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思易
在設計西師版一年級音樂唱歌課《坐飛船》時,以契合學生年齡特點為根本,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為導向,以達到教學目標為原則,以解決本課重難點為目的,進行了多元化、多學科、育德育人的探索。
一、關于本課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的思考
(一)教學內容
1.學習歌曲《坐飛船》。
2.復習打擊樂器:三角鐵、碰鈴、沙錘。
(二)教學目標
1.在學唱歌曲和欣賞歌曲中體會乘坐飛船飛越太空的喜悅心情,激發學生探索浩瀚宇宙的雄心壯志。
2.通過歌曲學習感受三拍子的韻律。
3.學生能用連貫的氣息,輕松愉快的聲音演唱歌曲。
二、關于本課的教學過程設計
(一)引入新課
1.故事導入
師:“孩子們,聽完這首歌曲,我仿佛置身于茫茫的宇宙中,每一次仰望星空,就對神秘的宇宙充滿好奇,好想到遙遠的宇宙去看看。你知道有什么辦法可以飛到宇宙嗎?”
生:飛船。
2.出示飛船的圖片,播放音樂
師:“這就是我國的航天飛船,可以載人的飛船。它可以乘坐2、3名航天員,能保證航天員在太空短期的生活并進行一定的工作。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神秘的宇宙,看看厲害的飛船。”
(三)學習歌曲《坐飛船》
1.導入情景發聲,學唱飛船發動時的聲音
師:“讓我們也來做一個小小宇航員,開動飛船飛向太空吧!飛船啟動時會發出這樣的聲音,請看第一句。”
師:“宇航員們身體坐正,雙腳平放在地上,學一學。”
生:跟琴練唱第一句。
師:“宇航員啟動了飛船,讓飛船往上飛。加上動作唱一唱。”
生:加上動作唱第一句。
·學習換氣記號。
師:“它提示我們吸氣后要連貫地唱完一個樂句,在這里重新吸氣再往下唱。聽,我是這樣做的,換氣時嘴巴和鼻子同時張開,很自然地就吸氣了。你能學著唱一唱嗎?”
·學習第二句,老師邊做動作邊范唱。
師:“你們聽,第二次飛船發動的聲音和第一次有什么不同?”
學生回答。
師:“第一次飛船是往上飛,第二次飛船是往前飛。加上往前飛的動作唱一唱第二句。”
生:跟琴練唱第二句,加上動作。
師:“讓我們給飛船添加點動力吧,每小節的第一拍唱得強一些。兩句連起來試試,注意自然的換氣喲。”
生:完整唱飛船啟動時的聲音。
2.聽范唱,畫旋律線
師:“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飛船啟動了。伸出右手,跟著音樂畫一畫飛船的行駛路線。”
·聽完后提問,學生說感受。
師:“坐上了飛船,宇航員們的心情是怎樣的?”
學生回答。
3.揭示課題,學唱第一段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歌曲《坐飛船》,一起聽聽歌曲的第一段。”
生:聆聽第一段范唱,找出熟悉的樂句。
師:“在第一段的音樂中,有沒有你熟悉的樂句呢?”
學生回答。
師:“第二句和第三句就是剛剛模仿過的飛船啟動時的旋律,只是歌詞稍微有些變化,心兒多呀多喜歡,表達了宇航員對宇宙的好奇,對飛船的喜愛。”
師:“現在老師唱第一句,你們唱第二句和第三句,我們一起來合作一下。”
生:唱第二句和第三句
師:“看著你們的飛船飛向了天空,花兒和樹兒都激動了,搖晃著身體。來,加上第一句,大家完整的唱一唱,在這里也有換氣記號喲,請自然的換氣。”
4.學生唱第一段,師接唱第二段
師:“孩子們,你們唱得真好,讓我們一起合作,你們唱第一段,老師唱第二段。仔細聆聽老師唱的第二段和你們唱的第一段有哪些不一樣。”
·播放伴奏,師生接唱。唱完后,學生指出歌詞的不同之處。
師:“飛船越飛越高,飛到了風兒和云兒的身邊,很快就飛上了天。來,看看你的飛船飛上天了嗎?一起演唱第二段。”
生:跟琴學唱第二段。
5.引導學生用歡快的情緒,跟琴完整演唱歌曲
師:“小小宇航員們坐上了飛船,完成了自己的飛天夢,安全返回到地球,給我們帶來了更多關于宇宙的信息。孩子們,讓我們帶著歡快的情緒,激動的心情,完整的演唱。”
6.播放范唱,合作創編
師:“現在我們分小組,為歌曲創編動作。大家邊聽音樂,邊創作。”
師總結創編得好的動作。
7.播放伴奏音樂,學生加上動作演唱歌曲
師:“全體起立,加上你們創編的動作,邊跳邊唱。”
三、小結
作為小學音樂老師,針對性的實施教學過程;在時代發展迅速的現在,需要老師更加用心備好每一堂課,用愛對待每一個學生,將多元化的知識帶進課堂,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生活,不斷培養學生的自主實踐和創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