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惠娟
◆摘? 要:滲透德育教學可以優(yōu)化英語課堂教學環(huán)境,從而增強學習者的課堂感受,是推進素質教育的有效方式。需要教師在高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采用將知識與情感教育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以加強對學生的德育培育,為提高學生的情感感知力創(chuàng)造更為廣闊的途徑,從而使得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得以有效實施。本章就高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實踐展開闡述。
◆關鍵詞:高中英語;德育教育;教學策略;立德樹人;探索研究
一、引言
從高中英語的教學實際情況出發(fā),教師不單單要講授課本上的語言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更需要通過課堂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實現(xiàn)學科育人的教學功能。我國高中英語教育愈加注重德育意識的熏陶與培養(yǎng),新時代教育工作者需要清醒地認識到學生能夠身心健康快速地成長就離不開良好的德育教學。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教師應該注重滲透各類德育教學的元素,使得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到思想的教育與品德的熏陶,促使自身對于學習生活有更為明確的目標。
二、傳統(tǒng)的高中教學中滲透德育存在的問題
要想對教育問題作出分析,就要明確高中英語教學在德育教育中的問題。從現(xiàn)狀分析,部分教師對滲透德育教學不夠關注,而對英語教師而言,其在上課時缺乏注重對學生的德育指導和激勵,使得學生對有關德育的內容缺乏認識,導致不能更深刻地領會道德教育的真諦。
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由于教師在課堂教育中一直居于引導者的地位,因此一旦其不能發(fā)揮德育教育作用,就可能會影響到課堂的教學品質和效果,從而使得整個課堂都無法達到理想的德育教育的效果。所以在教學上應圍繞著教學關鍵點、疑難問題進行講授,采用互動式上課方法能夠讓學習者進一步理解教學重點、難點知識,處理好疑難問題,提高學習者對英語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扭轉以往老師"一言堂"的授課狀況,老師進入學習者群體中,而學習者作為教材的主角,也擁有教育的自主性和主導權,這樣就可以形成更良性的師生關系,因而促進教學順暢進行,有效完成立德樹人背景下的教學任務。
三、立德樹人理念下高中英語德育教學的對策
(一)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師在立德樹人理念下要成為學生的好榜樣,要更多地通過積極正向的評價來引導學生,從而使學生體會到德育所產生的正面力量。比如,夸獎和肯定都會使學生非常開心,以后會努力去獲得教師的肯定,這種自覺的學習是能夠提升他們的學習效果的。就師生關系而言,通過德育教學的開展,可以改變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人際關系,而如果對德育教育采取寓教于樂的方式,使學生課堂上教學比較愉快,就能夠增進與教師間的關系,也能使學生對學習德育知識產生更多興趣。
例如,在教學高中英語人教版的《Teenage life》這一篇章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與學生談論童年時的經歷,促進師生關系和學生學習積極性,比如“自己的家鄉(xiāng)生活”、“最愛玩的是什么”等等。通過這些故事教學的方式,不但能夠使高中生掌握更多課外學習信息,而且也能夠促使高中生將英語知識和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聯(lián)系在一起,高中生意識到邏輯思維和自身的發(fā)展密切相關。除此以外,教師也可以給高中生講解國內外教育家的典型事跡,高中生同樣也應該講述教育家的創(chuàng)舉和發(fā)明作品,教師必要時也可在黑板上做出簡短的展示和表演。這種教學方式既可以幫助學生在英語課堂上充分感受德育教學,還能加強英語單詞記憶。
(二)注重德育的元素,擴大德育課堂的內容
教師要從全新的視野出發(fā),注重德育的元素,拓寬英語中的德育內容。這也是提升高中英語教育中德育教學的一個重要含義。德育教育是為要使學生真正地親臨生活,從生活中體會到生命的溫馨,產生一種對于世界萬物的敬畏和尊重,培養(yǎng)高中生崇高的思想道德,讓高中生的精神和學習生活真正地得到充實。
因此,在高中英語人教版的《Sports and fitness》這一章節(jié)的教學中,教師可給學生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介紹各種體育比賽,使學生以更具象化的方法理解體育相關的英語知識,同時也能夠促使學生在自身生活中獲得經驗。同時,教師又能夠運用教育工具給高中生介紹體育健身的概念,因此,在這一篇章中教師能通過拿體育健身為例為高中生講述具體健身的意義,既能夠訓練高中生的英語表達技巧,又可以加強高中生的德育教學。
(三)教師身正為范,樹立正確三觀
在英語教學中對高中生實施德育的滲透,關鍵在于時機。按照我國高中生的身心年齡特征,有著極大的勝負欲。一旦課堂上出現(xiàn)了值得高度關注的行為,教師便應該緊緊抓住這個時機及時地給予正確的引導,使學生真正明白自己的需求和目標,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
教師需要進一步地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榮譽感,培養(yǎng)他們的組織性和紀律性;要使學生懂得公平競爭、團結合作、勝不傲與敗不餒。在高中生的道德品格方面,讓高中生真正認清這些是非。其他同樣的學生去模仿,則必須要根據(jù)每位學生的自身特點來選擇適宜的方法。
如在高中英語人教版中的《Looking into the Future》一課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放映的勵志短劇,創(chuàng)造學生進行自我肯定、自主發(fā)展的教育情景,向學生傳播自信心、自強、自我鑒賞等價值理念。教師要身正為范,在德育教學中,適當?shù)亟榻B教學內容,并根據(jù)課文內容恰當?shù)毓膭詈头Q贊學生,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懷之情,并積極響應教師的指導,進而提高學生自信心,敢于自己肯定、自我欣賞,從而實現(xiàn)德育教學。
(四)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方向
在英語教學中促使學生樹立人生的發(fā)展方向,教師可以在教學的時候采用理想化教學的方法,使學生能夠通過學習對自己的人生目標進行明確的規(guī)劃,并且能夠保證目標發(fā)展的正確性以及科學性。對于現(xiàn)在的學校教學來講,國家提倡的是進行科學教學,通過教學既能使學生學到教材上的專業(yè)知識,也能使學生通過學習將自己的德育素質得到提升,促使學生的發(fā)展更加的傾向與理想化、科學化,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學生進行自己能力的全面發(fā)展。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的時候,需要根據(jù)教學內容進行學生人生目標的引導,促使學生能夠在學習時期將自己的發(fā)展目標進行確定。
比如說在進行《Friendship》這篇文章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根據(jù)文章內容進行學生目標的引導。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通過自己的努力進行有關于“友誼”的名人事跡、名人名言等內容的搜尋,然后讓學生對這些內容進行全方面的通讀與了解,促使學生能夠將這些內容中蘊藏的精神文明、素質發(fā)展等內容進行感悟與消化,促使學生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將自己的內心情感進行梳理,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于友誼有更加明確的認知。這種教學,不僅能使學生對于學習的內容有充分的理解,也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建立了自己的發(fā)展方向以及發(fā)展目標。
(五)強化學生的合作交流精神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對學生進行教學的時候,需要將學生的自身能力以及素質發(fā)展考慮到位,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需要關注學生的能力發(fā)展。在學生的自身能力中,合作精神對于學生的影響是較大的,不僅對于學生的自我成長有一定的影響,也對學生的為人處世有著一定的關聯(lián)。在進行英語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將教學內容進行深度把控,然后根據(jù)教學內容進行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
比如說在進行《Earthquakes》這篇文章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進行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一些有關地震的紀錄片,使學生對于地震有更多、更準確的認知,使學生能夠通過相應內容的學習與了解,對于自己的合作精神有更深的感悟。教師也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進行小組學習,既能使學生的合作意識得到培養(yǎng),也能使學生的合作精神得到增強。通過這種教學的進行,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強化了自己的合作能力,促使學生在之后的成長與發(fā)展中將自己的合作精神進行更大程度的拓展,使學生能夠獲得更為長遠的發(fā)展空間。
四、結束語
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已經不適合如今的時代,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立德樹人理念下的教學要求,為我國高中生建立良好的德育教學框架,帶領他們去認識德育的核心價值與其精髓,通過日常的英語課堂教學和生活方式來提升學生的整體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顏婉芳. 立德樹人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J]. 人文之友, 2018,10(018):151.
[2]支娟. 略談“立德樹人”理念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J]. 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