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倩楠
學生寫作文,教師改作文,歷來如此,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為了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環節:重視作文修改以及作文修改中的合作。目的在于培養學生養成自己修改作文的習慣,修改時借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修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這對更新傳統寫作教學觀念,促進寫作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
葉圣陶先生曾說:“學生作文老師改,跟老師命題讓學生寫作文一樣,學生都處于被動地位。假如著重培養學生自改的能力,這是終身受益的。”作文修改是寫作實踐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方面,教師又如何教會學生修改作文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故事引領,提高作文修改的認識
古今中外,很多名家的寫作實踐證明,“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教學中,我給學生講杜甫“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誓言,講盧延讓“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的感嘆,講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的故事,講魯迅“寫文章百改不厭”的典范,講俄國著名作家托爾斯泰寫《戰爭與和平》改了七次,寫《安娜·卡列尼娜》改了十二次;寫《復活》,光是開頭就改了二十多次的故事。還給學生看自己寫文章修改的過程,還可以精心改一篇學生作文,看看修改前和修改后的效果有什么不同。做了這些以后,學生一定從內心接受了修改作文,再進行作文修改,就會主動投入,從而提高了對修改作文重要性的認識。
二、依靠魅力,激發作文修改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讓學生對修改作文產生興趣,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依靠教師自身魅力,吸引學生。為了得到學生的信任和尊敬,習作時,我經常與學生一起寫作文,并讓學生品評。這種教學方式將成為一種無聲的動力,學生在對老師的文章進行品評的過程中會發現自己習作中的不足,從而找出差距,并產生修改作文的興趣。
(2)依靠彼此欣賞佳作,鼓勵學生。人大多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賞識,大多數學生都有好勝的心理。抓住這一特性,我開展靈活多樣的修改活動。例如,在班里設立“文章病員”專欄,每次作文結束后,讓學生把自己作文中的“病員”找出來貼在專欄中。隔一段時間老師和學生一起評比,看誰文中的“病員”最少,進步最快。這樣,學生得到老師及同學鼓勵的同時,寫作興趣倍增。
三、示范引領,明確作文修改的方法
要讓學生學會自改作文,離不開教師的指導示范。通過教師示范,學生從中領悟方法,為學生自改奠定基礎。
(1)抓住特點,理清層次。小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需要長期的訓練,應從低年級開始,并貫穿于整個小學間段。低年級可側重于句子完整性、連貫性方面的訓練;中年級可側重于把句子寫具體和把片段寫條理這兩方面的訓練;高年級可側重于篇中的選材、結構及詞語的運用、情感的表達等方面綜合訓練。作文的批改標準,應根據學生的實際和當次作文的目標而定,應由點及面,先易后難。
(2)分步訓練,循序漸進。培養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重在教給其方法。因此,教學時教師要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訓練,引導學生養成寫完作文后多讀再改的習慣。第一步,初讀——修改內容和結構。通過讓學生默讀,分析判斷所運用的材料是否符合文章的中心,各部分內容安排得是否恰當。第二步,細讀——修改詞句、標點。認真揣摩語言是否準確、恰當,標點是否準確,是否文通字順。第三步,品讀——修飾潤色。通過有感情朗讀,運用已掌握的詞匯、句式及修辭對文章進行修飾,以達到較好的質量。第四步,互讀——作文互批互改,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原則。第五步,朗讀定稿。
(3)提倡合作,分享快樂。陶行知說過:“教師修改不如學生自己修改,學生自己修改不如共同修改?!贬槍ι厦娴牟襟E,我們又要如何進行這些步驟的操作的呢?筆者認為:
第一步,鼓勵共賞,全程示范。教學時,選出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示,讓大家一起出謀劃策,這是合作修改作文的第一步。在平時,有些學生比較膽小,文章寫完了總是“孤芳自賞”,每次都不愿讀給大家聽,生怕會笑話自己。此時我先讓作文寫得不錯的學生帶頭讀,別的當評委,找出文章的“優點”,使被評者不至于太尷尬。學生一讀完,就有小手不約而同舉起來說:“我覺得他的語句通順。”“我覺得他的構思新穎?!边@樣一來,小作者就知道自己文章的優點,聽得學生也在聽的同時說出了自己的感受。隨后,我再鼓勵一些作文寫得一般的學生站起來讀自己的文章,也讓大家從中找優點,使他們獲得成功的喜悅,激發他們寫作的欲望。在不知不覺中,寫作“差”生們也能主動站起來展示自己的作品了。于是無聲的書面語言化為有聲的口頭語言,在賞析的過程中激勵了學生,同時也鍛煉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鑒賞能力。
第二步,合理安排,提出建議。僅僅尋找出文章的“優點”是不能完成修改任務的,在作文中再“挑點刺”,也是促進作文修改的好辦法。在此,也要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一人讀,別的聽,哪兒有問題就及時擋住,及時提出辦法商量糾正。其次給同學挑刺,自己首先要求有更好的答案。這樣一來就可以從單一的“優點”評價轉為多元的“全面綜合”評價,使作文修改更具體更完善。這樣的合作既節約了時間又讓學生的獨特體驗有了交流的機會,改變教師單向評價的局面,促進了學生修改完善作文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他們的分析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
第三步,交換修改,享受成功。在交流評價的基礎上,通過交換修改,一方面能充分調動學生練筆的積極性鍛煉他們的語文綜合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他們寫的文章更加精益求精,錦上添花,給學生以美的享受。
在教師指導下學生之間進行合作評改,然后教師面批,這比教師一人批改效果要好得多,不但增強了學生習作的興趣,提高寫作能力,還把老師從繁重的高耗低效的勞動中解放出來。
四、拓寬途徑,提高作文修改的頻率
提高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要加強修改作文的訓練。教學中,修改訓練要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訓練的方式也要靈活多樣。另外作文的修改范圍可從容和形式兩面入手。例如,內容:主題的確定、思想觀點的斟酌,材料的提煉、增刪、更換。形式:作文的結構調整,語言文字的推敲,標點的使用,格式和書寫等。總之,教學中,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寫作實際進行教學,從而拓寬作文修改的途徑。
五、閱讀訓練,夯實作文修改的基礎
葉圣陶先生指出:“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閱讀的基本訓練不行,寫作能力是不會提高的。”因此,作文訓練必須和閱讀教學相結合。語感就是對語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教學中要著力培養學生的語感,為自改作文打下基礎。因為學生的語感增強后,他們就能邊讀作文邊憑著自己語言的靈敏感覺,發現自己文中的不足,找到需要修改的地方,提高自改能力,從而為提高作文教學質量奠定堅實基礎。
古人云:“文章不厭百回改”,可見修改對寫好文章是非常重要的?!墩Z文課程標準》中明確規定要重視對作文修改的評價:“不僅要注意考察學生修改作文的情況,而且要關注學生修改作文的態度、過程、內容和方法。要引導學生通過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币鋵嵾@一點,教師應放開手腳,變教師一人“改”為學生全員“改”,變教師的說教為學生的感悟,變教師一人“評”為學生群言“評”。讓學生在練中改、改中悟、悟中評,從此愛上作文修改,愛上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