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容
運用戲劇方式來閱讀繪本,可以轉變幼兒的閱讀方式、角度、思路理解等。例如,幼兒閱讀方式從個體靜態閱讀轉變為合作動態閱讀;閱讀角度從單純閱讀者轉變為角色體驗者;對繪本的理解從單一到多元、封閉轉變為開放、粗淺到深入。如果說閱讀文字是一維平面閱讀,圖文并茂是二維閱讀,而當文字轉變成語言、動作、光影、聲效等多重元素結合,用戲劇方式來閱讀繪本就是三維立體閱讀,它會讓讀者身臨其境、流連忘返,從而激發濃厚閱讀的興趣。
一、繪本閱讀呈現靜態現狀
繪本圖文完美結合、內容趣味十足、主題富含哲理、貼近幼兒生活,具有直觀性、形象性、文學性和藝術性,符合幼兒審美需要和心理特點,能喚起幼兒閱讀愿望。繪本是國際公認適合幼兒閱讀的最佳讀物。
幼兒園閱讀教學中多選擇繪本作為載體,多年繪本教學讓筆者收獲了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但也存在以下問題:1.多觀察。引導幼兒仔細看、認真看,幼兒對于畫面局部觀察比較到位,但缺乏對故事的整體把握,導致閱讀興趣不濃;2.多思考。引導幼兒猜一猜、想一想,幼兒活潑好動,靜態的思考容易導致注意力分散;3.少表達。師幼用語言交流,時間短,在幼兒多的現實情況下,大部分幼兒缺少充分表達的機會。
繪本閱讀活動中,多觀察、多思考和少表達的靜態閱讀策略,難以激發幼兒持續閱讀的興趣,幼兒對繪本的理解也容易浮于表面。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關于閱讀提出:要引導幼兒欣賞和模仿文學作品的語言節奏美和韻律美,同時用表情、動作和聲音等表達文學作品中的情緒情感,還要鼓勵幼兒用故事表演、繪畫、美工等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圖書內容和故事意義的理解?!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語言領域也強調: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
因此,幼兒繪本閱讀建議:靜態閱讀與動態閱讀相結合。幼兒對熟悉、喜歡、有價值的兒童文學作品,通過模仿、游戲、夸張等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的方式,創造性地表現和再現文學作品的內容和情節,感受文學作品的美和加深對文學作品的理解或形成自己的獨特理解。
二、戲劇讓繪本閱讀動起來的可行性分析
(一)教育戲劇內涵
戲劇的內涵非常豐富,表演形式多種多樣,常見有話劇、歌劇、舞劇、音樂劇等。繪本閱讀活動中運用的戲劇,專門指“教育戲劇”。
什么是教育戲劇?張曉華教授認為:教育戲劇是自發性群體從人性自然出發,在教師組織和指導下,以即興演出、角色扮演、觀察模仿等方式開展,參與者在戲劇活動中可以解放天性、啟迪智慧、發揮創造、表達情感,從而獲得“全人的發展”。
(二)繪本劇是繪本與教育戲劇結合
繪本劇以繪本故事為藍本,為繪本閱讀增加了動作表演、情感表達、互動游戲等,立體生動地展現繪本故事的情節。幼兒在放松的情境中能表達真實的想法,在愉快的心境中加深對繪本的理解。
繪本劇既不是單純的閱讀教學活動,也不是單純的戲劇表演活動,而是從繪本閱讀中延伸出來兼具語言、音樂、美術、表演、社會、科學等多學科知識的綜合性活動。繪本劇開展過程中,故事閱讀、想象編劇、自制道具、戲劇游戲等環節能夠實現幼兒全面、個性化發展。因此,教育戲劇的內涵和多元參與方式等,是讓繪本閱讀動起來的可行性方法。
三、戲劇讓繪本閱讀動起來的實施策略
(一)選(繪本選擇)
繪本劇的繪本不同于幼兒平時閱讀的繪本,它的重點是激發幼兒扮演繪本角色的欲望,熟悉角色的主要特征、把握故事的沖突、體驗人物的心理活動。繪本選擇要遵循:幼兒興趣、發展需要、生活經驗、教育價值,同時要具有生動鮮明的人物、引人入勝的情節及戲劇必有的沖突或高潮,總之把握:年齡性、生活性、趣味性和表演性。
小班建議選擇情節簡單、重復性強的繪本,比如,《誰咬了我的大餅》《小兔乖乖》;中大班建議選擇情節復雜、角色多樣、內涵深入、劇情改編空間大的繪本,比如,《十二生肖的故事》《彩虹的盡頭》。
(二)讀(繪本閱讀)
繪本劇的繪本閱讀可以運用故事結構教學策略,“開放式提問”引導幼兒探索性閱讀,和幼兒一起梳理繪本中可供戲劇扮演的基本元素。
第一S(Scene場景)故事發生的地點(如,森林、醫院、河邊);第二A(Action行動)故事的關鍵行動(如,走、跑、跳);第三C(Character角色)故事所有的角色(如,袋鼠、醫生、大樹)。再用“圖示表征”形象地幫助幼兒梳理故事發生的起因、經過、轉折、結果,為幼兒編劇時清晰地分幕打下基礎。當然,閱讀延伸活動中了解繪本的作者、故事創作背后的故事、作品與我們生活的關系等,全方位地了解繪本,會讓它閱讀起來更有深度、廣度和溫度。
(三)編(劇本創編)
創編劇本是繪本劇的基石,是靜態畫面轉變為動態演繹的過程。編最大特點是創造性,幼兒沒有固定的參考文本,只能在閱讀的基礎上,基于對繪本結構、內容等的認識和理解,大膽發揮想象,去創造構思繪本劇的情節和對話,從而創編一部生動的、獨特的繪本劇。
1.創編內容:(1)創編情節;(2)創編角色;(3)創編臺詞;(4)創編動作。
2.創編分幕:幼兒園繪本劇一般分為3-4幕,第一幕:故事開始;第二幕:故事發展;第三幕:故事高潮、沖突或轉折;第四幕:故事結束。
3.創編方法:(1)環境支持法。利用幼兒園繪本館、閱讀區、舞臺展演區、角色體驗區等,從環境上支持幼兒的表演。(2)情境激趣法。師幼多觀看優秀兒童劇視頻,同時鼓勵親子走進劇場觀看,讓幼兒直觀感受兒童劇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從而激發幼兒參與繪本劇的興趣。(3)陪伴指導法。教師、家長、同伴共同參與的方式,調動每一個幼兒參與的積極性。(4)交流展示法。幼兒園提供交流展示的平臺,滿足幼兒喜歡被關注的心理。(5)多元評價法。評價的主體除了教師、家長還有同伴和自己,評價內容包括:表情、動作、臺詞、道具使用等,通過多元的評價讓幼兒愉快參與、主動發展。9952176D-11B8-4C06-86BB-D93F44B683D0
充滿集體智慧的劇本是幼兒改編、續編或創編后的繪本故事,可能會回避原著中的一些局限性,增添了情節的張力和幽默感,讓幼兒有不同的情感體驗,滋潤和豐富幼兒的心靈。
(四)制(道具制作)
幼兒根據自己對繪本主題、內容、角色等的理解,制作繪本劇演出所需要的服飾、道具和場景,道具制作過程能提升幼兒的人際交往、團結合作、動手操作的能力及審美水平。
基本步驟:(1)仔細閱讀繪本,結合已有經驗,小組進行充分討論;(2)根據討論的結果設計服飾、道具、場景的圖紙并制作;(3)道具制作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多方合作才能更好完成,可以:親子合作(適合制作角色服飾、角色道具)、幼兒合作(美工區制作喜歡場景或者大道具)、師幼合作(故事大場景、背景音樂、錄制旁白)等。
(五)玩(戲劇游戲)
幼兒在“玩中學”,戲劇游戲調動幼兒“嘴、眼、耳、手、腳”等多種感官參與,游戲中釋放天性,培養感受力、表現力和交往能力。繪本劇表演中需要的動作、表情、語氣等都可以在游戲中實現。如雕像游戲,開始時在空間里自由走動、停止時做喜歡或指定動作;節奏游戲,伴隨節奏快慢調整動作快慢,游戲中鼓勵天馬行空的想象動作;造型游戲,1人或多人用身體表現不同的造型;情緒小怪獸游戲,展示快樂、傷心、生氣等情緒,游戲中體驗情緒、表達情緒、釋放情緒;繪聲繪色游戲,運用聲音變化,表達自己的情感(機器人冰冷地說“你好”、森林之王威武地說“謝謝”等)。
(六)排(合作排練)
繪本劇有自主排練和合作排練,排練不是重復、枯燥、機械的。自主排練是幼兒根據自己對角色的理解,自由選擇喜歡扮演的角色,大膽創編動作和臺詞,借助意境、音樂等要素進入角色體驗、表現角色,增強表現力和自信心。
合作排練是繪本劇各個環節統一的“紐帶”,和同伴一起分配角色、商量扮演策略,利用服裝、道具、音樂、場景,將整個繪本劇串聯起來。幼兒帶著角色身份進入主題情景,充分感受角色的心理過程,與角色產生共情。在與同伴合作互動中,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對話,都可以感知自身和集體之間的關系,感受合作的力量。
繪本劇排練,帶給幼兒與日常生活不同的經歷,帶著幼兒去探索人際關系和體驗不太一樣的生活。幼兒每一次的模仿和表現都是在釋放和實現自己的想法和創意。
(七)演(正式演出)
正式演出前,幼兒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設計宣傳海報來介紹劇目亮點,制作邀請函正式邀請觀眾,讓“觀—演”雙方更有儀式感。幼兒對演出活動信心滿滿,因為戲劇世界里沒有對錯。圍繞扮演而展開的一系列活動讓幼兒體驗想象和創造的快樂。
幼兒是天生的表演者,幼兒在戲劇中自我開拓、盡情表達。繪本劇演出不是以表演完美為目的?,F場演出的幼兒可能不會完全按照之前合作排練的流程,而會根據自己對故事、角色的新理解,發揮想象力、創造力,從而對臺詞和動作進行再創作。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正是兒童劇的特點,因為它注重幼兒參與戲劇過程中的發展和成長。
(八)讀(繪本再讀)
演出中,幼兒對繪本的理解已經超出原著,他們不斷充實著繪本的內容和意義。表演后,幼兒再次閱讀繪本。不同藝術的整合讓閱讀方式多元,又使幼兒對繪本的理解更有深入和立體,從而開啟更廣泛、更豐富的閱讀之旅。
繪本是最好的兒童讀物,也是幼兒探索世界、體驗生活的窗口;戲劇是創意的表演藝術,也是幼兒認知自我、表達情感的媒介。繪本劇,幼兒根據自己的需求,主動嘗試用音樂、語言、文學、美工等方式,積極地探索和感知周圍世界,大膽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繪本劇讓繪本閱讀“動起來”“活起來”,繪本劇過程中會形成一定的表達能力、主動探究的態度、分享合作的精神,這些良好的品質是幼兒邁向未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袁嘉芮.兒童繪本閱讀推廣引入教育戲劇之可能[J].重慶與世界,2017(9):84-85.
[2]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3]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4]何躍紅.淺析繪本教學活動中提升幼兒閱讀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徑[J].時代教育英才卷,2018.
[5]張曉華.教育戲劇理論與發展[M].心理出版社,2004.
[6]唐松梅.戲劇教學策略在繪本閱讀活動中的運用與思考[J].幼兒教育(教育教學),2015(10).
責任編輯? 羅燕燕9952176D-11B8-4C06-86BB-D93F44B683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