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安富
摘 要:教學實踐表明,教師按照書本教材,設定教學計劃,推進教學活動,在語文課堂之中應用讀寫結合的模式,能提升教學質量。教師在教學設計階段,要提升讀寫意識,探索實現讀寫結合的相關舉措。充分發揮教材的價值。當學生在學習階段,能夠按照文本去深入對話交流的過程。語文教師要確定讀寫結合的要點,實現有章可循的探究學習目標,不斷提升讀寫的實效性。
關鍵詞:立足課本;讀寫結合;課堂教學;策略
引言
在初中語文教學階段,學生對語文有一定的認知,但是學生所掌握的知識較為零散,未能建立起一個自己的知識結構。所以教師在閱讀與寫作的過程中,如果未能將閱讀與寫作結構,會存在諸多問題。在語文教學階段,教師要創新教學形式,立足于課本教材,實施讀寫結合的計劃,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有關于課堂教學策略的優化,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細致化論述:
一、根據文體表達的特征,確定實施讀寫結合的關鍵點
在語文課文知識學習階段,讀寫結合是基礎的載體,是幫助學生積累、學習知識的途徑,也是幫助學生學會表達的方式。學生去探究文本知識,用語言文字去表達真實的情感,并探索遣詞造句、語句成段的方式,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春》這篇文章教學階段,教師要利用多媒體,調動學生的學習感官,實現正面、側面結合,去了解多種修辭手法寫景的途徑,那么學生學習表達的重點逐步明確[1]。在《羚羊木雕》這篇文章講解期間,要幫助學生深入探究,深入探索角色人物的特點,并做好學生的訓練,設置沖突性的探究環節,進而將語言還原到形影的環境之中,完成生活經驗的模擬與練習。通過對話交流的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在沖突之中,更好地展示自我的性格。所以教師要根據本文的特點,將讀寫結合的模式結合,展現不同文本的影響力,以及文本知識點的應用價值。
不同題材的文章,以及不同的作者所采用的寫作技法不同。我國在初中教育教學階段,所應用的寫作教材不系統,所以學生要提升寫作能力,主要是通過閱讀學習來完成的。針對倒敘、插敘等不同寫作技法的應用,教師要根據本文的特點有針對性地講解。另外分析文章的結構特點、遣詞造句的特征,會發現語文教材之中,有很多文章都是文質優美的作品。教師要幫助學生去探索精煉的語言形式,完成作品的賞析,那么學生應用語言知識的能力會不斷提升。而且讀寫結合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轉變某些詞匯,去感受作者如何的精準應用詞語,那么教師帶領學生完成賞析、品讀,學生體會文章的特點,掌握學習方法之后,對文本知識也會更敏感,能夠為日后的寫作探究奠定基礎。
二、按照單元設計,選定具體的教材內容
在部編版教材之中,使用單元式編排的形式,確定單元的主題活動之中。所以教師要了解單元教學要求,做好教學設計。教師在設計階段,找到讀寫結合的要點。按照語文教材的要點,在主題為“四時之景”單元之中,課本設置里教讀課文以及自讀課文。教師可以圍繞單元知識學習的主體,去感受生活,并從讀者的角度入手,體會閱讀寫作結合的方法,提升自我的感知力[2]。《濟南的冬天》《雨的四季》都是來源于生活的,這些生活隨處可見的場景,作家會把它當做素材,而普通學生,則會忽視來自身邊的美好。作者是善于觀察生活且熱愛生活的,教師在教學工作之中,也要給學生一些啟迪。討論學習階段的問題,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分析,在生活之中,如果有寫作問題,學生可能會無話可說,但其實寫作與現實生活千絲萬縷的聯系,只是書面語有口語表達有差異性。有不少學生寫作階段沒有良好的態度,主要是因為平時說話的側重點不在此,抒情的方法、目標等不合理。教師引導學生讀寫結合,從課本知識探究入手,那么學生便會成為一個生活的有心人,寫作材料更是隨處而見。
三、實現以讀促寫的目標,提升學生能力
教師帶領學生閱讀探究,不僅要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而且要利用寫作去推進閱讀,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知識,提升初中生的閱讀學習水平,并幫助學生擴展閱讀范圍。教師講解完課本知識之后,可以讓學生自主寫作或者閱讀探究。教師在帶領學生閱讀文章期間,可以聯系生活實際,比方說讓學生描寫自己生活里的某個人,再讓學生對比書本知識之中,有關于作者描寫人物特點的句子。通過閱讀以及對比分析,學生在寫人的過程中,也能根據對方的特點去把握節奏,而且能夠精準、細致地表達出人物的形象特質。
對于初中生來講,立足課本是語文學習的基礎,書本之中有很多優美的篇章以及范文知識,其對于讀寫結合的參考價值較高。但是以寫作為基礎,幫助學生擴展閱讀范圍,實現以寫帶讀的目的。
四、實施綜合實踐,有效達成讀寫結合的目標
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教師要幫助學生實施綜合性的探究學習。關注學生興趣發展情況,應用自主探究活動,不斷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這是一種主動性的探究學習活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團結合作、積極創新,無論是寫作、閱讀還是在口語表達方面,都能夠掌握一定的主動權[3]。
綜合性的學習能夠達到拓展讀寫結合學習范圍的作用。學生通過寫作、閱讀的方式能夠更好地感受現實生活,并拼讀經典的作用,能夠體會到現實生活的美好。在新的教學模式之下,學生完成綜合性的訓練。比方說在口語交流階段,以讀寫結合為基礎,能夠幫助學生將語文知識學習的過程關聯起來。學生可以在完成閱讀之后,自主地選定討論的問題,在過程中學生自己查閱資料,將課內外知識聯系起來。學生通過多樣化的學習方式,積累更多的知識,并且通過互動交流學會欣賞文學作品,在不斷地深入探究互動階段,學生的寫作能力也不知不覺地提升。
五、結束語
在初中語文教學階段,實現立足課本、讀寫結合的目標。需要教師同時培養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之中,發現可以用于寫作的相關內容,并應用分析閱讀指導的形式,幫助學生解決實際的問題,那么學生便能體會到寫作的意義。當學生學會寫作與思考,并且能夠在閱讀之中拓展自己的學習范圍,鞏固語文課程知識。那么教師便將讀寫結合,為學生提供創新探索的機會,有效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江洪濤.”立足課本,讀寫結合”教學策略研究[J].考試與評價,2017,000(011):92-93.
[2]王瑾[1].”立足課本,讀寫結合”的教學實踐——以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課本為例[J].現代語文:中旬.教學研究,2017(4):2.
[3]鎖明韓.立足課本,讀寫結合的教學實踐研究——以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課本為例[J].國際教育論壇,2020,2(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