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鑫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4-062-02
摘? 要? 1917年,毛澤東同志在《新青年》發表了《體育之研究》一文,文中系統闡述了體育的四大作用“強筋骨、增知識、調感情、強意志”,同時強調出學校體育的重要性,指出三育并重體育占第一的指導思想[1]。大學生作為繁榮祖國的后備人才軍,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關系到整個民族的健康素質和人才培養的質量。隨著全民健身的推廣與教育課程的改革,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比例有所增加,但由于高校男女大學生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差異,以及運動行為與運動方式方法的不同,高校女生在運動參與過程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因此如何更好地提高高校女大學生的運動能力與體育興趣,培養運動參與習慣與終身體育的思想理念是我們學校體育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 高校女生? 體育參與現狀? 影響因素
一、研究目的
研究分析北京市高校女大學生體育運動參與現狀與影響因素,進一步提高我國高校女大學生身體素質,培養終身體育理念。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著作,根據研究內容設計調查問卷,運用問卷調查法對北京市部分高校女大學生共發放問卷190份,回收有效問卷187份,回收率為0.98%。并通過SPSS20.0軟件對回收的有效問卷進行數據匯總和統計分析。問卷均經過校度和信度經檢驗。
三、結果與分析
(一)北京市高校女生體育運動參與現狀分析
1.北京市高校女生體育運動參與意識調查分析。意識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意識對物質世界具有反作用,所以具有正確的意識是非常重要的。由研究結果可知,北京市高校女生對于體育運動參與的態度還是十分積極的,有55.56%的女生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參與,認為參與體育運動十分必要;32.28%的女生經常參與,認為參與體育運動比較重要;11.11%的女生平時偶爾參與,認為參與體育運動不太重要。
目的是指人類通常根據自身的需要借助意識、觀念達到想達到的境地和結果。北京高校女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目的有許多,例如增強個人體質、健美身形、調節心情、豐富課余生活娛樂、提高運動技能水平、拓展交友圈、為體能測試做準備、增加成就感信心與個人魅力等。但是從參與體育運動的首要目的我們可以得知,北京高校有37.04%的女生認為增強個人體質是自身參與體育運動的首要目的,22.75%的女生則認為健美身形是她們的首要目的。其次12.70%的女生認為參與體育運動可以豐富她們的豐富課余生活、娛樂,12.70%的女生為了提高自身的運動技能水平,同時也有9.52%的女生認為參與體育運動是為了調節心情,最后2.12%的女生參與體育運動則是為體能測試做準備。
2.北京市高校女生體育運動參與行為調查分析。體育參與行為是參加體育活動的過程,包括時間、場所、項目等方面內容[2]。從由研究結果可知北京高校女生每周參與體育運動的次數情況,每周參與1~3次的女生人數最多,占比39.15%;其次為每周參與3~5次,占比37.04%;同時有20.63%的女生每周參與運動5~7次,也有3.17%的女生平時不參與體育運動。
在時間與強度方面我們可知,北京高校女生每次參與體育運動的時間在0~30min之間的有41人,占比74%;在30~60min之間的有93人,占比70%;在60~90min之間的有69人,占比6%。強度方面每次參與體育運動感到大汗淋漓的女生有98人,輕微出汗的有71人,從不出汗的有4人。我們從這些數據中可以看出北京高校女生在體育運動的安排上具有科學性,頻率、時間、強度安排合理,說明北京高校女生在體育運動方面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但在運動參與方面有近1/3的女生每周運動頻數略少,沒有達到“陽光體育”的標準,這應當引起我們各高校、教育、體育行政部門的重視。
隨著時代的發展,體育運動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運動項目,人們的選擇變得多種多樣。我們從中北京高校女生參與體育運動的項目可以發現,北京高校女生在體育運動項目的選擇上多以跑步類、小球類、體操舞蹈類為主;健身類、游泳類、騎行類次之;參與最少的運動項目是同場對抗類如跆拳道、散打、武術等。這說明北京高校女生參與的運動項目競技難度低,更傾向實用性高、娛樂性強的運動項目。這點我們從運動場地選擇的情況上也可以看出,北京高校女生主要的體育運動場所多為免費的場所,其中校內免費場所占主要部分為75.66%,其次為校外的免費公園、廣場、公路等占比13.23%,只有少數女生選擇收費場所如健身房、舞房。所以參與的運動項目與體育場所的選擇呈正比。
3.北京市高校女生體育運動消費行為調查分析。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進程中,體育消費已成為一個日益重要的消費市場,體育產業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需要方面發揮著不可代替的作用。
而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北京市高校女生在體育運動的消費上呈趨勢,每年消費600~1000元的女生占總人數的24.34%,其次每年消費1000~2000元的女生占總人數的19.05%,消費金額在300~500元的女生占總人數的22.36%,每年消費在1~200元的女生占總人數的17.46%,大于2500元消費的人數為9.25%。說明北京市高校女生每年平均消費水平在600~1000元,同時多數人表示自己在體育運動方面的支出趨勢變化不大,基本保持在每年持平的狀態。
(二)高校女生參與體育運動的影響因素
影響體育運動參與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積極因素由各種動機促成的運動興趣是女大學生持久從事運動的主要因素。相反,缺乏運動興趣也是女大學生不經常參與體育運動的最主要原因[3]。
從積極因素中我們可以看到,興趣愛好是北京高校女生參與體育運動的首要因素占82.54%,有156人;其次有138名女生認為參與體育運動可以增強體質,塑身瘦體,占73.02%;111名女生認為運動可以愉悅心情,發泄不良情緒,占58.73%;其次學校的支持、校園體育氛圍濃厚也起到一部分影響,占46.03%,有43.92%女生認為參與體育運動可以提升個人魅力與人際交往能力;有40.21%的女生喜歡體育競賽,想要獲得運動成就;19.05%的女生家庭體育氛圍濃厚,經濟支持,影響個人參與體育運動;17.99%的女生想要在體測中獲得好的成績;有19名女生選擇了喜愛某位體育明星這一選項,占10.05%。
而我們在消極因素中可以看出學業繁忙沒時間是影響體育參與的首要因素,占56.61%;73名女生認為沒同伴、在運動中缺乏組織與指導,占38.62%;55名女生認為場地設施不能滿足她們日常活動的需要,占29.1%;其次23.81%的女生認為她們自身經濟有限,目前沒辦法探索更多運動種類;還有19.58%的女生在平時運動中不好意思,怕技術不好被笑話;其次校園文化不濃厚、自身對體育運動不感興趣的也分別占13.76%和10.58%;最后認為教師基本體育素養不高的僅有8人。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北京市高校女大學生體育運動參與的意識認知情況良好,參與意識積極,參與目的明確,說明全民健身的推廣以及學校課程的改革在北京高校具有很好的推動作用,體育運動意識深入人心。但仍有個別高校女生對于體育運動意識淡漠,這就需要學校與社會進一步的宣傳與引導。
2.北京市高校女大學生體育運動參與人數較多,運動時間較長,強度較大,整體安排具有科學性。說明北京高校女生在體育運動方面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但在仍有部分女生每周運動頻數略少。在體育項目的選擇上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但主要選擇競技難度低,實用性高、娛樂性強的運動項目(田徑類、大小球),其原因也與學校、社會場地設施選擇有關。
3.北京市高校女大學生的體育運動消費水平適中,但消費結構較單一,主要以體育實物消費為主,但場地費與體育各類線上線下課程消費也有所增加,說明體育運動在其日常生活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4.影響北京市高校女大學生體育運動參與的包括積極因素與消極因素。對體育的認識程度、喜愛程度與運動動機都是影響北京高校女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因素。而學業壓力、體育指導、體育設施、校園文化氛圍以及經濟壓力等都是影響北京高校女生參與體育運動的消極因素。
(二)建議
1.塑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首先學校應加強體育社團的組織與建設,適度增加校內體育競賽與趣味性活動,以調動高校女生體育運動參與的興趣;其次學校應當充分利用校園媒體等資源,增加體育賽事等傳播;增加校園體育文化講座課堂,加強體育運動的科學理論知識指導實踐。
2.增加體育場館設施建設。北京高校學生與體育場館成反比,學校場館不足,嚴重影響高校女生進行體育運動。建議北京各高校體育場館堅持一館多用、一場多用,最大限度地發揮場館的價值與效益。
3.適當減少學生體育消費水準,開設學生特價課程、半價場館等優惠政策,進一步吸引更多北京高校女生參與體育運動,探索不同種類的體育運動項目。
4.進一步加大體育課程改革。加強培養北京高校女生體育運動技能和體育運動的興趣。吸取疫情期間體育網課等優秀的教學手段方法,實現線下主導線上輔助的同步教學手段,最大程度提升北京高校女生對體育運動的參與與興趣。
5.進一步推動奧運文化氛圍,學校應把握東京奧運會的余熱以及北京冬奧會的開展,大力發揚奧運精神與文化,推動體育冠軍進校園等一系列活動,激發北京高校女生體育運動參與的熱情。
參考文獻:
[1]洪虹.對高校女生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現狀的調查分析[J].內江科技,2021,42(05):125-127.
[2]佟浩.哈爾濱市普通高校學生參與課外體育鍛煉的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2020.
[3]吳亞東.河南省高校女大學生參與課外體育運動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7(02):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