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
(東北大學理學院,遼寧 沈陽 110819)
大學物理專業(yè)課是一門基礎類公共課,主要面向大一大二的學生。在這個時間段內,學生對于專業(yè)課知識的了解相對廣泛且淺顯。在學科教育前所進行的專業(yè)概論等課程已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到學科的一些前景并針對個人喜好和特長選擇合適的專業(yè),且現(xiàn)在專業(yè)學科教育比以往更加注重現(xiàn)代科技的需求,以便更好地為國家未來的前沿發(fā)展添磚加瓦。故在這個階段為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引導航向,保駕護航是十分必要的事情。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的全過程。這對于像大學物理一類的公共基礎課有了更高程度的要求和標準。課堂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傳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實現(xiàn)育人的功能。在思想上做出正確引導不僅要依附于思想政治課程的展開,更要在各個學科課程中深入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作為老師應當引導和培養(yǎng)好學生成為國家棟梁,使之做到知行合一,自強不息。
教育是國家大計,是培養(yǎng)人的事業(yè),方向問題從來都是第一位的。高校通識教育要有靈魂,要成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課堂,其使命就是在潛移默化中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不應局限于政治課的課堂中,而是應該深入到學生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大學物理作為一門公共課,受眾學生非常多且主要針對大一大二同學,因此我們更應仔細思考如何在大學物理課程中更好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如圖1所示,為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物理課程中的意義與體現(xiàn)。課程的優(yōu)質與否如果說是取決于教案設計,那么課程在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對于學生的意義更在于老師的實際引導。

圖1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課程中的意義
首先,對于學生而言,初入大學的他們正處在一個思想動蕩明顯,學習欲望強盛的階段。這個時候,老師的言行處事不僅僅關乎學生對專業(yè)課知識的吸收更在于為人和思想價值觀的構建,所謂“為人師表,行為世范”大抵如此。比如,在介紹物理學史時,除介紹一些基礎的知識和人物故事以外,要讓學生感受到前輩們得出理論或者實踐成果背后的艱辛,或者對驗證一些猜想正確性執(zhí)著的追求等。而這恰恰是我們黨擔當使命,踐行不忘初心精神的最好體現(xiàn)。在為學生安排相關作業(yè)或課程設計時,應當將我們黨的很多精神融入學生的學習生活中。比如結合大學物理實驗等課程,鼓勵學生切實地對一些定理進行驗證;設計一些針對物理學史或現(xiàn)代物理前沿應用介紹等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切實了解并將自己的相關感悟分享出來,通過QQ群、雨課堂等互動手段,得到學生對活動的反饋以便在今后的教學中加以改進。
其次,學科的學習是不能夠脫離群眾生活和現(xiàn)實時事的。作為老師不僅要引導學生致力于科技前沿的研究,更要引導他們將專業(yè)知識落實到現(xiàn)實民生中。比如,在疫情期間,我們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作為學習了大學物理課程的大學生,我們可以利用什么物理知識幫助民眾更科學地配合國家要求進行疫情防控?比如在測溫系統(tǒng)中,我們如何運用自己所學習過的知識,設計出一個合理的辦法或者儀器來更加準確便捷地進行測溫?再比如,在監(jiān)控行程體系里,我們可以思考,如何設計才能更準確地運用無線電等手段,更精確地確定疫情范圍等。這些問題的背后就是引導學生更加切實地關心國家大事,為人民做一些實事。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單純將問題的故事背景換成現(xiàn)在的時事,而是需要我們更深刻地思考如何巧妙地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堂之中。
課堂設計的過程一般包括制定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難點,思考需運用的教學方法,以及具體的教學步驟實施和課堂時間分配等。為了實現(xiàn)課程里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需要思考如何在教學設計中巧妙地加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元素,但是不能生搬硬套,否則就適得其反,不僅達不到良好的教育目的,還會使學生對課程產生反感。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應當潤物細無聲地讓學生浸潤在正向的、積極的思想政治大環(huán)境中。如圖2所示,為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堂設計的想法。

圖2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堂設計的想法
首先,我們在追求高質量課程教學時就應將德育目標列入課堂的設計和預期之中。從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自信、中國共產黨的精神傳承等角度,結合大學物理課堂教授的專業(yè)課內容,合理引導學生在學習中樹立良好的價值觀。如在介紹較為前沿的一些成果時,展開介紹為祖國科研貢獻巨大能量的當代科研人的事跡等,包括克服條件困難、持之以恒地努力,以及簡單介紹一些已經扎根科研執(zhí)著求索的校友的實例,以榜樣的力量激勵學生內省自身,使其對未來的規(guī)劃更加清晰且堅定,讓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茁壯成長。
其次,我們需要根據(jù)德育目標的重點難點,結合大學物理課堂實際教學完善教學方法。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我們往往在課堂上講述前輩大師們是如何設計實驗,如何通過觀察實驗并分析結果來得到重要結論,從而做出重要貢獻的。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對整個研究過程進行了解。如果我們在講解時,在保證專業(yè)知識正常教授的前提下,更加側重引導學生體會和感受前輩大師的研究方法、物理思想和科學精神,體會前輩們的智慧以及創(chuàng)新意識,也許對學生本身的科研思考能力以及思想政治高度都會形成更加積極的影響。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需注意,想要得到一個物理規(guī)律,還需判定這個規(guī)律成立的條件和精度問題,進一步考慮其理論地位、近代發(fā)展以及可能的應用。我們不僅要根據(jù)這個定律來探討其相關研究,更要從更高、更寬的角度來感受和評價它的理論地位,思想政治角度自然需要被重點考慮進來。在考察一個物理定律的近代發(fā)展以及潛在應用時,結合科學前沿知識,講述目前我國在該領域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以及我國的科學家們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從這個角度進行詳細講解,也很恰當?shù)匾龑Я送瑢W們對未來目標的預估和打算。由上述可知,好的教學設計方法,不僅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文化知識,還有利于樹立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文化自信,并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培養(yǎng)成祖國的棟梁之材,為實現(xiàn)中國夢而貢獻每個人的力量。
最后,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科研能力及精神以及批判思維等也是必要的。所謂批判性思維是指我們在接受一件事情前會通過推理判斷等方法來幫助自己了解這件事是否符合事實,那這其中又主要會考察觀察歸納的能力,邏輯推理以及辨析的能力。為培養(yǎng)大學生的科研思想,大學物理作為一門大學公共基礎課程,更像是一個引導學生適應科研思考方式的入口。引導學生適應一些思維上的遷移是很必要的,而這也是對于科研精神等的體現(xiàn)和傳承。比如觀點辨析能力是建立在觀察歸納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的基礎之上。物理學中很多定律和定理都建立在觀察實踐的基礎上。比如在位移和速度的概念體系中所形成的一些邏輯關系和知識體系架構與電荷、電場磁場所形成的邏輯架構中所存在的一些相似和不同之處,這些都是需要引導學生適應這種遷移的更加縱向的思維方式。這樣不僅在思想政治上也在科研的思維上為后續(xù)學生投入科研奠定堅實的基礎。
以上為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學基礎學科教學如大學物理課程的具體原因以及具體實施的一些想法。在這樣的課堂中,不僅幫助學生更好地吸收專業(yè)課知識,為國家培育人才,更是引導學生成為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國家棟梁。希望在未來,我們能做到與國家發(fā)展民族復興同向同行,我們培育的學生都能真正地為祖國的建設事業(yè)添磚加瓦,為實現(xiàn)中國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