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峰 馬俊輝
(河南科技大學體育學院 河南科技大學體育與區域創新發展研究中心,河南 洛陽 471023)
研究生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本科教育后更高層次的教育。研究生作為我國人才發展戰略中的重點培養對象,其科研創新能力是知識經濟社會賦予研究生教育質量的時代責任,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的核心和關鍵。《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規定:“研究生教育應當使學生掌握本學科知識的基礎理論、系統的專業知識,掌握相應的技能、方法和相關知識,具有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和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2004年,經過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中第五條對于研究生學位授予條件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其中包括:“研究生應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以及專門技術工作能力”這一政策決定,對“新世紀研究生應當具備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進行了說明。體育學類研究生教育對我國發展體育事業、培養體育人才起著重要的作用,其科研創新能力的提升是我國未來體育學科科研水平發展的關鍵。本文通過調查研究,指出了高校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就如何提升體育類碩士研究生科研創新能力給與相應的對策。
本文以我國11所體育院校體育學類碩士研究生近五年發表的期刊論文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使用中國知網數據庫搜索相關文獻,通過高級搜索功能查閱、收集11所學校研究生近五年發表的論文。對所下載的文獻進行多次篩選,排除不符合條件的文章,最后對所下載的論文進行統計。其中天津體育學院研究生院(以下簡稱天體)發表論文數量61篇、首都體育學院研究生院(以下簡稱首體)發表論文76篇、沈陽體育學院研究生院(以下簡稱沈)發表論文數量95篇、吉林體育學院研究生院(以下簡稱吉體)發表論文數量97篇、哈爾濱體育學院研究生院(以下簡稱哈體)發表論文數量24篇、山東體育學院研究生院(以下簡稱山體)發表論文數量47篇、南京體育學院研究生院(以下簡稱南體)發表論文數量118篇、廣州體育學院研究生院(以下簡稱廣體)發表論文數量65篇、西安體育學院研究生院(以下簡稱西體)發表論文數量52篇、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院(以下簡稱武體)發表論文數量130篇、成都育學院研究生院(以下簡稱成體)發表論文數量63篇,共計828篇論文作為數據分析依據。
1.2.2 數理統計法
利用Excel和SPSS25.0軟件對所獲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2.1.1 發表科研論文的期刊級別
研究生撰寫論文所發表的期刊級別是其科研能力和質量的體現,因此本文將研究生所發表論文的期刊級別作為衡量其科研能力的一項指標。通過對各個高校碩士研究生所寫論文發表期刊的統計,從表1可以看出,在所有被調查的文獻中,僅有126篇(占15.22%)論文發表在核心期刊,這表明被調查的研究生所寫的論文發表的期刊級別還不夠高,論文質量有待提高。通過對這些核心期刊論文的詳細分析,可以發現,很大一部分核心論文是研究生跟隨導師或其他學者共同完成,自己獨立完成或者由自己帶頭的論文只有很少一部分。

表1 論文發表的期刊級別
2.1.2 科研論文選題方向的一致性
由表2可以看出,碩士研究生科研論文選題的方向性總體表現較好,大多數研究生論文的選題方向能夠與研究方向保持一致,在被調查的828篇論文中,僅有59篇(約占7.13%)的論文與研究方向不一致。從各校的數據來看,有五所高校碩士研究生科研論文選題的方向性超過平均水平,其他高校的研究生論文選題與個人研究方向性雖然不是很高,但是并沒有表現出很大的問題。

表2 選題方向的一致性統計
2.1.3 課程設置不合理,缺乏科研實踐活動
《體育碩士專業設置方案》明確提出在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上注重理論知識與應用能力培養緊密結合、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培養緊密結合、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培養緊密結合,突出技能培養,強調應用能力和體育素養的提高。研究發現,許多高校的具體課程設置與課程設置導向相矛盾,理論課過多,且實踐性不強,這也與我國體育研究生的培養目標相矛盾。李衛東通過對我國10所高校全日制體育碩士專業學位課程設置的基本情況進行分析,發現了部分高校在課程設置中存在著跨專業課程比例偏小、課程實用性不強等問題。這些問題限制了研究生的綜合與全面發展,課程設置太過理論化、實用性不強致使研究生的實踐能力薄弱,缺乏科研實踐活動。
2.1.4 科研方法掌握不扎實,科研方法薄弱
運用先進的科研方法,不僅能提高論文的質量,還能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對科研方法的掌握。劉琨對陜西省體育類研究生科研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的調查發現,在體育類研究生科研中存在著科研目的不明確、科研方法落后的問題。本文依據所調查的828篇論文中使用的研究方法,對其進行等級分類,建立科研創新三層等級模型(如圖1),并統計各高校研究生論文寫作中使用研究方法與理論在各等級的分布情況,以此掌握研究生在科研論文寫作中使用研究方法與理論的創新性。

圖1 三層等級模型分類
從圖2可以看出,大部分研究生在寫論文時使用的研究方法比較簡單,首選的研究方法基本上都是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和一些簡單的數據統計,而一些應用了新穎研究方法的論文,大多數作者在文中只涉及了該研究方法基礎的、表面的東西,并沒有對研究方法進行深入的使用。

圖2 創新性統計分析
2.1.5 基金支持不到位,科研激勵機制有待完善
由圖3可以看出,在被調查的828篇文獻中,有399篇(約占48.19%)獲得了各類基金資助。

圖3 基金資助情況統計
進一步分析發現,大多數研究生發表論文的基金資助情況是導師的基金或者與之合作的學者所獲得的基金,很少有自己獲得的。由于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有限,申請市級、省級及以上級別的基金難度較大。學校可考慮為研究生設置科研創新基金,或允許對研究生科研項目所需的費用給予一定比例的報銷,減小研究生的科研經費負擔。部分高校為了激勵研究生進行科研創新,制定了一系列的科研創新獎勵辦法,但這些政策針對的是研究生整體,并不適合每個研究生。張小龍認為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評價首先要做到分級評價,即對不同年級、不同學科的研究生有一個客觀的評價,其次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評價要有階段性,以便為提升科研能力打好基礎。因此,學校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建立一套適合不同學科、不同年級、不同階段的研究生科研激勵機制。
2.2.1 培養硬件設施建設
研究生實驗室(研究室)是研究生進行科研活動的場所,也是培養研究生科研創新能力必要的基礎設施,實驗室(研究室)能夠為研究生進行科研活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因此,高校應加強研究生實驗室(研究室)的建設,為研究生提供一個良好的科研環境。其次,學校也要對現有的儀器、實驗室進行合理規劃與安排,避免實驗室閑置浪費。同時,學校也應簡化學生使用實驗室的辦理流程,盡量滿足學生的科研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實驗室管理的不規范,使實驗室并沒有成為學生科研的場所,因此要強調研究生實驗室(研究室)在科研創新培養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要加強實驗室的管理,突出其在培養學生科研創新能力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為研究生營造良好的科研環境與氛圍。
2.2.2 課程體系建設
李衛東通過對我國10所高校全日制體育碩士專業學位課程設置的基本情況進行分析,他認為課程內容陳舊是研究生課程設置中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在課程設置過程中,政治課程沒有與不斷變化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環境相結合,專業領域核心課相同率達90%,失去了辦學特色。因此,學校應重視研究生課程的規劃,依據國際、國內大環境不斷規劃研究生課程設置,課程的設置不應太過理論化,實踐課要合理安排,不要只流于形式化,確保研究生能夠學以致用;其次,重視指導教師(導師)團隊建設,提高導師團隊質量,依據自身實際考慮實行“雙導師制”,對碩士生導師所帶的研究生人數進行合理規劃與安排,確保研究生在科研活動中能夠得到導師有效的指導;再次,要加強研究生學術交流的培養,為研究生舉辦主題廣泛、形式多樣的學術交流活動,加強校級之間、院級之間的學術交流,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學術交流氛圍;最后,創建科研創新“線上-線下”混合課程的建設與指導,充分利用學校的硬件設施與導師團隊,建設線上、線下優質研究生課程,并實現學校間共享。
2.2.3 創新實踐平臺建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充分激發研究生的科研興趣,使其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科學研究中。因此,學校首先要創設科研平臺環境、培養研究生的科研創新興趣;其次,學校、學院要根據自身特色創設各類科研創新組織,加強對研究生的科研引導,培植研究生的科研創新動力,同時,鼓勵研究生跨專業、跨學科搭建創新研究團隊(小組)實踐平臺,培植團隊的科研創新能力;再次,學校、學院應積極與校外企業或研究院合作,為研究生創建創新研發項目,并及時將資源發布給學生,培植創新研究機遇;最后,應努力構建和諧的創新研究平臺,培養研究生良好的學術道德和科研素質。
2.2.4 教學與管理
研究生的教學管理是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生的教學管理質量直接影響著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因此,應加強研究生教學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建設,提升研究生的教學管理工作,從而在培養過程中提高研究生的質量;其次,要加強研究生研討會(討論會)的常態化和有效性,研討會(討論會)要定時舉辦,不能斷斷續續,讓它成為研究生學習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且要保證研討會(討論會)的質量,讓研究生從每一次的研討會中都能有所收獲;再次,要建立與完善研究生科研實踐獎勵機制,設立研究生科研創新專項基金保障研究生進行科研活動,要簡化研究生報銷科研活動經費的流程,為研究生做好服務;最后,要加強研究生科研論文撰寫的規范性、科學性,學校可以開設相關課程或者體現在研究生的培養進程中,樹立研究生良好的科研素質和基本能力,同時也要加強研究生的科研態度和對科研的認識管理,要讓研究生明白科研的目的及意義,強調科研創新的嚴謹性。
3.1.1 各高校碩士研究生科研論文發表的期刊級別不是很理想,僅有15.22%發表在核心期刊,其中有相當一部分論文是學生跟隨導師或其他學者的課題,自己獨立完成的論文只有很少一部分。
3.1.2 各高校碩士研究生科研論文選題的方向性較好,在選題過程中,大部分研究生的選題方向能夠與研究方向一致。
3.1.3 整體來看,各高校碩士研究生科研論文使用的研究方法與理論創新性不是很理想,科研方法有待加強。
3.1.4 研究生科研論文基金資助情況并不是很差,但是很多論文的基金資助掛的是導師的基金項目,自己獲得的基金資助很少。
面對研究生科研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研究建議從硬件設施建設、課程體系建設、科研創新實踐平臺建設、教學與管理等方面積極探索體育學類研究生的培養途徑,提升研究生的科研素質和科研能力,提高研究生群體的質量,更好地服務于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及體育科學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