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瑩
摘 要:深化產賽教融合是中職學校教學體系的核心教學模式。對會計專業的學生而言,企業更看重其專業實操技能、綜合素質、相關經驗,而在校學生欠缺的就是實踐經驗。采取校企協同合作育人方式,完善技能大賽的以賽促教手段,建立產賽教三者融合機制,使產教與賽教良性搭配,是培養優質職業人才的有效途徑之一。
關鍵詞:產賽教融合模式;實踐教學;會計專業
1踐行產賽教融合實踐教學的必要性
會計專業畢業生就業需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會計專業教學體系要注重產賽教融合的實踐教學模式,建設實踐基地,拓展校企合作平臺,豐富技能競賽實踐訓練,注重提升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隨著經濟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及數字經濟的發展,企業對會計專業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重理論輕實踐的方法及重專業技能輕綜合素質的教學體系已無法滿足社會需要。中職學校應本著“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保持“知不足而后進”的積極心態,不斷彌補教學體系的不足,構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企業實際需要、符合學校真實情況的靈活多樣的教學體系模式。產賽教融合實踐教學模式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還能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2中職學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進路徑
2.1調整傳統課程與實踐課程開設比例,提升實操技能
在會計專業教學中,結合課程內容特點,針對不同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采用教師講授、學生自學、實操演練等多種學習方法,調整傳統課程與實踐課程開設比例,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充分結合,融“教、學、做”于一體,采取理論+實踐的“1+1”教學模式,進而提升學生實操技能。例如,可在會計專業中典型的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等課程的理論教學中融入部分實訓課程,在一學期內完成理論與實踐的學習。依托企業典型的真實經濟業務設計實訓內容,通過一系列企業原始單據,帶領學生分析判斷實操業務,使教學內容更直觀生動。采用啟發誘導的方式讓學生分析具體經濟業務,充分調動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更好地將理論課程的知識點融入經濟業務實操[7]。也可選擇某一典型企業,將其工作場景再現于課堂,學生分成幾組開展討論、思考,利用財務軟件進行課堂模擬實操,通過團隊合作、自由發言等方式達到實踐鍛煉的目的,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本領和語言表達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種將理論與實踐融合教學的混合式教學方式,可將學習的主體由教師轉變為學生,消除傳統教學中“重講授、輕實踐”的弊端,實現“教、學、做”的統一,學生成為課堂主體后,積極性提高,能在實操中夯實理論基礎。會計學專業在增加實踐課程比例的同時,還需將重心由原先的會計核算基礎內容轉向會計核算+信息化+云會計等模塊的教學。擴大教學軟件的應用范圍,融入云會計教學,不局限于會計賬套的訓練,對數據的挖掘、分析、判斷也要有一定的敏銳性。實訓考核體系不再只依托于試卷考核,按照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性質分別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增加過程性考核或以賽代考,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2.2以職業發展需求為導向,加強綜合素質培養
以學生職業發展為根本,滿足市場需求,在原有的會計核算理論教學中融入實踐教學,注重數字時代的信息化培養,在大一學年完成會計核算基礎理論學習后,在大二、大三學年逐步開設云會計、信息化等課程,賬套學習不應局限于金蝶、用友等原始財務軟件,需緊跟當下企業所用平臺,同時網上開票填制單據、財務共享、區塊鏈等知識均應有所涉及。不僅如此,還應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職業能力和職業道德。在優化教學體系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吃苦耐勞和刻苦鉆研素質、學習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注重辦公能力、與人交往能力、情商及抗壓能力的培養。同時,也要注重培養其對待生活和人生的樂觀態度、樂于助人的意愿、正確的職場價值觀,避免出現學習成績優秀但心理素質不過關的現象。在課外,積極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等素質拓展活動,為社會貢獻力量;在保證成績和心理素質都穩步提升的同時,注重引導學生在校期間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有意識地思考自己未來的職業方向及發展路徑,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2.3加強產教結合、校企合作,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
推動產教融合創新教育培養模式,以校企合作雙方互利互惠為基礎,加強產教結合、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將企業真實項目引入課堂教學,切實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校企合作互利互惠,不僅可以使在校學生接觸真實案例,而且能為企業節約宣傳成本,提高企業知名度和口碑傳頌度。激發企業人員參與教育辦學的積極性,使學校與企業資源互補,大力促進產教深度結合,如共建產教融合教育基地、打造產業學院、共享學徒實驗室、共同開發教學案例等,共同培養全面發展的技能型人才。在此過程中,充分利用現有校內外實驗室條件,采取訂單式培養、定向委托培養、現代學徒制培養等多種校企合作方式。利用校企合作的資源,與企業導師共建會計綜合模擬實驗課程,匯編會計學行業案例,將企業真實案例與教學內容結合。開展校企合作,一方面從企業引進實踐能力較強的企業導師作為中職兼職教師,通過實習指導、課程教學、案例研討、實戰操練等多種方式開展實踐教學。另一方面,為教師提升教學能力打開通道,教師通過與行業的接觸,接受企業的培訓,使教學內容與企業實務、行業動態、當下政策等接軌,于無形中帶動教學團隊的成長。
3結束語
中職中職的學生都期望畢業后找到對口工作,在人才培養方面,僅靠理論知識培養是不夠的,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進行全方面綜合培養,產賽教融合的實踐教學必不可少。產賽教融合實踐教學是把學生的技能培養和崗位需求銜接起來的一道橋梁,通過連接職業教育和社會經濟發展需求,促進教學模式、課程體系的創新,能為高素質會計人才的培養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倪心怡.中職學校會計專業校內實踐教學問題與對策研究[D].秦皇島:河北科技師范學院,2020.
[2]鐘曼菁.基于需求分析的南昌市中職財會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研究[D].南昌:江西科技師范中職,2019.
[3]李燕,張愛國,孟翔.中職工程管理專業“賽教融合型”教學體系的建立與改進[J].造紙裝備及材料,2020,49(1):119.
[4]史培楠.中職學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方案設計與實施[D].長春:長春師范中職,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