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家敏,李曉玉






摘 要:為了凸顯職業教育的優勢,2009年教育部提出要逐步擴大中等職業教育的招生規模。在此背景下,利用2010—2019年《中國教育經費統計年鑒》的相關數據,探討河南省近十年來中等職業教育經費的投入情況,發現河南省中等職業教育經費存在著投入總量不足、占總經費投入比例較低,經費來源渠道狹窄、過度依賴政府投入,經費投入使用結構不合理、基建支出占比過低,生均經費投入較低、在全國排名較為落后等問題。基于對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分析得出,河南省政府應加大對中等職業教育的宣傳和經費投入的力度,拓寬中職經費籌措渠道,各個地市需加快制定中職生均經費標準,加強中職教育經費使用的監督和管理。
關鍵詞:河南省;中等職業教育;教育經費投入;生均預算內經費
作者簡介:裴家敏,女,河南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2020級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教育經濟與管理;李曉玉(通訊作者),女,河南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教育管理與人才選拔。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47(2022)05-0078-08
中等職業教育的規模占據著我國高中階段教育的“半壁江山”,擔負著培養適合社會發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務。2005年,教育部頒布的《關于加快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意見》提出了“到2007年,中等職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規模大體相當”的目標[1]。2009年,時任教育部部長周濟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工作會議上再次指出,要加快中等職業教育的招生速度,使其總體招生規模超過普通高中[2]。在中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的前提下,只有教育經費的供給與之同步增長,才能保障中等職業教育的培養質量。自2008年河南省開展職教脫貧攻堅計劃以來,省政府就一直高度重視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截至2020年,河南省共有639所中等職業學校,年招生數達到52.56萬人,在校生143.74萬人,占整個高中教育階段人數的39%[3]。中等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為推動河南省的產業結構升級輸送了大量的高素質技術人才。但長期以來,河南省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仍然會受到教育經費投入不足的制約。因此,本研究利用2011—2020年《中國教育經費統計年鑒》的相關數據,對河南省中等職業教育經費投入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對策進行分析,以期為推動河南省中等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與借鑒。
一、河南省中等職業教育經費投入存在的問題
(一)中等職業教育經費投入的總量不足,占河南省教育經費總投入比例過低
教育經費是中等職業教育得以健康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從經費的投入情況可以看出當地政府對中等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通過對《中國教育經費統計年鑒》相關數據的分析可知,2010—2019年河南省中等職業教育經費的投入總量在逐年增長,由2010年的79.450 01億元上升到2019年的142.434 26億元,年均增長率為8.80%;從增長趨勢來看,河南省中等職業教育經費投入總量整體呈上升趨勢,前幾年增速較快,2013—2016年增長速度較為緩慢,近幾年漲幅又逐漸變大,但在2019年呈現了負增長趨勢,要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
為了更加清晰地了解河南省中等職業教育經費的投入情況,本研究將其與普通高中教育經費投入進行了比較。由表1可知,2010—2019年河南省中等職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經費投入總量均逐年上升。從投入總量來看,普通高中的投入量遠遠高于中等職業教育的投入量,兩者的差距也在逐年增加,從2010年的10.215 95億元擴大到2019年的155.472 45億元。其次,從兩者占河南省教育經費總投入的比例來看,2010—2019年普通高中的占比一直保持在10%~11.5%之間,而中等職業教育的占比卻逐年下降,從2010年的8.99%降到了2019年的5.4%,2019年的占比還不到普通高中的一半。由此可見,河南省政府更加傾向于對普通教育進行投資,中職教育經費投入明顯不足,對中等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較低。雖然中職的教育經費投入量在逐年上升,但是通過與河南省普通高中教育階段進行比較,兩者仍然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這與中等職業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二)中等職業教育經費投入的渠道較狹窄,過度依賴政府投入
雖然河南省中等職業教育經費的投入總量相較于十年前擴大了3倍,但由表2可知,河南省中等職業教育的經費主要來源于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且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所占的比例也在逐年攀升,由2010年的70.09%增加到2019年的86.49%,而其他非政府的經費投入比重由2010年的29.91%降到2019年的13.51%,政府的經費投入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在非政府投入中,占比最大的是事業收入,從2010年的22.28%降到2019年的10.84%,且近幾年占比都在1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事業收入大部分來自于學費。其次是其他收入和民辦學校舉辦者投入,占比最低的是社會捐贈經費,除了2011年占總收入的0.21%以外,其余占比均未超過0.1%。這說明河南省中等職業教育的經費主要是由政府和家庭來承擔的,無論是民辦學校的舉辦者還是社會捐贈等融資渠道都過于狹窄,社會對中職的投入熱情不高漲。
(三)中等職業教育經費投入的使用結構不合理,基建支出占比過低
教育經費的支出分為事業性經費支出和基建支出兩個部分。由表3可知,從2010年到2019年,河南省中等職業教育事業性支出比重在逐年上升且全在90%以上,2019年占比甚至達到了97.8%;然而,基本建設支出在逐年下降,十年間最高占比僅有5.23%,最低占比只有1.4%,事業性支出占據主導地位,兩者所占比例嚴重不平衡。從河南省中等職業教育事業性支出的去向來看,其主要用于個人部分和公用部分,其中個人部分占比在逐漸增加,個人部分主要包括工資福利支出與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這說明中職教育經費支出多用于提升教師的福利待遇和教學方面的服務,而用于購買固定資產、基礎設施及大型修繕的支出較少。學生數量的不斷增加必然會導致教學用房、實驗基地的緊張,因此,河南省要加大對中職基本建設的經費投入,以改善中職學校的辦學條件。
(四)中等職業教育生均預算內教育經費投入較低,在全國排名較為落后
由于河南人口眾多,只考慮中職教育經費的總投入不足以說明河南省中等職業教育的經費是否滿足其發展的需求,還要進一步分析生均預算內教育經費投入指標的變化。由表4可知,從2010年到2019年,全國中等職業教育生均預算內教育經費、河南省中等職業教育生均預算內教育經費、河南省普通高中生均預算內教育經費均呈現上升的趨勢。全國中職教育生均經費支出由2010年的5 151.57元增加到2019年的15 771.04元,增加了10 619.47元,年增長率為13.51%,并且在2015年突破了10 000元;和全國中等職業教育生均預算內教育經費投入整體呈增加趨勢一樣,河南省中職生均預算內教育經費由2010年的3 924.28元增加到2019年的9 322.57元,增加了5 398.29元,年均增長為10.55%,略低于全國生均預算內教育經費的增長水平,并且在投入量上,全國中職教育生均預算內教育經費也遠遠高于河南省,兩者的差距也在不斷的擴大,由2010年的1 227.29元擴大到2019年的6 448.47元。另外,與河南省中等職業教育相比較,2010—2018年普通高中的生均預算內教育經費投入均低于中等職業教育,但兩者相差不大,甚至可以忽略不計。2019年普通高中的生均預算內教育經費投入開始反超中等職業教育,并且兩者的差距迅速拉開。從增長幅度來看,普通高中生均預算內教育經費投入的漲幅也遠遠大于中等職業教育,且在2019年,河南省中職教育生均經費支出呈現負增長,由此可見,中等職業教育在高中教育階段仍然處于劣勢地位。
河南省中等職業教育生均預算內教育經費不僅落后于全國中等職業教育平均水平以及河南省普通高中,與全國其他省份相比,排名也處于下游水平。如表5所示,在2010—2019年間河南省中等職業教育經費投入在全國的排名都遙遙領先,除了2019年排名第六以外,連續九年排名均進入全國前五,但與此相反的是,河南省中職教育生均預算內教育經費投入排名在全國尤其靠后,除了2011年排在第二十五名以外,其余各個年份均在倒數五名之內,其中,2013年、2014年、2015年連續三年排在倒數第一,最近四年連續排在倒數第二名,這表明了河南省中等職業教育生均預算內教育經費投入在全國處于下游水平,仍需加大經費投入來提高學生培養的質量。
從上述數據來看,2019年的河南省中職教育生均預算內教育經費投入量相較于2010年確實增長了兩倍多,但無論是從增長的額度還是漲幅來看,河南省中職教育的生均預算內教育經費投入都遠遠小于全國平均水平,與全國平均水平有著較大的差距。除此之外,與普通高中相比較,河南省中等職業教育生均預算內教育經費投入也遠遠不足。早在1988年世界銀行就表明,發展中國家要想保障職業教育的教學質量,就要保障職業學校生均成本比普通高中生均成本高出153%,而我國政府也有相關的規定,職業教育的生均經費應該超過同級普通教育[4]。通過數據的比較和分析可知,河南省中等職業教育生均經費投入還達不到國際和中國要求的標準。
二、河南省中等職業教育經費投入問題的原因分析
近十年來,河南省中等職業教育經費投入總量的絕對數在不斷的增加,但其占河南省總教育投入的比例卻在不斷的降低,生均預算內教育經費投入與全國其他地區相比仍處于下游水平,經費投入的使用結構也不合理,這些問題都不利于中等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經濟能力不足,無政策優勢
區域經濟是促進中等職業教育快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相較于中西部地區,東部地區中等職業教育經費投入的總量較大,漲幅也比較快,比如近十年來,經濟比較發達的廣東省、江蘇省及浙江省的中等職業教育經費投入總量排名均在全國前五名。而西部地區雖然較中部地區來說經濟較為落后,也無地理優勢,但是近年來由于國家的大力扶持和政策的傾斜,西部地區中等職業教育經費投入的增速也在不斷地加快,比如西藏、新疆、青海等地區的中等職業教育生均經費支出均高于河南省、安徽、山西等中部地區。雖然自2004年以來,河南省的生產總值連續17年位于全國第五名,但是由于河南是人口大省,人均GDP在全國卻處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從而導致省財政收入受到一定的影響。
(二)對中等職業教育重視程度較低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職業教育總被視為是受教育者的“底線”,是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差等生的“收容所”,在就業市場上,學歷要求也將本科生和專科生劃為兩個不同的陣營。在大眾的觀念里,職業教育的從業者都是從事著最辛苦的體力工作,工資只夠溫飽,工作環境也比較差,社會地位也不高。正是這種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導致社會上重普教、輕職教的現象一直存在。通過觀察河南省中等職業教育經費投入量占河南省教育經費總投入的比例這一指標可以發現,2010—2019年間中職教育經費投入占河南省經費總投入的最高比例只有8.99%,而且投入的占比也在逐年降低,最近幾年只占總經費的5%左右,由此可見,河南省政府對中等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較低,更加傾向于對普通教育進行投資,中等職業教育經費投入明顯不足。
(三)大多地市還未制定中等職業教育生均經費標準
目前,河南省中等職業教育生均撥款投入在全省內仍處于不均衡的狀態,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河南省大部分地市還未制定中等職業教育生均撥款標準。2018年4月,河南省政府就規定了省屬中職學校的生均撥款標準,并且根據專業性質的不同,將其劃分為理工類、文科類和體育衛生藝術類,不同的專業大類設置不同的生均撥款標準。據調查,生均標準在省屬的中職學校基本都能保證,但是由于市級、縣級財政經費不足的原因,一些市屬、縣屬中職學校的生均標準還未達到相關要求。據河南省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網統計,河南省只有38所省屬的中等職業學校,僅占全省中等職業學校的5.95%。除了這38所省屬的中等職業學校之外,河南省只有駐馬店、新鄉、濮陽等少數市屬的公辦中職學校實行了生均經費制度,絕大多數地級市并沒有依據省政府的標準來制定符合本市經濟水平的公辦中等職業學校生均經費標準[5]。
三、改善河南省中等職業教育經費投入的對策建議
(一)加大對中等職業教育的宣傳和經費投入的力度
由于受“學而優則仕”等傳統觀念的影響,社會各界對待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的態度截然不同。為了改變輕視職業教育的局面,2019年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指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類型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6]。因此,河南省政府應當充分認識到中等職業教育的重要性,運用媒體等多種方式加大對中等職業教育宣傳的力度,以此來改變社會大眾對職業教育的誤解,轉變輕視職業教育的認識誤區。同時,河南省政府也要充分發揮財政撥款主渠道的作用,為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提供必要的經費支持,并且要不斷提高中職教育經費投入在河南省總教育經費投入的占比;其次,閆世平通過建立的MRW模型論證了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投資存在一個最優比例[7],據此,河南省政府還應該協調好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經費投入的比例關系,加大對中等職業經費的傾斜力度,從而為河南省中等職業教育快速發展提供基本的物質保障。
(二)拓寬中等職業教育經費籌措機制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家開始意識到社會力量投資辦學對于推動職業教育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2002年的第四次職教工作會議指出,要“多渠道增加職業教育經費投入,初步形成多元化的職業教育投資體系”。但在具體的實踐中,由于受社會、企業及個人的社會責任意識較為薄弱等因素的影響,這就導致職業教育經費大部分仍然是來自于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投入,而非政府性投入則較少[8]。對此,河南省政府要健全企業投資辦學的激勵政策,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加大對中職教育的投資力度;其次,各級政府既要細化職業教育經費的責任主體,使每個責任主體都明確自己的義務,也應該完善捐贈渠道,加大宣傳,鼓勵民間團體、社會人士為中職教育發展貢獻力量,同時,中職學校也要建立相應的經費使用制度來保證捐贈款使用的透明化;最后,中職學校可以仿效發達國家,努力發展特色專業,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吸引外國學生就讀,使留學生學費成為學校的經費來源。[9]
(三)各地市需加快制定中等職業教育生均經費標準
生均經費標準是保障中等職業教育經費穩定的重要指標。河南省中等職業教育生均預算內教育經費不僅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而且最近幾年在全國各個省份中的排名也處于倒數。2015年,國務院頒布的《關于建立完善中等職業學校生均撥款制度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地方應承擔起建立和完善中等職業院校生均撥款制度的主要責任,并指導各個地級市公辦中職學校建立相應的生均撥款制度。因此,河南省各個市政府要以國家及省政府相關的政策為參照,加快制定本地生均經費標準的步伐,在確定生均經費標準時不僅要關注各個市區的經濟發展狀況并與其相適應,而且還要根據不同學科的培養標準來具體制定,對實操性較強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專業應該給予適當的經費傾斜。
(四)加強中等職業教育經費使用的監督和管理
職業教育經費的合理使用對促進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河南省中等職業教育經費的支出比例明顯不協調,近乎一半的經費用于工資福利支出與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而基礎建設支出僅占總經費支出的2%左右。因此,在加大對中職教育經費投入的同時,河南省政府可以結合大數據技術來建立起配套的經費管理監督機制,及時收集有關中等職業教育經費投入和使用情況的數據,確保經費使用去向的公開化、透明化,使每筆經費的使用都有跡可循,并對這些數據進行動態監測和評估分析,以便教育經費在監督、評估和反饋中得到有效管理,確保經費的使用效益,起到預警和調節作用。除此之外,中職學校也要承擔起相關的責任,建立經費管理機制,規范經費的使用行為,提高對經費的利用效率,使其發揮出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加快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意見[Z].教職成〔2005〕41號,2005-02-28.
[2]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做好2009年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Z].教辦〔2009〕9號,2009-03-10.
[3]河南省教育廳.河南省教育廳關于印發2020年河南省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的通知[Z].教發規〔2021〕97號,2021-03-19.
[4]邵亞萍,沈亞強.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經費投入分析及思考[J].職教通訊,2015(7):16-11.
[5]周啟,朱瑜.2007―2016年河南省中等職業教育經費狀況分析[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9,39(12):18-25.
[6]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Z]. 國發〔2019〕4號,2019-01-24.
[7]閻世平,武可棟.職業教育—普通教育投資結構與經濟增長——基于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J].調研世界,2020(11):26-31.
[8]王佳昕,祁占勇.改革開放40年職業教育投資體制的歷史沿革與展望[J].教育與職業,2018(10):24-29.
[9]蔡云鳳,閆志利.基于域外經驗的我國職業教育投資體制改革研究[J].職教通訊,2014(19):52-55.
[責任編輯? ? 秦? ?濤]
Analysis on the Problems,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Investment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Henan Province in 2010—2019
PEI Jiamin, LI Xiaoyu
Abstract: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advantage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2009 to further expand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enrollment scale. Under this background, using the data from 2010 to 2019 in the China Educational Finance Statistical Yearbook fund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vestment situa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funds in Henan province in recent ten years, it is found that the total amount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funds in Henan province accounts for a relatively low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funds, the sources of funds are narrow, the over-reliance on government input and the low expenditure per student, in the national ranking is relatively backward and the structure of expenditure is not reasonable, the proportion of infrastructure spending is too low and so on. In this regard, we should increase the publicity and investment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broaden the funding channels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speed up the formulation of per-student funding standards in various municipalities, and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use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funds.
Key words: Henan province;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funding input; per-student budget fu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