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花
◆摘? 要: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是提高教學教學效果的重要保證。通過教學中發現,目前課堂教學效率的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學生課堂參與度不夠、教學內容不夠深入、課本熟知度不夠。因此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應當從課堂互動、自由民主的環境氛圍、學生自主學習等方面入手。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措施
效率顧名思義就是在特定時間內產出最大化,課堂效率就是在特點課堂時間內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因此課堂教學效率對于教學來說至關重要。從目前的教學來看,雖然部分來時已經意識到課堂效率的重要性,但是再具體操作層面不知如何著手準備,往往容易導致過于效率最大化,而損害了教學效果,不利于學生的發展。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課堂參與度不夠導致教學效率不高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一個互動的過程,需要老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在這個互動過程中,老師根據相應議題或者課文內容進行議題內容的限制和講解。學生根據老師的內容講解提出自己的觀點或者看法,同時積極主動對所學內容進行一定的記憶或者復述。通過這種方式,課堂的教學能夠實現有效的互動,提高教學效率。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學生課堂參與度不夠,老師和學生之間無法對某特定議題或者課文內容進行思想上的交流,教學效率不是很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語文老師對于課題設置的內容和老師的內容講解上。由于小學生正在處于心理發展階段,文化知識框架并沒有有效的建構起來,在老師進行特定議題或者內容講解的時候難以跟上老師的思路,對于老師內容的講解不是能夠及時了解。
2.教學內容不夠深入導致教學效率不高
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需要老師通過對特定議題或者課文內容的深度講解,幫助學生對于課文內容的基本了解以及主旨思想的深入了解。因此,教學內容的深入程度直接影響到課堂的教學效率,學生是否能夠及時地跟得上老師的思路。從目前的教學情況來看,受制于對老師的教學評價和學生的學習評價的限制,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采取的“文本式”或者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原本教學大綱的設計的目的在于明確學生通過學習應當掌握哪些能力和相應的知識點,但是老師卻將其僅僅視為考試的重點方向,因此在教學中只針對教學大綱中的知識點進行機械式的、文本式的灌輸,而沒有對特定議題或者課文內容進行人文式的、思想式的、探索式的傳授。在學習的內容上直接對學生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困難,直接導致教學效率降低。
3.課本熟知度不夠導致教學效率不高
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是建立在對課本熟知程度的基礎之上。只有老師和學生對課本內容有著一定的了解,能夠有著自己的見解和想法,才能夠保證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這就必然要求老師要提前對將要授課的內容進行備課,學生對要學習的內容提前進行預習。但是從實際的教學中來看,部分老師和學生沒有很好地做到對課文內容的提前熟知。部分語文老師在備課的過程中沒有用心備課,只是把提供的參考教材的內容生搬硬套的套用到課文的內容中去,沒有增添自己的見解和理解,從便于學生理解的角度進行備課,從而導致老師在課堂講解的時候對課文內容不熟知,學生難以理解老師講述的課堂知識。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高的措施
1.注重課堂互動提高教學效率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地提高可以從課堂互動出發,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通過課堂互動能夠讓學生及時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在互動中,學生的注意力不容易分散,老師可以及時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課程內容。課堂互動的提高和學生參與度的提高通常需要老師進行主導,需要把學生視為學習的主體,不能夠代替學生做出選擇和學習。
2.營造自由民主的環境氛圍提高教學效率
部分老師認為在自由民主的文化環境氛圍下,老師不容易對課堂進行控制,容易導致老師對于學生權威性的喪失,從而導致學生在課堂上不能夠專心聽講,影響課堂效率和課堂效果,因此老師應當通過對學生言行的控制來保證對課堂效率的提高。事實上這種教育方法違背了基本的客觀規律,即“人的思想”是不能夠被控制的,只能夠被教育,通過思想教育的方法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提高教學效率
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應當是通過學生自主學習來構建的,而不是通過老師的強制性學習來推進的,否則容易導致老師對學生的權威性喪失,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產生一種心理上的排斥和恐懼。因此,在老師的教學中應當側重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探究精神,從而保證在課堂教學中,學生能夠跟得上老師的節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需要老師進行專業化的培訓和訓練才能夠形成,并不是一種自然化的產物。在課文內容的學習中,老師要注重學生的課前預習,通過課前預習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課前預習中,老師可以通過相應的任務的設置來幫助學生。在任務設置的時候,不能夠僅僅局限于生字詞的學習,還應當適當融入對于課文內容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除此以外,在課堂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就特定的議題或者內容發表不同的觀點,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三、總結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是一個雙向的過程,不僅需要學生參與到課堂效率的提高中去,同樣也需要老師參與其中。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和學生共同發力,共同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去,不是老師單一方面的要求學生的進行課堂學習,而是要老師為學生營造一種自由民主的學習氛圍。老師通過自身專業素質和人格魅力構建起老師對于學生的權威,使學會愿意積極配合老師課堂教學互動的進行,從而保證教學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王凡.巧用課堂評價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J].教師博覽,2021(36):57-58.
[2]陳博.“雙減”政策下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方法[J].現代教學,2021(19):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