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
摘要:伴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普及,心理健康課程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融入學校教育中。基于此,本文中筆者將針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進行分析,以期提供一定理論指導和參考。
關鍵詞: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基于當前社會發展迅速時代背景下,國家教育工作的重視重心逐步轉移學生的身體健康方面,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其中的關鍵一環,對于學生的三觀形成、思想境界提升等方面均產生積極的影響作用,使得學生個人文化知識水平有所增長的同時,能夠于性格、三觀、情緒、能力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當前,多所學校已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借助課堂教學,逐步引導學生形成健康且積極的性格,對于后續的學習乃至生活交際會產生一定的促進作用,和當下的素質教育中三維目標設置不謀而合,并且符合當前的學校教育理念和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
一、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有問題
(一)學校教學活動忽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經過對全市范圍內95所小學進行實地考察,發現大部分學校只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和一味地追去學習成績,忽視學生心理的健康,而且并未將心理健康課程納入主要課程,沒有根據新課改下的最新要求建立專門的心理健康課程大綱體系,心理健康課程兩周或一個月開展一次,安排課程密度小。再加上大部分老師對心理健康課程了解不夠,學校也沒有嚴格的要求,所以心理健康課程在學校中不受重視,形式化嚴重。
(二)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學科化發展
于當前小學教育期間所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作用關鍵且必要,小學生的年齡段決定其在實際的學習和生活中一旦遇到困難,不知如何解決,無從下手。由此,問題積壓于心底,長此以往使得自己的性格變得內向,問題的累積導致個人的思想觀念成長扭曲;且每個家庭的教育方法均有所不同,學生受到的影響也不盡相同。如果有的家庭教育呈現出較狹隘的特點,將會對孩子的個人思想觀念成長和健康成長產生負面影響。且多數學生為留守兒童,導致心理健康問題加重,雖然當前多所學校已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但在實際的教育實踐過程中,由于受到傳統教育思維的影響,導致教師忽略對學生思想和觀念方面的正確引導注重理論知識以及定義概念的灌輸,要求學生強行記憶。由此,無法促使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凸顯應有的積極影響作用和優勢,甚至會出現學生強行記憶知識的過程中,對心理健康教育產生錯誤認知的情況,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積極人格培育。
二、提升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選擇科學的教育教學體系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復雜,在教學中老師要根據學生的能力選擇科學合理的教育教學體系。一方面,教師可以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其他學科相融合,比如可以體育課上對跑步慢的同學進行鼓勵引導,并且在學生完成后全班同學一起祝賀,增加學生的信心。另一方面,教師有教無類,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且關注學生日常,結合上課表現,對學生可能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有效的干預,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保證學生能健康快樂成長。比如說針對留守兒童所出現的情緒情感障礙問題,教師可以主動和學生談心交流,了解其內心的真實想法,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具體表現在關心孩子的一言一行,關注孩子冷暖問題,并及時對孩子表揚和鼓勵,幫助他們樹立自信。
(二)注重學生自尊心的保護,強化學生的自信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內心相對較脆弱,外界的一點波動都會于學生的心理造成陰影。作為一名優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需要提起重視,具有以良好心態對待每個學生并真正關心尊重每個學生的意識,由此可以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于日常的教學實踐活動之中,盡可能充分給予學生鼓勵的語言時的,學生可以強化自信,例如在日常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使得學生可以在此期間提起自信并且盡情展示自己。自信是獲取成功的必備因素,因此不論是于教學活動還是課外活動之中,都可以充分促使每位學生發揮個人的優勢和長處,找到自己的發展優勢和閃光之處,能夠于自信中獲取成長,促進學習。學校是學生成長的搖籃,因此作為小學階段的教師,一定要盡可能為學生創建不同的舞臺,提供機會,使得學生可以成就個人的夢想。且在各種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有大量的鍛煉自我的機會,學生會提起興趣,積極參與到其中。學校的每一位教師要認真負責,組織不同實踐活動的開展。
(三)強化感恩教育使得學生產生感恩意識
當前很多學生為家生獨生子女,基于此種環境下養成了個人自私且自我的性格,日常不懂得感恩,不懂得體會父母和長輩的辛苦。對于此,就需要學校內重視于感恩意識方面的正確引導和教育,借助母親節、父親節、三八婦女節等要求學生盡可能地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由此能夠產生感恩意識,在心存感恩的基礎下,對于個人的心理健康引導會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作用和促進作用。于日常的課間活動或閑暇時間,還要強化同學之間的默契配合交流,還可以布置一些與家長長輩互動溝通的家庭作業,盡可能強化和家長的溝通與交流。在學會感恩的基礎下,才可以使得個人的情緒、境界有所提升,對于心理健康的形成還會產生一定的有利影響。
小學階段作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時期,能對小學生的人格特征、性格品格、思想意志、心理健康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必須加大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方向,培養自信陽光,理解父母老師,懂得感恩的心理健康、素質全面發展的小學生。
參考文獻:
[1]郭振國.互聯網背景下的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求學,2021(39):63-64.
[2]郭瀑森.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策略研究[J].學周刊,2021(30):183-184.
[3]郭淑霞.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探究[J].讀寫算,2021(23):41-42.
[4]李雪菲.淺談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施的有效策略[J].吉林教育,2021(Z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