐漸變快,通過層次性訓練深化他們對訓練內容的認知。
3訓練和活動相結合,吸引學生積極參與
在具體的高中田徑核心力量訓練中,教師應該高度重視訓練與活動的有機結合,增進兩者之間的關聯性,積極創新核心力量的訓練方法與模式,吸引學生積極踴躍參與到訓練活動中,使其始終保持無限激情,最終提高他們的核心力量。例如,高中體育教師在田徑核心力量訓練中,可以采用多種活動方式,像負重賽跑、競走、跳高與跳遠比賽等。其中在競走訓練活動中,教師組織學生從競走起點出發進行多個類別的比賽活動,最先完成熱身的學生在跑道內開始競走,然后讓下一位同學在終點準備接力競走。在田徑慢跑活動中,長度一般設定為800米或1000米,當學生到達終點以后,要進行下一階段的快跑比賽,項目是200米的短跑比賽。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負重跑比賽,兩名學生為一組,通過“猜拳”的方式,輸者為負重方,每次前行50米,總長度是800米。通過競賽調動學生的好勝心理,他們將會積極參與其中,有助于核心力量的訓練。
4應用趣味訓練方法,增強學生參與度
高中生面臨著較大的學習任務與升學壓力,心情極易壓抑,一些有趣的學習方式與訓練方法可以幫助他們調節心情,使其積極參與到學習和訓練中。對于高中田徑訓練中的核心力量而言,教師同樣要想方設法提升訓練方法的趣味性,把一些游戲、角色扮演、情境模擬等方法融入到日常訓練中。轉變傳統訓練方法,營造活躍、輕松的訓練氣氛,增強學生的參與度,使其在核心力量訓練過程中產生更多的情感體驗,從而改善他們的核心力量。例如,在課堂上,教師先要求學生排成一列橫隊帶跳繩邊跳邊慢跑操場一圈,再組織他們做徒手操,包括頭部運動、擴胸運動、腰部運動、手腕踝關節運動和弓步壓腿等,使其充分活動開有關核心力量的肌肉群與韌帶,并達到熱身的目的。接著,教師帶領學生進行“袋鼠跳”的接力游戲,方法:把班內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小組,每組為6人左右為宜,要求在百米跑道中,從起點跳到終點,再由終點跳回起點,排頭套穿好麻袋提至腰際,聽信號學袋鼠跳,進行接力比賽。規則:麻袋必須套穿好提至腰部,不能影響跳動,只能用跳前進。通過游戲提升學生的跳躍能力,使其掌握相應的核心力量訓練方式,改善他們的身體素質。
5靈活設計訓練方法,提升學生核心力量
其實核心力量存在于所有運動項目當中,所有體育動作都是以中心肌肉群為核心的運動鏈,強有力的核心肌肉群對運動中的專項技術動作、運動技能、身體姿勢等有著支持與穩定的作用。因此,在高中田徑核心力量訓練中,教師需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除學生主觀因素外,還包括訓練環境、場地、器材、設備、設施等客觀因素,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設計訓練方法和優化訓練方案,提升他們核心肌肉群的力量,為各項運動提供良好的身體素質。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田徑訓練活動中,訓練核心力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師需結合高中生的身體素質、田徑項目及學校的設備、器材等多個因素,制定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法,真正鍛煉與提升學生的核心力量,使其田徑運動能力得以穩步提高,同時增強學生綜合體質。
參考文獻:
[1]馬建剛.探討高中田徑短跑項目中的力量訓練措施[J].試題與研究,2020(04):46.
[2]羅春秀.高中體育田徑運動耐力與核心力量訓練[J].新智慧,2019(26):68.
[3]潘華.試論高中田徑運動員耐力與核心力量訓練[J].田徑,2019(07):40-41.E386A8F1-9184-4BC9-AFC9-16BACC9EB3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