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燕霞
摘? 要:如何使幼兒接受更好的教育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大班幼兒家庭勞動習慣養成教育”已成為幼兒園教師和家長探討的熱點話題。在這樣的背景下,文章從大班幼兒家庭勞動習慣養成對幼兒今后的發展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促進家庭勞動習慣養成教育的策略,希望可以為幼兒的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大班幼兒;家庭勞動習慣;養成教育
家庭勞動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環節。大班幼兒多為5 ~ 6歲的孩子,應該養成良好的家庭勞動習慣。然而,通過對當下大班幼兒家庭勞動習慣養成教育的現狀分析,很多教師和家長都沒有重視這一教育活動的開展,對于幼兒價值觀念、生活能力、衛生習慣的養成和智力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限制。鑒于此,教師和家長要積極探究有效培養幼兒家庭勞動習慣的教育策略。
一、大班幼兒家庭勞動習慣養成教育的重要性
1. 傳承優秀美德
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培養大班幼兒家庭勞動習慣,可以使其在生活中主動幫助家長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長期堅持,可以使其自然地傳承優秀美德,形成積極的家庭價值觀念,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 促進生活技能習得
大班幼兒即將步入小學,需要積極參與小學校園活動,這些活動都需要幼兒具備一定的生活技能。在養成家庭勞動習慣的過程中,幼兒可以逐步掌握掃地、拖地、擦拭物品等生活技能,有助于其更好地適應小學生活。
3. 推動衛生習慣養成
幼兒在參與家庭勞動的過程中,能夠養成飯前便后洗手、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隨手整理好用具和衣物等習慣,也意識到蔬果需要先清洗再食用。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更能為幼兒健康成長提供保障。
4. 輔助幼兒發展智力
實踐表明,參與勞動的過程也是幫助幼兒發展智力的過程。幼兒需要在動手的同時動腦,如在整理物品的過程中思考物品如何擺放更整潔,并嘗試記憶常用物品的存儲位置;在參與多個家庭勞動項目時明確勞動的順序,為其邏輯思維的培養奠定基礎。
二、大班幼兒家庭勞動習慣養成教育的策略
鑒于大班幼兒家庭勞動習慣養成教育對幼兒的身心發展具有深遠影響,教師要積極尋求家長的幫助,采取科學的教育策略促進幼兒家庭勞動習慣的養成。
1. 趣味講授勞動方法,培養家庭勞動能力
大部分大班幼兒都缺乏高效參與家庭勞動的技巧,獨立參與新的家庭勞動期間,容易出現因勞動效果不佳影響其勞動體驗的問題,此時需要教師為其講授勞動方法。對于幼兒而言,機械講解和單純模仿的教育方式很難激發幼兒家庭勞動的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在講授勞動方法時要注意趣味性,合理運用教學資源,如繪本、多媒體、勞動道具等。例如,在組織“集體服務勞動——餐前分發餐具”勞動方法講授活動時,教師可以借助繪本輔助幼兒了解分發餐具的技巧。繪本具有文字簡潔、圖片精美的特點,有助于吸引幼兒的目光,使其仔細分析每張圖片的內涵。完成繪本閱讀后,教師可以基于杜威的“從做中學”的教育理論,鼓勵幼兒模仿繪本內容,參與實踐模擬活動,使其在實踐的過程中更加深入地解讀繪本,學習分發餐具的方法,并提升探究能力,發展智力。另外,教師還可以組織點評活動,分析每名幼兒的餐具擺放情況,使用幽默、簡潔的語言和豐富的動作系統地講授分發餐具的方法,并鼓勵幼兒將所學的勞動方法應用于家庭勞動中。借助繪本閱讀、實踐活動和點評活動,幼兒的家庭勞動能力能夠得到提升。
2. 發揮榜樣示范作用,培養家庭勞動意識
培養幼兒家庭勞動意識,是幫助其養成家庭勞動習慣的重要環節。教師可以為幼兒樹立榜樣,使其在榜樣的影響下,積極參與家庭勞動。很多幼兒都希望可以模仿教師的言行,此時教師可以借助微視頻展示自己參與家庭勞動的情景。大部分大班幼兒已經有參與家庭勞動的經驗,教師可以讓家長輔助其錄制視頻,使幼兒以身邊的人為榜樣,產生參與家庭勞動的意愿。例如,在培養幼兒積極參與家庭中“自我服務”勞動習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微視頻展示自己穿脫鞋襪、整理衣物、疊被子、洗衣服等場景。視頻分享后,教師提出問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老師很喜歡參與家庭勞動,讓自己的家人多休息一下。不知道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樣呢?在這種情況下,幼兒會主動給出肯定答案。教師可以繼續引導:其實,我們身邊有很多榜樣,在這間教室里,有些幼兒每天都自己疊衣服、疊被子。大家知道他們是誰嗎?借助問題調動幼兒的好奇心后,教師可以播放班內幼兒參與家庭勞動的視頻,并讓視頻中的“主人公”分享自己參與自我服務勞動期間的感想和收獲。最后,教師總結,讓幼兒尋找身邊的榜樣,在榜樣的影響下積極參與家庭勞動。
3. 堅持正面表揚為主,增強家庭勞動信心
大班幼兒受到身體素質和勞動能力的影響,在參與家庭勞動期間,經常會出現勞動效率低、勞動效果差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注意多尋求家長的幫助,讓家長在幼兒參與家庭勞動期間多給予其正面表揚,進而增強幼兒參與家庭勞動的信心。在此基礎上,以“求助”的方式鼓勵幼兒提升家庭勞動效果,使其樂于參與各項家庭勞動,逐漸養成家庭勞動的習慣。例如,在幼兒參與“掃地”這一家庭勞動后,難免會出現家務勞動效果與家長期待不符的情況,如幼兒花費大量時間,但是沒有將地面上明顯的垃圾掃起、忽視桌椅下面的清掃工作等。在這種情況下,家長要利用教師分享的家庭勞動教育經驗,對幼兒進行表揚,提出:你真棒,為爸爸媽媽節約了很多時間。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多花一些時間幫爸爸媽媽清掃一下這里呢?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幼兒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認可,進而主動清掃沒有清掃干凈的區域。清掃結束后,家長要進一步對幼兒進行肯定:在以后的生活里,你一定會熟練地掌握掃地技能,也會越來越多地參與到我們的生活中,與爸爸媽媽一起為家庭做貢獻!通過對幼兒的鼓勵,進一步促進幼兒勞動習慣的養成。
4. 健全家園合作機制,發揮家園教育合力
幼兒的成長離不開家長和教師的共同努力。部分幼兒更樂于接受教師的引導,培養幼兒家庭勞動習慣時家長可以適當向教師求助;部分幼兒在幼兒園學習勞動技能時存在學習效果不佳的問題,教師可以讓家長輔助教師進一步幫助幼兒掌握勞動的技巧和方法,從而使家庭和幼兒園形成教育合力,高效培養幼兒的家庭勞動習慣。例如,在培養幼兒“勤洗手”的家庭勞動習慣時,部分幼兒會出現在家中不喜歡洗手的情況,如飯前會在父母的要求下簡單沖洗手部,掃地、做游戲后不能及時洗手等。此時,家長可以向教師求助,讓教師進一步引導幼兒,通過趣味性的視頻、故事、游戲活動等,使幼兒意識到勤洗手的重要性,促進其洗手習慣的養成。另外,還有部分幼兒在園內生活期間表現出了洗手方法不當的問題,教師反復糾正無果后,除進一步優化園內教育方法,教師也可以尋求家長的幫助,為家長分享正確洗手方法的視頻,讓家長引導幼兒觀摩自己的洗手過程,從而使幼兒在多方面的引導下,養成良好的洗手習慣。
綜上所述,家庭勞動習慣的養成有助于幼兒形成熱愛勞動的優秀品德,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并促進其智力的發展。幼兒園教師要認識到幼兒家庭勞動習慣養成的重要性,在組織日常教育活動時,積極發揮家長的力量,培養幼兒勞動的能力、意識和信心,使其受到多方面的正向引導,逐步養成良好的家庭勞動習慣。
基金項目:2020年度武威市“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立項課題——大班幼兒勞動習慣養成教育的實踐與探究(WW[2020]GH129)。
參考文獻:
[1]但菲,劉慧賢. 淺議幼兒家庭勞動教育的內涵、價值與提升路徑:疫情下的冷思考[J]. 教育觀察,2020,9(40).
[2]余雅洋,胡麗園. 現狀與展望:我國幼兒勞動教育研究述評[J].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21,37(6).
[3]樊晶. 家庭勞動教育視角下幼兒標準化意志品質的培養[J]. 中國標準化,2021(20).E1997AB0-6DE4-4188-9019-28A49CC4CB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