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翔 平巍 蘭國新



摘? 要:環境影響評價課程是環境科學專業的一門必修核心課程。在我國工程專業認證的背景下,按照認證的要求,從學生的畢業要求和能力出發,設計出了該門課程的預期學習結果、課程內容、課程考核等。從而讓學生在這門課程達到工程認證的知識和能力要求。
關鍵詞:工程認證;環境影響評價;教學
中國于2016年正式加入《華盛頓協議》,該協議是工程教育本科專業認證的國際互認協議。至今為止,我國很多高校的工科專業已經通過工程認證,我校環境科學專業也正依據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積極準備,專業要求的課程都在按照標準進行全方位的教學改革。希望在不久的將來通過“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1-4]。
一、課程簡介(Introduction)
本課程是環境科學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必修課,同時也是一門專業主干課程。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已經是我國環境保護管理中的一項重要法律制度。本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我國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環境標準、分類管理、環境質量現狀評價方法以及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的識別、預測和評價,了解環境影響評價的最新技術導則[5]。
《環境影響評價》講述環境影響評價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有關法規、標準,環境影響評價的程序、方法;詳細講述大氣、水、土壤、噪聲、生態等環境要素的現狀評價和預測的具體內容、方法、程序。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我國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掌握環境影響評價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熟悉環境影響評價的主要內容、工作程序以及各步驟的具體操作過程,使其充分具備從事在該領域研究、咨詢和管理工作的能力和綜合素質[6-8]。
二、預期學習結果(Intended Learning Outcomes)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應達到以下預期結果:
對環境及環境影響評價有基本的認知
環境影響評價已成為規劃和建設項目的第一道環保屏障,項目后續一系列環保程序如環保設計、環境應急預案等都很大程度上依據于環評,這些工作也成為環境類學生就業的主要方向之一。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環境影響評價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有關的導則與標準,以及環境影響評價的程序和方法。
對環境標準、技術導則熟悉,并能夠靈活應用和解決問題
環境影響評價是我國環境保護的一項重要的法律制度,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應了解環境影響評價的基本概念、環境影響評價的基本理論以及相關的程序;掌握環境影響評價方法與技術,尤其是大氣、地表水和聲環境影響評價的方法;了解土壤、生態、固廢、環境風險等評價的方法。
3.知曉環境影響評價的責任,并不斷繼續學習
與本科其他專業課相比,環境影響評價是在實踐應用中誕生的,并且隨著國家相關環境法律、法規、標準的制訂與完善在不斷充實與發展。環境影響評價相關課程是本科環境科學專業的核心課程,要讓學生意識到:課程目的是為了培養符合實際工程要求的技術人才,為學生將來參加環評上崗證、注冊環評工程師考試和從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三、先修要求(Pre-Requisit)
先修課程:環境學概論、環境監測、環境生態學以及環境工程原理等。
環境影響評價課程涉及的內容很多,也很廣。包括各環境要素的基本知識,環境污染控制的基本方法和技術,環境監測的相關方法。該門課程需要學生具有環境的基礎知識,以及對環境污染和環境治理等方面有很好的認知,同時對環境監測等有一定的基礎,才能更好的學習和掌握該門課程的內容。
四、教材及其他教學資源(Textbooks and Other Learning Resources)
1.教材
陸書玉主編,《環境影響評價》,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參考書目
張征主編《環境評價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國家生態環境部監督管理司編,《中國環境影響評價培訓教材》,化學工業出版社,2018
丁桑嵐主編,《環境評價概論》,化學工業出版社,2018
3.期刊、網站等
《環境影響評價》期刊
環境影響評價網、環評愛好者等
五、課程考核(Assessment Scheme)
(一)考核內容對預期學習結果的達成情況:
(二)成績評定
1.考核方式
2.分項成績評定標準
考勤+課堂表現(10%):學生上課出勤情況(5%),課堂認真程度(5%)。
平時作業(10%):書面作業(5%),小組討論(5%)。
期末考試主要考察學生基本概念和技能方法的理解、應用、分析、綜合和評價。采用考查的方式,占總成績的80%。
(三)評價標準
參考文獻
[1]涂寧宇,劉洋,杜誠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環境影響評價課程的教學改革[J].廣州化工.2021,49(20):154—156.
[2]朱瑩,師東陽,呂志強.基于就業為導向的環境影響評價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1,20(24):103—104.
[3]方宏萍.基于OBE工程教育模式的《環境影響評價》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432( 38):124-125.
[4]楊文瀾,殷進,紀榮平等.工程教育認證背景下《環境影響評價》課程改革與實踐[J].廣州化工,2020,48( 5) : 175-177.
[5]陸書玉.環境影響評價[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6]王翔,付川,平巍等.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環境影響評價課程體系的改革[J].西部素質教育.2020,9(29):62—63.
[7]袁興程,李丹,李廣超等.環境影響評價課程設計實踐教學的探索[J].廣州化工.2018,45(386):50—51.
[8]李如忠,胡淑恒,劉曉薇等.基于能力導向的環境評價與規劃課程設計教學改革與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9,7(29):145—147.
作者簡介:王翔(1977.12),男,漢族,四川大竹人,四川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重慶三峽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環境分析與評價
基金項目:(課題名稱、來源、編號)(基于學生實踐能力探究審視高校環境影響評價課程實踐教學路徑建設,2021年第二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202102656007)
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引領環境類專業課程思政建設,重慶市教育委員會2020年高等教育課程思政項目,202027S)8400E107-3EEF-473E-A9E3-2F6F0B4E6F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