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晨昱 張露怡 蘭嘉鑫 李杭潔 彭琦斐





摘 要:財政預算是每年由當地政府編制,經地方人大的批準后,用以反映地方在該財政年度的收支狀況。為限制政府收支,地方預、決算額按要求應盡量保持相等。而預決算的偏離度不僅能反映當地政府的治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當地政府對地區經濟發展的宏觀調控能力。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法對浦東新區2000—2019年10個經濟發展指標建立經濟綜合評價指數并建立VAR模型,得出預決算偏離度對地方經濟的影響公式。同時結合宏觀經濟學和財政學原理,得出財政預算偏離度偏大時不利于當地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結論,并提出針對當地政府財政治理的相關意見。
關鍵詞:財政預決算偏離度;經濟發展;因子分析法;VAR模型
中圖分類號:F812.3;F12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22)14-0087-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2.14.087
1 引言
地方財政預算反映當地全年的財政收支狀況,在地方政府深化經濟建設、調節社會發展狀況和完善國家治理體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高培勇(2008)首先提出了“預決算偏離度”這一概念,即指經過各級人大審批的政府預算收支與實際執行的政府決算收支之間出現的差異[1]。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建立全面規范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全面實施績效管理。”[2]
而楊洋(2019)指出我國30個省份(除西藏和港澳臺地區外)共23年的觀測值中財政超支占比94.50%[3]。
浦東新區近年來經濟發展迅猛,當地GDP已從1990年的60.24億元躍升到2019年的12734.25億元。地方政府財政總收入從改革開放初期的11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逾4000億元[4]。
從經濟和財政發展來看,浦東近三十年來的發展是我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的重要實踐寫照。
“十四五”時期,黨中央制定了《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浦東新區被再一次賦予了改革開放中新的歷史任務[5]。
綜上所述,本文將抓住浦東新區在我國改革開放中的特殊地位,著眼于浦東新區政府財政預決算研究。
同時,結合預決算偏離度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機理,為浦東乃至全國財稅體制中的預算編制改革提出相關的意見。
2 文獻綜述
關于政府預決算偏離度與經濟發展的研究,席毓(2021)通過省級面板數據門限回歸得出經濟發展對地方財政收入偏離度呈現負向影響[6]。
郭暢從定性和定量兩個角度分析成因發現地區GDP增長率與支出預決算偏離程度呈正相關關系[7]。
王霄涵(2020)通過隸屬函數協調度模型指出我國財政預決算偏離度均已超出合理區間的范圍,會對經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8]。
丁一圓(2020)通過空間面板數據發現GDP對于預決算偏離度都存在正向促進影響,居民可支配收入則與預決算偏離度存在負相關關系[9]。
同時,國外有很多圍繞預決算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研究,Goher(2012)研究了巴基斯坦1978—2009年期間的時間序列,認為預算赤字對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是因為政府缺乏滿足其開支的資源[10]。
Khalifa Ghali(2003)的實證結果表明,突尼斯的政府支出在塑造經濟總體效率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而財政超支對經濟增長具有不利影響[11]。
3 政府預算與經濟發展的理論分析
本項目參考王霄涵(2020)通過三部門國民經濟核算模型分析地方財政預決算偏離產生的經濟效應[12]。
政府地方性固定收入主要來源于納稅人,因此收入的高低對當地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會造成影響,而政府購買和政府財政收入之間的比例系數與居民邊際消費傾向的差值,則能反映出財政預決算偏離對宏觀經濟的影響。
在產品市場上,總收入為:
Y=C+I+G
消費函數為:
其中,α為必不可少的自發消費部分,β為邊際消費傾向,Yd為居民可支配收入,且由總收入Y和財政收入T,得到:
其中,k為兩者差額的比例系數,在這里設為定值。投資函數:
i=e-dr
其中,e為自發投資,d為利率對投資需求的影響系數。
政府購買為:
G=gT
其中,T為財政收入,g為政府購買支出與財政收入之間的比例系數。通過以上公式,可以求得IS曲線:
而在貨幣市場上,貨幣的總需求函數為:
L=ky-hr
其中,k為流動性偏好與貨幣需求動機所需貨幣量同實際收入的比例關系;y為具有不變購買力的實際收入。
實際貨幣量函數為:
m=MP
其中,M為名義貨幣量,P為價格指數,通過L=m公式,可以求得LM曲線:
結合式(1)和式(2),根據LM曲線等于IS曲線,可知:
通過式(3)對Y求T的一階導數,可知:
通過式(4)可知,由于k為定值,主要變量為g和β。
根據研究可知,浦東新區目前財政預決算偏離度的情況為“超收少支”,即實際地方固定收入超出預期,實際地方公共支出小于預期,從而可以得出政府購買支出與財政收入之間的比例系數g小于邊際消費傾向與可支配收入Yd中的系數k的乘積。
可以得出,政府“超收少支”不利于促進當地經濟的增長。
隨著政府“超收少支”數額的加大,比例系數g會不斷地減少,由此產生的負面影響效果會更加顯著,不利于當地經濟可持續發展。
4 浦東新區預決算偏離度與經濟發展的實證研究
4.1 浦東新區經濟綜合評價指數
為研究浦東新區經濟發展狀況,本文通過歷年《浦東新區統計年鑒》,共采用浦東新區2000—2019年共10個經濟發展指標。詳見表1。
為了消除量綱關系,提高數據的可比性,本文對所有的數據進行了Z標準化。
經檢驗KMO值為0.764、Bartlett球形度檢驗顯著性為0.00,均適合對指標群進行因子分析降維。根據結果,本文提取公共因子的標準為累計總方差的91.55%,選取2個公共因子作為主因子,并將各個因子的方差貢獻率作為各自權重,通過計算得到衡量浦東新區經濟發展的綜合評價指數GAO。詳見表2。
4.2 浦東新區預決算偏離度
本文在浦東新區政府官網收集到當地2010—2020年財政預決算數據進行研究分析。
根據財政預決算偏離度公式:
財政預決算偏離度=(財政決算數-財政預算數)/財政預算數×100%
本文將一般公共預決算收支總計、地方固定收入和地方公共支出作為財政預決算偏離度的衡量變量。詳見圖1。
如圖1所示,2010—2020年中,浦東新區的一般公共預算收支總計呈現決算高于預算的現象,即超收超支的狀態。
地方固定收入總體呈現“超收”現象,在2016年中“超收”的數額最為顯著,但從2018年之后開始改善。此外,浦東新區的地方公共支出從2015年后地方公共支出一直呈現“少支”的現象。同時,從趨勢來看,FLFE和TLFI均呈現遞減,但其波動幅度較大。
2016—2017年,FLFE波動幅度高達12.80%;2014—2015年,FLFI波動幅度達10.01%;2019—2020年,TGPBR波動幅度達10.78%,均體現出當地財政預決算編制仍存在一定的問題。具體指標所對應的符號見表3。
4.3 預決算偏離度與經濟發展的VAR模型
本文利用EViews軟件對所獲取的浦東新區經濟發展綜合評價指數和地方財政偏離度進行VAR模型的搭建。
本次共選取浦東新區經濟綜合評價指數GAO、地方固定收入偏離度TLFI、地方一般公共支出偏離度FLFE作為數據因子。
為使數據更加具有說服力,ADF檢驗結果如表4所示,均通過檢驗,可以進行模型搭建。
最終,分別得出GAO與TLFE、TLFI之間的模型公式為:
GAOTLFE=-0.03390.1569+1.0813 1.5818-0.4450 0.8474GAOTLFE-1+0.2286 1.3968-0.2669 0.0825GAOTLFE-2 (5)
GAOTLFI=0.18280.0350+0.8353 0.37720.5494 0.1696GAOTLFI-1+0.1466 0.2381-0.6254 0.0751GAOTLFI-2 (6)
5 結論與建議
本文通過對浦東新區地方財政開展研究,成功得出浦東新區財政預決算偏離度與當地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以下內容。
第一,通過浦東新區經濟綜合評價指數GAO,可以直觀的得出,浦東新區的經濟發展事態良好。而浦東新區預決算偏離度穩定在[-10%,15%],但前后兩年波動幅度較大,存在預算編制問題。
第二,以VAR模型建立浦東新區財政預決算偏離度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方程式,同時結合宏觀經濟模型,說明政府處于超收少支狀態,阻礙了經濟發展。
結合本次研究結論,為使浦東新區的經濟發展持續穩定增長,面對政府財政預決算偏離等相關問題,提出相關建議。
5.1 完善財政預決算表格科目編制,深入改革預算管理
通過對不同地方政府的政府信息公開信息的研究發現,我國地方政府的財政預決算表格差異較大。
例如浦東新區公共預算表中僅列出8項科目,且未按稅收收入和非稅收收入進行劃分。
建議進一步細化信息公開的內容和質量,部門預算按功能分類公開到“目”級科目、按經濟分類公開細化到“項”級科目。為了完善預算編制體制,統一編制科目可以讓財政體制更加完善。
5.2 提高財政的透明度,擴大公眾參與途徑
首先要不斷硬化預算約束,出臺與《預算法》相配套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實施細則以及懲處機制,同時不斷完善預算監督管理,延長預算審批的時間長度,擴大人大審查權限并充分保障公眾監督的權利[13]。
同時,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公眾社交平臺,讓公眾有更多的渠道參與到財政監督的過程中來,實現政府財政與人民群眾之間的高效溝通。
5.3 優化政府官員政績考核指標,加強官員管理意識
設計更加多元化的政績考核評審體系,將地方政府透明度、預決算偏離度與預算執行情況等因素都納入其中,從而提高當地政府對政府財政的重視程度。
設置多方位、具有導向性的政績考核指標。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酌情減少如“擁有量、覆蓋面、占有率”等門檻型硬性指標,增加“人民滿意度、幸福感”等類型的軟性指標,引導領導干部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用心解決群眾關切的實際問題。
參考文獻:
[1]高培勇.關注預決算偏離度[J].涉外稅務,2008(1):5-6.
[2]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人民日報,2017-10-28.
[3]楊洋.財政透明度對地方財政與預決算偏離的影響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9.
[4]習近平.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EB/OL].(2020-11-1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3151629453731935&wfr=spider&for=pc.
[5]陳堯.中國開發區發展模式的浦東經驗[N].中國社會科學報,2020-12-15.
[6]席毓,孫玉棟.經濟發展、縱向財政失衡與預決算收入偏離:基于2007—2017年中國省級面板數據門限回歸的實證分析[J].財貿研究,2021,32(6).
[7]郭暢.S市J區預決算偏離度研究[D].石家莊:河北科技大學,2020.
[8]王霄涵.我國財政預決算偏離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20.
[9]丁一圓.地方政府財政預決算偏離影響因素研究[D].南寧:廣西大學,2020.
[10]FATIMA G,AHMED M,REHMAN W U.Consequential effects of budget deficit on economic growth of Pakista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social science,2012,3(7).
[11]GHALI K.Government spending, budget financing, and economic growth:the Tunisian experience[J].the journal of developing areas,2003,36(2):19-37.
[12]王霄涵.我國財政預決算偏離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20.
[13]白天然.財政透明度、財政垂直失衡對預決算偏離的影響[J].農場經濟管理,2019(11).
[基金項目]上海海關學院第十屆經濟學人大賽“財政治理對地區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滿意度的影響研究”項目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2128)。
[作者簡介]潘晨昱,男,漢族,浙江人,上海海關學院,本科,研究方向:經濟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