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燕
◆摘? 要:如今是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在各學科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改變了以往教學的局限性。初中化學學科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涵蓋諸多抽象的化學知識,部分學生往往對這部分化學知識難于理解,信息技術與化學教學的相融合,使課堂形式更加豐富,教學氛圍更加輕松,促進學生化學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教師作為傳播知識的紐帶,更應提倡信息技術教學模式的創新,結合初中化學特點精心設計教學方案,為學生全面發展夯實基礎。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對信息技術與初中化學教學融的實踐進行了探討,希望能夠給更多教師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初中化學;信息技術;教學融合
一、引言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全面落實和推進,運用信息技術開展各學科教學,使以往枯燥乏味的教學方式以生動、活躍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對提高學生的化學探究興趣和能力有著積極作用,促進學生積極自主的融入到實踐課堂中,從而構建化學高效課堂。教師先要掌握信息技術教學的應用方法,結合化學教學內容及目標制定符合學生特質的教學計劃,確保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更加突顯,激發學生對化學學科的探究意識,改變學生對化學課堂的傳統認知,在新穎、個性化的教學模式下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為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夯實基礎。
二、利用信息技術創建與教學內容吻合的情景
初中化學學科更加考察學生的實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一些知識概念較為抽象,如果僅僅依靠理論教學是很難讓學生透徹理解這部分知識的,借助信息技術創建相應的教學情境,將學科知識中枯燥的學習要點以直觀方式展現出來,讓學生以更積極的態度對待學習,幫助學生深化理解所學知識。在信息技術構建的情境下學習,通過視覺和聽覺的雙重沖擊,促進學生了解化學、探究化學。合理化的應用信息技術并不是完全依賴信息化教學,而是將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方式相結合,給學生們帶入到新的課堂體驗中,激發學生的化學思維。比如,在開展課程《金屬資源的利用和保護》鐵的冶煉教學時,在備課逐步階段教師可通過網絡平臺收集更多與教學內容具有關聯性的課外知識,可應用在課堂導入環節或者教學知識的延展部分,幫助學生透徹理解工業冶煉的原理,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和分析相關的化學知識,讓學生把所學知識同生活實踐相結合,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在課堂導入環節,播放工業煉鐵生產流水線的視頻,通過視頻講解讓學生初步了解冶煉的設備及原材料等知識,學生置身于情境中,更能感受到化學知識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潛移默化中增高強學生對化學學科的學習自主性。
三、利用信息技術豐富課堂內容以及形式
如果不注重教學改革,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適應現代教學發展,推動教學改革是滿足現代教學需求的重要路徑,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只是講解教材內容則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利用信息技術及互聯網查找更多教學素材,對學生深入而全面地學習化學是起到促進作用的。教材知識是具有典型性的,也是精選的知識內容,但是由于教材篇幅受限,無法將更多優秀的教學內容規劃在內,想要拓展學生的化學知識視野,促進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提高,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善于利用和靈活運用信息技術,可以把查找的教學內容制作成視頻,便于開展微課教學,這樣不僅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而且教學形式也多樣化。比如,教師在精心研究教材的基礎上,搜集更多相關的實驗視頻或延伸內容,配上文字或音樂等制作成適宜教學的短視頻,組織學生利用課下時間共同學習,提高學生對未知知識的探究欲望,達到高效教學的理想效果。另外,教師可通過網絡平臺增強與學生們的互動和交流,隨時給學生在線解答疑問,幫助學生逐漸養成積極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四、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實驗教學
化學教學過程涉及很多的實驗操作部分,而部分實驗的危險性較高,理論講解方式很難讓學學生很好的理解這部分理論知識,此時借助信息技術展開實驗部分的模擬教學,既可以保障學生安全又可以獲得預期的教學效果,高效完成實驗教學任務。比如,在開展《探究水的組成》實驗探究教學時,為了讓學生對這部分實驗知識形成深刻的記憶,教師可以借助于Flash軟件,分別制作兩個氫分子和一個氧分子,而后在Flash動畫的演示下分解成原子,而后又繼續組合成為水分子,通過此種動態模擬實驗來幫助學生形成更為深刻的了解。強化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記憶。又如,在為學生講解“稀釋濃硫酸”實驗的過程中,由于此項實驗過于危險,因此不適宜在課堂中演示執行,此時教師便可以利用多媒體來為學生進行模擬實驗的展示,通過Flash動畫來為學生展示錯誤操作的后果,如此必然能夠加深學生對此項實驗的理解。
五、利用信息技術構建化學題庫鞏固學習內容
化學學習是一個持之以恒的過程,只依靠課堂教學,學生很難深刻記憶和靈活運用這部分知識,影響學生化學綜合能力的提高,將信息技術融入到學習知識的鞏固復習中,構建完善的化學題庫,學生通過習題訓練鞏固學習薄弱點,促進提升化學綜合能力的提升。日常教學中,注意化學題庫的擴充和完善,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科學調整題庫內容,保證這些題庫內容具有典型性,幫助學生鞏固自身化學知識基礎。采取這種網絡化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有充足的時間了解學生們的不足,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層次教學,最終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成效,而且有助于學生自主化的學習和發展。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化學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以智慧課堂的教學平臺開展教學,能夠為學生構建高質量高效率的化學課堂。教師應不斷創新有效的深入教學方式,讓學生從中享受化學學習的樂趣,提高自身的化學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從而推動學生化學學習的全面發展。另一層面出發,信息技術與初中化學教學的結合是教育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教師在實踐教學中要表現出與時俱進,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們的學習需求,科學運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促進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提升,這也是現代化學教學的核心所在。
參考文獻
[1]張衛星.探究信息技術與初中化學教學的融合[J].中學生作文指導,2020(16):2.
[2]祁光曉."互聯網+教育"背景下信息技術與初中化學教學融合的途徑[J].新課程,2020.
[3]祁光曉,馬小燕.信息技術與初中化學教學融合的途徑與方法[C]//中學教育科研學術成果集(2020年第三季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