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繼華
摘? 要:STEAM教育理念是一種基于項目教學的綜合性教學方式,對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文章詳細闡述了基于STEAM教育理念創新開展信息技術教學的策略,旨在不斷推動中職信息技術課程的發展,全面提高中職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中職教學;信息技術;STEAM教育;創新策略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識到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已經難以滿足現階段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而基于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學科的一種綜合性的教育理念——STEAM教育理念開始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并為教育工作者開展教學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該理念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宗旨,強調了工程實踐的重要意義,尤其適用于注重技術應用的中職教學。基于此,筆者詳細闡述了STEAM教育理念在中職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策略。
一、學科整合,遷移應用
學科劃分的最初目的是通過將知識分類,讓學生更加系統地掌握不同類別的知識,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可能會發現,不同的學科之間可能或多或少地會存在一些聯系。如果教師將這些學科內容進行高效整合之后再教授給學生,那么學生可能就會從多個角度更為全面地對相關內容產生更加系統的認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其應用知識奠定堅實基礎。
例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劃新教材·計算機應用基礎》(以下統稱“教材”)“1.5 數制與編碼”這部分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了解二進制數和十進制數之間的轉換,了解二進制數與八、十六進制數之間的轉換,認識ASCII碼和漢字編碼。在教學過程中,筆者聯系數學學科的相關內容,通過介紹不同碼制的數字的構成原理,使學生能夠用數學的方法有效完成二進制數和十進制數之間的高效轉換。然后,筆者在介紹了八進制和十六進制數的特點后,學生也能夠仿照二進制數和十進制數之間的轉換過程進行遷移,也實現了二進制數與八進制數、十六進制數之間的高效轉換。
進行學科整合后,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洞悉知識的相關原理,使學生不僅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并建構更加嚴謹、科學的知識網絡體系結構。這樣,學生也能將所學的知識內化、吸收,提升學生對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使其做到舉一反三,靈活遷移。
二、項目驅動,實踐操作
STEAM教育理念強調了工程的重要性。而對于工程來說,項目的驅動就顯得至關重要。很多理論性的內容,如果只是單純地講授給學生,學生很難對其產生非常深刻的印象。但是,如果教師能夠有效借助項目這個載體進行高效驅動,學生就有更高的熱情去進行相關實踐操作,有利于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實踐應用能力也會不斷提升。
例如,在教學教材“4.4 制作Word表格”這部分內容時,筆者通過小組項目合作的方式,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獨立完成“制作并完善Word表格”的項目任務。在該項目中,筆者逐條列點地為學生寫出了項目的相關要求,如創建和編輯表格、格式化表格、計算和排序表格數據和表格美化等。在該項目的驅動下,小組內的學生分工明確,大家齊心協力共同發現并解決在實際制作Word表格中的一些常見問題。在項目結束后,每名學生都對這部分知識內容有了更深層次的領悟和具備更加嫻熟的應用能力。
項目驅動是一種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有效方式,對于中職教學來說這一點尤為重要。以項目為載體進行驅動,能夠使學生深刻地體驗工程項目的特點,加快其熟悉工程的進度,為其日后從事相關領域的技術工作打好基礎。
三、共享過程,記錄軌跡
為了更好地激勵學生,優化學習評價機制勢在必行。教師可以通過使用一些軟件來有效記錄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相關軌跡,使其能夠將自身的學習過程與他人共享,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在教學教材第7章“演示文稿軟件應用”這部分內容時,筆者就在學生的計算機上安裝了相關錄屏軟件,這樣學生操作演示文稿的整個過程都會被軟件有效記錄下來。在完成相關任務后,學生能夠與教師或者小組同學一起觀看自己的演示文稿的制作過程,大家一起交流、討論其在制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觀看其他同學的制作過程時,也能有效吸取別人的優點,不斷優化自己的制作方法,以全面升華自身對于演示文稿的應用能力。
這種“共享過程,記錄軌跡”的評價方式能夠帶給學生更多的正面激勵,不僅能充分滿足學生自身的學習需求,還能讓教師更加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方案。
綜上所述,在STEAM教育理念的引導下,教師能夠通過學科整合來讓學生更好地實現對知識的遷移與應用;通過以項目為載體的高效驅動,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通過共享學習過程,有效記錄學生的學習軌跡。通過采取這樣的教學策略,學生將會更好地理解STEAM教育理念的內涵,全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培養信息素養,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人才。
參考文獻:
[1]袁磊. 核心素養視域下STEAM教育的課堂教學變革[J]. 中國電化教育,2019(11).
[2]曹政.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中職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研究[D]. 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9.D1F06254-D527-440D-AAF7-DBE3A549AB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