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雙
(湖北民族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湖北 恩施 445000)
如何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慢”的問題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而數字化轉型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手段。數字化轉型借助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建立更全面的信息資料庫,創建數字化平臺分析企業數據,加快企業融資效率,為小微企業提供更個性化的服務;實時監控小微企業各項數據,能有效規避風險,緩解小微企業融資約束。本研究針對數字化轉型助推民族地區小微企業融資進行了討論,提出了相關的機制與對策,為解決民族地區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慢”問題提供了借鑒。
小微企業融資難是學者們研究的熱門話題。馬勝祥[1]認為我國小微企業融資難是小微企業自身條件和社會經濟運行環境綜合作用的結果;林毅夫和孫希芳[2]則認為,信息不對稱是造成企業融資困難的主要原因,相對于大企業, 中小企業信息更為不透明,缺乏企業財務報表等易于傳遞的“硬信息”(hard information),這種矛盾使得中小企業的融資比大企業更為困難。信息不對稱或許只是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的表面原因,在經濟環境的作用下,加強了這種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影響。
小微企業融資方式主要有兩個: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直接融資是指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間接融資是指通過金融機構為媒介進行融資的活動。據《中國中小微企業金融發展服務報告》統計,小微企業獲得直接融資的金額為2942.3億元,獲得間接融資的金額為21.83萬億元。間接融資中,通過銀行業金融機構獲得融資的占比為94%[3]。這表明小微企業主要通過間接融資中的銀行業金融機構進行融資。而銀行業金融機構中,只有大型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占其全部貸款余額的比例未達到銀行業整體水平。小微企業融資的主要渠道是中小商業銀行而非大型商業銀行。林毅夫和李永軍[4]認為,只有建立和完善中小金融機構體系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或緩解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困難。一方面,大型商業銀行融資存在固有的受眾群體,在推動緩解小微企業融資約束的方面不具有主動性,而中小型商業銀行的主要客戶就是小微企業,它們能夠積極主動地推行更適合、更優惠的服務;另一方面,大型商業銀行很難做到因地制宜,反而是中小型商業銀行更能靈活地調整策略,能夠有針對性地服務于小微企業。因此,本研究主要從中小商業銀行的角度談論如何通過數字化轉型緩解小微企業融資約束。
賈軍和邢樂成[5]發現,IT技術能夠有效擴展金融的服務邊界,從而緩解中小企業的融資約束;吳文婷[6]等認為,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為代表的金融科技的賦能為商業銀行小微金融服務創新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中小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能夠基于自身能力和基礎情況,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工具,重塑業務流程,洞察客戶需求,為客戶提供數字化程度更高的服務,以此來緩解民族地區小微企業融資約束,但民族地區的中小商業銀行在數字化轉型這一方面也明顯落后于發達地區,其數字化轉型之路也才剛開始起步。因此如何利用數字化轉型來緩解民族地區小微企業融資約束也是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
恩施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是非常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因此,恩施州基礎設施建設成本高。2010年末恩施火車站才建成并投入使用;2008年恩施許家坪機場僅開通途徑武漢飛北京、上海的航線。在交通方面,恩施州的發展速度遠落后于其他地區。這就導致了地區經濟發展緩慢,難以引進外部融資,而小微企業的發展需要資金的支持。根據金融抑制論,金融體制落后和效率低下,阻礙了經濟發展,經濟發展又限制了資金積累,制約了金融的發展,從而形成了惡性循環的金融抑制。大型商業銀行通常會傾向于貸款給國有企業和具有一定實力的企業。小微企業大多很難獲得大型商業銀行的融資。而本地的中小商業銀行,一方面,在資金供給方面的實力遠低于大型商業銀行,貸款的覆蓋面和規模有限;另一方面,雖然國家大力推行針對小微企業的優惠政策,但中小商業銀行可利用的資源也不如大型商業銀行。
恩施州的小微企業大多經營規模不大,企業崗位設置上往往存在一人多崗的現象,往往缺乏嚴格的管理制度和制度實施辦法,在企業融資時缺乏完整的企業基本信息材料,造成銀企信息不對稱。小微企業大多沒有可以抵押的固定資產或者資產達不到抵押條件,從而導致融資困難。
中小商業銀行的數字化轉型,有利于緩解小微企業融資約束。特別是恩施州這種欠發達的民族地區,利用數字化工具,對小微企業進行精準畫像,減少因信息不對稱而造成的損失;智能化評估貸款,降低融資門檻和加快融資效率;風險量化分析盡量減少融資風險。
數字化時代,中小商業銀行在對小微企業提供服務時,不能僅依靠小微企業提交的相關材料來評估企業是否可以獲得融資,而是需要通過大數據和云計算進行企業數據采集,并對數據進行清洗、挖掘、分析,采用可視化技術,建立相關企業的知識圖譜。這樣,不僅能從該企業的財務、稅務、業務等多個方面對該企業進行畫像,同時,還可以利用社交網絡分析,將恩施州內的企業進行串聯,整合州內企業合作關系網,建立一個可以快速評估和審核的機制。由于恩施州的小微企業數字化程度并不高,因此,中小商業銀行可以靈活地調配人員,對該企業進行實地考察。在這方面,比起大型商業銀行,本地的中小商業銀行的優勢就得以顯現。最后收集到的數據可以直接進行分析和儲存。小微企業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因信息不對稱而導致融資的失敗,為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打下基礎。
恩施州大部分小微企業的產業發展都依托于恩施州的自然資源,極具地區特色。因此,中小商業銀行應針對小微企業的特點,提供有針對性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從供給側進行改革,借助精準畫像機制,分析小微企業的需求。由于恩施州屬于欠發達地區,因此中小商業銀行應采用數字化工具與人工相結合的方式來提供服務。利用智能合約技術,降低貸款門檻,一旦小微企業能夠達到貸款要求,合約可自動執行。為了緩解小微企業的壓力,中小商業銀行可利用智能化工具降低企業貸款難度,縮短企業融資周期。
可以利用復雜網絡進行建模,對企業間的拆借和企業從機構獲得的融資數據進行收集。同時,將小微企業的主要負責人信用狀況和財務狀況加入模型中。對融資風險進行量化分析,以此為基礎,建立企業擔保圈,可以有效規避貸款風險。物聯網可以精準定位擔保物,保證質押抵押安全;區塊鏈技術可以為數據進行加密,保證數據安全。
由政府牽頭,搭建由政府、銀行、企業三方互通的數字化金融平臺(見圖1)。數字化平臺不僅能收集企業數據和銀行數據,還能將平臺內的銀行和企業信息智能整合;利用復雜網絡分析,將各個金融主體之間的聯系繪制成智能圖譜,以便金融機構獲取信息;運用區塊鏈技術,保障了數據的安全性和不可逆轉性。政府及時上傳政策文本,同步企業對公業務進展,為平臺系統分析提供原材料。同時,政府也是整個平臺的監管者,負責審查信息的真實性。企業實時上傳經營信息,有利于征信系統的信息完善,減少信息不對稱帶來的損失,這也是精準畫像機制的前提。銀行也可以利用這一平臺,對企業信用進行評級,優化服務質量,分析企業需求,推出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降低銀行的貸款風險。金融數字化平臺的建立可以減少融資手續,縮短融資時間,使小微企業獲得“短、頻、快”的融資。
圖1 數字化金融平臺
恩施州目前小微企業經營數據并不完整,部分企業除了稅務方面,其他企業經營模塊都沒有利用數字化工具。這需要中小商業銀行為這一類小微企業提供線下上門服務,展開線下推廣活動,以村為單位展開宣傳,將小規模的農業企業進行整合,建立企業合作關系,形成企業擔保圈。這樣可以使沒有條件獲得融資的企業也能獲得融資機會,銀行的線下宣傳可以擴大企業擔保圈,讓更多小微企業加入。銀行可以一對一地對企業展開數字化輔導,利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小微企業提供服務。實現數字化金融的全面覆蓋,有利于搭建數字化金融平臺。
數字化人才的引進是數字化轉型的基礎。建立數字政府、數字銀行,為數字化轉型緩解小微企業融資約束提供技術支撐。
利用數字化工具,建立更適配的機制,可以緩解小微企業融資約束。中小商業銀行是小微企業融資的主要來源,是數字化轉型的主力軍,建立小微企業的精準畫像機制,對小微企業的資質和實力進行智能化評估,為小微企業提供更適合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同時,利用風險量化分析機制,降低融資風險。應該建立數字化金融平臺,提升融資效率,降低融資難度;擴大數字金融覆蓋面,使偏遠地區也能利用數字普惠金融;引進數字化人才,為數字政府、數字銀行的建立提供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