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麗華
在高中教育階段,化學作為理科生學習的一門重要的學科,占據著重要地位。但是由于種種因素,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存在明顯的差異,從而影響學生對學習化學知識的積極性。所以我們要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式方法,創建趣味課堂幫助學生獲得未來發展所必需的知識、方法、和技能,這已經成為新時代高中化學教育的重要討論問題。那么,怎樣增加化學的趣味性,讓學生愛上化學,學好化學呢?筆者就此淺談一下自己的幾點想法。
一、聯系生產生活現象創設問題情境
化學與生活緊密相連,生活中處處有化學。教師把發生在學生身邊的現象、細節作為素材,運用到課堂問題情境的設計中,會使學生感到科學就在自己身邊,學習熱情高漲。如,在講到NO2一節時,教師可以創設這樣的情景:在新疆與青海交界處有一山谷,人稱魔鬼谷,經常電閃雷鳴,狂風暴雨,把人畜擊斃。然而谷內卻是牧草茂盛,四季常青。學生對于這一神秘的現象,充滿了好奇,此時講解原理是:N2+O2=====2NO,2NO+O2=2NO2,3NO2+H2O=2HNO3+NO……學習效果顯著提高。
二、留下懸念,扣人心弦
通常,留白可以讓人產生想象,而懸念,也自然而然會引起人們的好奇。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一定的手段,比如抓住學生對未知物的好奇心,留下懸念,引發學生對空白的地方的好奇,從而產生學習的欲望。在講到氯氣一節時,老師講述一個歷史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和英法聯軍在某地對峙,一日清晨,發現遠處有一片黃綠色煙霧,緊貼著地面,隨風飄來,士兵們待感到呼吸困難、咳嗽不止時,再逃為時已晚,德軍輕而易舉攻占了陣地。學生認真的聽講,急于找出其中的原因,求知欲油然而生,以此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本節內容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高效化學課堂的建立提供了有效保障。
三、趣味性實驗
趣味性實驗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最好辦法,用實驗導入在新課導入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通過實驗,即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又激發了解惑析疑的欲望。例如,在學習Na2O2的化學性質時,可借助于趣味實驗創設如下教學情境: 教師:展示消防隊員滅火的圖片(PPT)同學們,我們都知道水是用來滅火的,而我今天用水來生火,大家相信嗎?(學生產生認知沖突)
教師:在事先準備好的棉花上滴上幾滴水,棉花燃燒起來。
學生:哇(發出驚嘆的聲音,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
教師:為什么水能生火呢?請學生們討論一下。
學生:這肯定不是普通的棉花,里面加了物質。
教師:究竟加了什么物質?
師生共同分析:棉花著火是因為反應放出了熱量,所加物質為Na2O2
教師:那么Na2O2和H2O反應生成了什么物質?如何來驗證?
這樣一系列的`問題激發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探究問題的興趣,學生展開討論,設計實驗方案進行驗證。滴水生火趣味實驗來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由趣生疑,由疑引思,引導學生從對現象的感知上升到理性的思維,培養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有效的應用多媒體技術
直觀形象的畫面,悅耳動聽的聲音,優美逼真的影像,常常能夠誘發高中學生的內趨力,使他們對自己的認知對象產生強烈的能動性。因此,教師可以借助這個平臺為學生構建一個真實的、多變的、輕松的學習環境。例如在講解電子云這一具體概念時,對于基礎不好的學生來說可能稍顯困難,此時多媒體技術的教學可以解決學生沒有具體概念的印象,運用多媒體模擬核外電子的運動過程,讓學生有一個直接的感官接觸,可以形成一個具體的印象,從而理解這些基礎的化學知識,對于這類學生來說,就不存在學習困難的問題,反而還能因為形象具體的教學過程拓寬視野,激發興趣,對化學學習不再抗拒。
總之,對于高中化學趣味課堂的建設,不僅僅是教學內容的需求,也是現階段高中教學方式的創新。教師必需改變教學方法,注重化學與生活,實驗與科學技術的融合,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靈活應用實驗教學,主題教學的價值,從學生的好奇心出發,為學生打造一堂充滿趣味的高中化學課。
參考文獻:
[1]劉成坤.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0,4:8-10.
[2]劉偉.新鄉教育學院學,2009,22(1):142-143.
[3]朱彥春.寓學習與興趣:高中化學教學中趣味性教學模式的構建分析2614236B-8787-4A54-A146-DE4403708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