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著眼于中部地區24家商業銀行的財務競爭力,采用因子分析法對其進行研究。結果表明:中部地區城市商業銀行憑借規模更大、客戶范圍更廣、獨立性更強等優勢在資產擴張、經營管理等方面優于農村商業銀行,而農村商業銀行因農村中小企業富有活力、強勁的金融需求、對企業高度了解等因素在穩健盈利、風險控制方面更有競爭力。最終根據實證分析結果,提出走好“服務中小”的發展道路、有效引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等切實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商業銀行;財務競爭力;因子分析;中部地區
中圖分類號:F832.33;F830.4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22)14-0091-06
DOI:10.13939/j.cnki.zgsc.2022.14.091
地方性商業銀行為區域經濟提供金融支持、實現中小企業的有效融資。近年來,金融服務廣泛運用大數據、區塊鏈等信息技術,導致商業銀行的傳統業務市場不斷被侵蝕[1]。
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提高財務競爭力是商業銀行保住業務市場、實現與實體經濟更好融合的重要舉措。
本文著眼于中部地區24家商業銀行的財務競爭力,采用因子分析法對其進行研究,為地方性商業銀行提高財務競爭力、應對當前的金融變革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使其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促進區域經濟的健康發展。
1 文獻綜述
C.K. Prahalad和Gary Hamel(1990)較早解釋了企業競爭力,他們認為企業持久的競爭力受生產能力、先進技術、淵博知識和豐富經驗的影響[2],財務競爭力由此引申而來。
章穎薇等(2014)采用層次分析法分析比較大陸上市銀行與臺灣地區上市銀行的財務競爭力[3]。
張虎等(2016)運用數據包絡法從投入與產出效率的視角對我國15家商業銀行的財務競爭力進行評價[4]。
高曉燕等(2018)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評價20家上市商業銀行的財務競爭力,并就其競爭力與綠色信貸規模的關系進行實證研究[5]。
毛強等(2018)通過因子分析法對我國21家區域性上市商業銀行的財務競爭力進行評價[6]。
綜上所述,國內學者的研究對象主要是數據易獲得且經營良好的上市商業銀行,并且多數研究基于樣本銀行某一年的財務數據。因此,本文將研究焦點放在中部地區商業銀行上,選取2017—2019年財務數據的算術平均值作為原始數據,避免一年數據的偶然性造成錯誤結果,為地區性商業銀行在當下的經濟環境中提升財務競爭力提供借鑒。
2 研究設計
2.1 研究方法
因子分析是一種能夠處理復雜關系的多變量統計分析方法[7],其能夠去除原始變量的相關性,同時提取共同存在的關鍵信息,從而實現降維和簡化數據的目的,利于后續研究。
用n個不可觀測的因子F1,F2,F3,…,Fn表示q個可觀測的原始變量X1,X2,X3,…,Xq,則有:
用矩陣可以寫為:X=AF+ε。
F1,F2,F3,…,Fn稱為因子,是相互獨立且不可觀測的理論變量。A(aij)q×n為因子載荷矩陣,aij 稱為因子“載荷”,表示第i個原有變量和第j 個公共因子的相關系數。ε=(ε1,ε2,ε3…,εq)表示除公共因子外影響原始變量的其他因素。
2.2 構建評價指標體系
根據評價財務競爭力內容的全面性、數據的可獲得性,本文將風險管理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發展能力作為一級評價指標,并選取12個指標作為二級評價指標,構建財務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詳見表1。
2.3 樣本選取及數據來源
基于銀行的規模大小、盈利情況及財務數據的可得性,本文選取中部六省14家城市商業銀行和10家農村商業銀行為研究對象。根據各商業銀行官網公布的2017—2019年年度財務報告、中國貨幣網及同花順官網,整理和提取相應指標數據,數據來源真實、準確且可靠。
3 實證研究
3.1 數據處理
本文選取24家樣本銀行2017—2019年財務報表數據,取算術平均值為各銀行的原始數據。通過X=1-X(X為調整后的指標值,X為調整前的指標值)對逆向指標進行調整;通過X=1/(1+X-A)(X、X含義同前,A為X的均值)對適度性指標進行調整。標準化處理公式:
其中,μj和σj分別是第j個指標的均值和標準差。
3.2 因子分析
3.2.1 適用性檢驗
借助SPSS 26.0軟件對數據進行KMO和Bartlett球形度檢驗,結果詳見表2,可知KMO=0.520>1,且Sig.為0.000,表明本文選取的指標通過檢驗,適合用因子分析法進行研究。
3.2.2 提取公共因子
計算出變量的特征值和方差貢獻率,結果詳見表3。由表3可知前5個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1且累計方差貢獻率達到80.222%,說明其能夠對本文評價24家商業銀行的財務競爭力進行解釋,故提取這5個因子作為公共因子。
3.2.3 公共因子命名
本文采用方差最大化方法對成分矩陣進行旋轉,結果詳見表4。由表4可知,公因子F1在X1、X2、X4、X5、X6上的載荷分別達到了61.4%、89.5%、78.4%、81.1%、86.7%,故將其定義為“穩健盈利因子”。公因子F2在X9、X12上的載荷分別達到了87.4%、94.7%,故將其定義為“持續發展因子”。公因子F3在X10、X11上的載荷分別達到了67.0%、80.5%,故將其定義為“資產擴張因子”。公因子F4在X3上的載荷達到了94.4%,故將其定義為“風險控制因子”。公因子F5在X7、X8上的載荷分別達到了63.9%、83.4%,故將其定義為“經營管理因子”。
3.2.4 計算因子得分
計算5個公因子F1、F2、F3、F4、F5的得分系數,詳見表5。
易得,各公因子的得分函數:
以各公因子貢獻率作為權重,計算所綜合評價函數如下。
F=(28.992F1+15.940F2+13.622F3+11.199F4+10.469F5)/80.222
根據上述函數可以得到各公因子得分及綜合排名情況,結果詳見表6。
3.3 結果分析
3.3.1 穩健盈利能力分析
在穩健盈利能力方面,湖南瀏陽農商行、徽商銀行、長沙銀行、長沙農商行位居前四。對樣本銀行2017—2019年財務數據的均值進行分析可知,湖南瀏陽農商行和徽商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04%、1.23%,位居最后兩位。從盈利指標來看,長沙銀行以16.22%的資本利潤率位居第二,長沙農村商業銀行以42.08%的收入凈利率位居第二,說明這四家銀行的財務穩健性好且盈利能力較強。位于后四位的商業銀行的指標排名均處于中等偏下。其中,焦作中旅銀行的收入凈利率、資本利潤率、資產利潤率均是24家樣本銀行中最低,可見其盈利能力水平極差。
3.3.2 持續發展能力分析
在持續發展能力方面,晉中銀行、安徽馬鞍山農商行、長沙銀行、漢口銀行位居前四。其中,晉中銀行凈利潤增長率高達26.12%,遠遠高于其他銀行,可見其未來發展潛力較強。漢口銀行、安徽馬鞍山農商行的每股收益增長率分別為17.09%、15.17%,也遠高于其他銀行,說明其股利分配來源充足,資產增值能力強。在后四位樣本銀行中,洛陽銀行的每股收益增長率為-24.01%,處于24家銀行的最低水平,其他三家銀行的每股收益增長率也均為負值,可見這四家銀行未來的發展能力較差。
3.3.3 資產擴張能力分析
在資產擴張能力方面,九江銀行、徽商銀行、漢口銀行、中原銀行位居前四,其總資產增長率也位居前四,其中漢口銀行的總資產增長率高達24.49%;排名后四位樣本銀行的總資產增長率均在6%以下。非利息收入已經成為當代商業銀行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故該指標的增長也反映了銀行資產的擴張。九江銀行的非利息收入增長率高達344.58%,遠高于其他銀行,使其成為資產擴張能力最強的商業銀行,安徽馬鞍山農商行的非利息收入增長率極低,為-32.97%,與九江銀行差距懸殊。
3.3.4 風險控制能力分析
在風險控制能力方面,長沙農商行、合肥科技農商行、湖南瀏陽農商行、晉城銀行位居前四。因子F4在貸存款比例上的載荷達到了94.4%,說明貸存款比例是影響風險控制能力因子得分的主要指標。排名前四位的商業銀行的貸存款比例均低于75%,說明這四家銀行的貸款與存款保持適當比例,具有較強的風險控制意識。排名后四位的銀行中,安徽馬鞍山農商行和焦作中旅銀行的貸存款比例分別為78.64%、79.02%,說明這兩家銀行存在過度放貸的問題。
3.3.5 經營管理能力分析
在經營管理能力方面,洛陽銀行、湖北銀行、焦作中旅銀行、徽商銀行、安徽馬鞍山農商行位居前四。其中,洛陽銀行的成本收入比為79.43%,位居第一,說明其成本管控能力較強,即投入較少的資金能獲得較高的收益。焦作中旅銀行的成本收入比最低,為66.36%。而武漢農商行、晉城銀行、贛州銀行、山西運城農商行的成本收入比均低于66%。
3.3.6 綜合得分分析
排名前四位、后四位的銀行中都包含兩家城商行和兩家農商行。在排名前四位的商業銀行中,長沙銀行在因子F4上的得分排名位居倒1,長沙農商行在因子F2上的得分排名位居倒3,說明這兩家銀行雖然綜合排名靠前,但財務競爭力在某方面極差。在因子F1上得分排名后四位的均為城商行;在F3上得分排名前四位的均為城商行,后四位的均為農商行;在F4上排名前三位的均為農商行;在F5上排名前四位的均為城商行,可知城商行在資產擴張、經營管理方面優于農商行,農商行在穩健盈利、風險控制方面更有競爭力。
4 結論與建議
4.1 研究結論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研究中部地區24家商業銀行的財務競爭力,主要得到以下三點研究結論。
第一,由因子F1、F2、F3、F4、F5的累計貢獻率達到80.222%可知,穩健盈利能力、持續發展能力、資產擴張能力、風險控制能力、經營管理能力決定了各樣本銀行財務競爭力的主要差異。
第二,中部地區城市商業銀行憑借規模更大、客戶范圍更廣、獨立性更強等優勢在資產擴張、經營管理方面優于農村商業銀行,而農村商業銀行因農村中小企業富有活力、強勁的金融需求、對企業高度了解等因素在穩健盈利、風險控制方面更有競爭力。
第三,湖南省商業銀行的財務競爭力領先于其他五省。湖南省的三家樣本銀行排名均位于前四,其中排名第2的湖南瀏陽農村商業銀行在一眾城市商業銀行中表現出優異的財務競爭力,這可能歸因于湖南省的旅游業、娛樂產業發展良好,促進了地區經濟的發展。
4.2 政策建議
4.2.1 采取“對癥下藥”方針,綜合提高財務競爭力
以上樣本銀行均存在低于平均水平的財務能力。由“木桶效應”可知,該能力將影響銀行競爭力的最高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約銀行的長期發展。
各商業銀行應精準出擊,對自身財務競爭力體系中存在的劣勢制定針對性解決方案,補足短板,達到“風險可控、成本可控、合理盈利”的財務水平。
4.2.2 走好“服務中小”的發展道路,打造區域特色品牌
跨區域經營對城市商業銀行的經營效益并沒有明顯的影響[8]。地區性商業銀行具有地方資源、信息集中、從業人員本土化等優勢,這些優勢使它們易于實現特色化經營。
因此,地區性商業銀行應搞清自身定位,拒絕與大型銀行高度同質化,利用上述優勢與當地中小企業和個人客戶建立緊密聯系,根據當地客戶的需求不斷優化金融服務,將其打造成區域的“專屬銀行”。
4.2.3 有效引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促進區域經濟全面發展
地方政府應積極引導資金安全、有效地流向實體經濟,實現金融業與實體經濟進一步的融合,進一步提升地區性商業銀行的財務競爭力。地區性商業銀行與區域經濟相輔相成,商業銀行高質量的金融服務為區域經濟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礎,同樣區域經濟水平越高,商業銀行財務競爭力越強。
因此,地方政府還應使區域全面發展,實現行業間的相互促進,以提高商業銀行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黃靖雯,陶士貴.商業銀行金融科技投入產出效率研究:基于三階段DEA方法[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1,42(4):136-145.
[2]PRAHALAD C K,HAMEL G.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68(3):79-91.
[3]章穎薇,胡小東.基于層次分析法下兩岸商業銀行競爭力比較研究[J].亞太經濟,2014(4):91-96.
[4]張虎,潘攀,范莉莉.效率視角下商業銀行競爭力評價與預測研究[J].軟科學,2016,30(2):130-133,138.
[5]高曉燕,高歌.綠色信貸規模與商業銀行競爭力的關系探究[J].經濟問題,2018(7):15-21.
[6]毛強,王睿,耿強.區域性商業銀行動態綜合競爭力分析及其影響因素研究:以我國上市城商行和農商行為例的實證[J].現代經濟探討,2018(8):48-53.
[7]陳欣欣,郭洪濤.因子分析和Logistic回歸在農業上市公司財務預警中的聯合運用[J].數理統計與管理,2022,41(1).
[8]謝世清,王龍.城市商業銀行省內外跨區域經營效果的實證研究[J].宏觀經濟研究,2019(4):98-106.
[作者簡介]徐晶,女,漢族,福建南平人,就讀于四川外國語大學,研究方向:商業銀行業務經營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