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做中學,學中做”理論,實踐能力不是通過書本知識的傳遞來獲得發(fā)展,而是通過學生自主地運用多樣的活動方式和方法,嘗試性地解決問題來獲得發(fā)展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就是讓同學們學著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觀察、實驗、查閱資料、調查、設計和制作等多種活動形式嘗試去解決問題。那么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如何更有效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呢?
一、以生活為源頭,貴在實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我們的教育,要解放孩子的頭腦,讓他們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讓他們能看;解放孩子的雙手,讓他們能做;解放孩子的時間,讓他們能學自己想學的東西。綜合實踐活動要讓學生真正走進生活,親近實踐。
社會不斷發(fā)展,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不再局限于課堂之內(nèi),教師要勇于以課堂教學為基點,把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由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把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從而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感受。我們開展“啄木鳥在行動”漢字糾錯活動,讓學生深入到日常作業(yè)、村莊街道、集貿(mào)市場等,對標牌、廣告牌、宣傳標語等出現(xiàn)的不規(guī)范用字普查,進行“漢字滅蟲”活動。各小組將檢查發(fā)現(xiàn)的不規(guī)范用字情況進行交流,大家驚嘆原來日常中的錯字別字這么多!通過這次活動,學生明白了規(guī)范使用漢字的重要性,我們應把祖國的文字發(fā)揚光大,尊重她,保護她。
二、以學生為主體,形式靈活
《課程標準》指出:“綜合性學習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精神,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苯處熢诮M織綜合性實踐活動時要發(fā)揮民主,尊重學生的個性,讓學生按自己的思維方式去研究問題。
漢字是中華文化之根。“遨游漢字王國”綜合性學習時,我安排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活動內(nèi)容:首先,活動前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和制定計劃。其次,舉行猜字謎游戲。各小組自選內(nèi)容,如:“猜字謎”小組,“歇后語”小組,“帶諧音的笑話”小組,“漢字來源”小組。各小組同時開展不同的活動,學習任務不同,教師及時進行具體指導,要求小組明確分工,每個成員都有具體的任務?;顒咏Y束后,以小組展示和交流活動成果,共享學習成果。在活動中,充分發(fā)揮學生主動性,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精神、策劃協(xié)調能力,在合作與交流中,不同學生得到不同收獲。
童話是一座巨大的寶庫?!蹲哌M童話世界》綜合性學習,要求為:讓我們開展一次讀童話、講童話、編童話、演童話的綜合性學習,從童話的寶庫中得到更多的寶物。教師讓學生先各自搜集自己喜歡的中外童話,認真讀一讀;再互相推薦,交換閱讀;然后自由組合,商量一下,如何匯報展示。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演好課本劇、續(xù)編童話故事、辦以“優(yōu)秀童話推薦”為主題的手抄報、故事大王比賽等活動,在學生自己喜歡的方式中培養(yǎng)綜合性學習的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的目的是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高學生綜合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顒咏M織地點可以在教室里、教室外,可以是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全班活動,也可以把這三者結合起來。
三、以創(chuàng)造為指向,氣氛愉悅
人的創(chuàng)造力要在創(chuàng)造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小學生天生有著好動的本性,要在活動中充分給予學生動手的機會,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做自己想做的,滿足學生的天性。
小學綜合實踐課要回歸生活和社會,教師要引領學生走出校門,用眼睛觀察生活,用心靈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通過各種生活體驗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獲愉悅的同時獲得發(fā)展。如低年級老師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春天來了》時,老師先帶領學生誦春天詩歌,再讓學生到山上、田野、河邊,在大自然中觀察春天、尋找春天,剛探出頭的小草,突出嫩芽的柳枝,盛開的小野花……學生用自己的話來寫一寫;美術老師指導學生畫一畫自己眼中的春天;音樂老師教學生唱春天歌曲《春天在哪里》等,最后舉行班級展示會?;顒又校瑢W生積極參與,用最喜歡的方式進行展示,不僅訓練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提高了口語交際能力,而且發(fā)展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了創(chuàng)新能力。
四、以教師為指導,注重評價
綜合性學習中,學生自己選擇學習伙伴,自己制定研究計劃,教師會給與學生更多的自主性,但是并不意味著全面放手給學生來做。在尊重學生自主探究的基礎上,仍離不開教師的指導點撥。尤其是年齡小的學生,在確定活動主題,設計活動形式、步驟,確定學習成果的展示形式,都需要教師的指導。教師應扮演好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
活動中,教師要關注每個學生的進步和變化,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從不同角度進行探究。教師評價和學生間的自評互評相結合,讓每個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和不足,調動每個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使學生真正發(fā)揮和挖掘自己的特長、潛力。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一門實踐性的課程,它超越教材、課堂和學校的局限,為學生個性發(fā)展、素質提升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空間。我們教師要不斷轉變思想,與時俱進,有效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溝通課堂與生活,讓學生從課堂走向生活,再從生活走向課堂,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