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秀
引言:
新課改之后的教育教學環境變動較為明顯,為了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有一部分高中英語教師以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框架為基礎,了解新時代背景之下學生英語學習的具體要求,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育人原則。關注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真實情況,以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為終極目標,著眼于學生的文化素養以及應用能力開展教學實踐工作,確保總體教育教學質量及水平的穩步提升,全面促進課程改革工作的有效落實。對于英語教師來說,一方面需要以學生為中心,促進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需要著眼于核心素養理念的具體要求,積極創新讀寫結合教學方法,加強對讀寫結合教學策略的全面調整以及改革,充分凸顯這一教育教學模式的優勢及價值。
一、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英語是高中教育階段中的基礎性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學習難度和教學難度都偏高,因此學生在自主學習時非常容易出現各種行為失范。教師也面臨著較重的教學壓力,整體的課堂教學進度相對偏快,但是一部分學生只是淺嘗輒止。對于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來說,實質的培養難度不容忽略,教師需要留出更多時間和精力關注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抓住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要求以及核心內涵,進而明確后一階段的教育教學改革方向。
首先,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應用能力,知識應用是重點以及核心,教師需要關注對學科教學要求的深入分析,了解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要求。積極改革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語言意識和語用意識,確保多種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及優化利用。
其次,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文化品質,文化與語言相輔相成、共同促進,區域性文化特征的分析對學生的語言學習有重要影響。英語的應用范圍比較廣,教師則需要關注對語言文化背景的分析及進一步探索,充分調動學生的文化想象力,讓學生意識到英語這門課程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這一點對英語發展以及英語創新有重要影響,學生也能夠在正確文化意識的指導下逐步提升個人的文化品質,掌握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策略和技巧。
最后則是學生的思維品質,思維品質的培養及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直接關乎核心素養的培養成效。教師需要盡量避免直接將英語語言與溝通工具相等同,而應該著眼于多元化的教育教學目標,站在不同的維度了解高中英語教學的現實條件,關注學生語言應用思維能力的培養,明確核心素養背景下英語教學的具體要求,針對性地調整育人思路,保障多種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
二、高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模式
(一)明確讀寫關系
對于高中英語讀寫結合來說,這一教學模式對學科教學改革以及學生的英語學習有重要影響。教師需要立足于這一系統性的教育教學模式,關注對閱讀與寫作教學關系的分析及研究,明確兩者的關系,進而調整后一階段的教育教學策略。為了充分凸顯讀寫結合模式的育人作用及優勢,在開展英語教學活動前教師需要以關系分析以及研究為基礎,閱讀與寫作共同促進、共同影響,對學生的價值觀念以及情感態度有重要的作用。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寫作思路,了解學生的閱讀傾向,分析學生的閱讀方式,與學生共同認識世界,積極收集各種信息。這一點對發展學生的英語思維有重要影響,學生也能夠在自主學習和探索的過程中,不斷豐富個人的語言輸入渠道,通過閱讀來獲得更多的寫作素材以及寫作靈感,進而主動大膽地表達個人的所思所想,提升個人寫作能力。
(二)設置讀寫目的
作為一種創新的教育教學策略和教育手段,讀寫結合符合語言教學的本質要求,能夠理順學生的思路,使學生變得更加主動。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前,教師需要明確設置讀寫目的,關注對課堂教學資源的深入分析及研究,了解學生的真實體會及感悟,盡量避免固定模式的機械性灌輸。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學生自主閱讀和大膽寫作,鼓勵學生了解句子以及文字中的真情實感,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輸入以及全新感受,確保學生能夠結合個人的所思所想自主表達個人的真實想法。學生的英語知識學習以及實踐應用非常關鍵,學生也能夠產生更加濃厚的情感。教師只需要結合前期的讀寫目的引導學生自由發散,鼓勵學生表達個人的獨特思想情感,充分凸顯學生的情感價值,積極挖掘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滲透價值以及育人優勢,讓學生能夠自由發揮。
(三)創新讀寫策略
為了確保學生讀寫質量的穩步提升,保障學生能夠掌握不同的寫作技巧以及閱讀技巧,教師需要以讀寫策略的有效分析為基礎,在全面創新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自由發散。其中主題單元式教學工作取得的效果比較明顯,教師可以著眼于前期的育人目標,積極牽移不同的詞匯,靈活利用多種現代化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和寫作。通過對相近課文的單元整合來明確學生的學習方向和寫作思路,讓學生能夠輕松上陣。這一點有助于充分凸顯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作用及價值,確保學生產生發自心底的學習意愿及動機,真正實現個人學習能力及水平的穩步提升。
三、基于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讀寫結合教學模式
(一)明確定位學科教學目標
在全面開展高中英語教學活動前,英語教師需要了解不同教學模式的應用要求,關注對教學目標的深入分析及研究,加強對讀寫內容的深度解讀以及剖析。其中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最為關鍵,教師需要著眼于當前的學科教學重點以及難點,了解學生的情感態度、認知能力以及適應情況,準確定位教育教學目標,確保教學目標的及時調整。其中關鍵詞句的有效聚焦以及文本的分析非常關鍵,教師需要開展系列化的讀寫結合教學活動,發展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以及語言應用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文化意識和英語思維。著眼于前期的教育目標開展教學實踐活動,夯實學生的基礎,鼓勵學生自由探索、大膽想象,這一點有助于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價值。為了確保學生獲得更多收獲,夯實學生的寫作基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還需要在前期教學目標的指導下,關注對讀寫結合教學內容的逐步深化,明確學科教學的主旨要求,將價值情感和語言表達相結合,站在不同的維度全面解讀以及探討不同的內容,豐富學生的詞匯量,讓學生能夠擁有更多的探索機會。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逐步提升個人的語言駕馭能力,積極自主地接受優秀思想文化的熏陶,實現自主閱讀和大膽寫作,這一點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有重要的輔助作用。教師則需要關注學生的自主理解情況,與學生共同分析,提升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引導學生大膽復述文章中的大致含義,發展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及水平。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當前的教育教學改革現狀,通過高質量生活教學場景有效設置激發學生學習意愿及動機,逐步實現學生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的穩步提升。
(二)深入剖析讀寫內涵
為了在高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主動引入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教師需要通過閱讀與寫作之間的有效整合促進學生的自主寫作,實現兩者的全面促進以及互相補充,學生能夠獲得更多閱讀與寫作的靈感,進而理順個人的邏輯,提升寫作能力以及閱讀水平。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語言能力,著眼于讀寫結合的具體內涵,積極打造快樂課堂和精彩課堂,確保學生能夠全程參與,自主探索,充分體現閱讀環節和寫作環節的趣味性和生動性。學生也能夠變得更加的主動和自覺,積極參與各種讀寫活動。教師還需要根據當前的教育教學現狀,了解快樂課堂的打造要求,靈活利用視頻以及音頻等多媒體教育資源,通過設置思維導圖的形式來體現學科教學的生動性,學生也能夠全程參與自主探索,真正意識到英語閱讀與寫作的樂趣和價值。在完成主體教學環節后,教師還需要注重多種教學方法的有效整合,其中討論法和講述法取得的效果比較顯著,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探究,通過設置不同的教學情境活躍整個課堂氣氛,讓學生能夠擁有更多的快樂體驗。這種教育模式符合“寓教于樂”的育人理念,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有重要影響。比如在與學生共同探索body language時,英語教師則需要放慢腳步,關注對高中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重難點分析,以強化學生的快樂體驗為基礎,確保核心素養培養工作能夠順利落實。學生也能夠在自主探索以及小組交流的過程之中實現個性化的表達,個人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感知能力、表達能力都得到了明顯的鍛煉,整個閱讀與寫作過程非常的生動和形象,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水平提升較為顯著。
(三)精心設計課堂活動
為了確保學生全程參與,高中英語教師需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關注對讀寫訓練工作的恰當安排以及合理分析。以促進學生的讀寫遷移為基礎,讓學生能夠結合個人在閱讀文本中所獲得的感悟以及靈感進行自主分析和表達,利用文字來抒發個人的內心情感。其中文本解讀、讀后寫作以及讀后評判非常關鍵,教師需要以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為基礎,培養學生良好的文化意識,關注對學生思維品質的深入分析及研究,將仿寫、續寫、復述等多種訓練活動融為一體,充分凸顯以讀促寫的重要作用及優勢,真正實現閱讀與寫作的緊密結合。復述訓練活動的開展頻率比較高,取得的效果比較明顯,學生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理解文章的大意。教師只需要關注對不同重難點的分析以及研究,明確文章段落的大意以及觀點,引導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進行自主表達,這一點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學生的寫作輸出比較復雜,教師需要以敘寫訓練活動為基礎,關注學生的邏輯思維框架,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和語言應用水平,通過對整體文章的細致分析以及解讀促進故事情節的有效延續,充分彰顯文章的主題,引導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進行合理的想象,確保學生能夠獨立自主地完成各種讀后續寫任務。很多學生躍躍欲試,能動性高漲,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自由探索,個人的語言能力以及思維能力得到了鍛煉及培養,讀寫遷移水平也有了明顯的提升。這些都與學生的核心素養存在一定的聯系,學生能夠產生更多的學習能動性和自信心,英語教師需要以學生為中心,注重適當放權,避免全盤包辦以及照搬照抄,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穩步提升。
結語:
在高中英語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非常關鍵,教師需要以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有效落實為基礎,關注對這一創造性教學策略的有效分析及研究。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將核心素養的培養工作落到實處,保障閱讀與寫作的緊密互動,實現學生的個性化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