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悅
摘要:互聯網的不斷普及和發展,使傳統小學教學模式受到沖擊。同時,互聯網中強大的數據資源也為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為素質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礎。文章分析了應用與完善互聯網教育資源的價值,闡述了小學教學中應用與完善互聯網資源的對策,以期有效推進義務教育的發展,并為新課程改革發展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義務教育階段 ?互聯網資源 ?應用 ?對策
在小學教學階段,教師開發和運用互聯網教學資源,可以有效提升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使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學發展更加符合時代需求和社會需要。小學生普遍具有個性意識較強的特點,多元化的互聯網教育資源,不僅能滿足小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還能增強教育的靈活性,有利于促進教育公平。
一、小學教學中互聯網資源應用的價值
(一)創設良好的教學意境
為使學生準確運用所學知識表達自身感情或者解決實際問題,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讓課堂教學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應用互聯網資源引導學生關注現實世界,將所學知識更好地應用在生活中。在互聯網時代,國家提出構建“互聯網+教育”新體系的要求,為進一步推動“互聯網+教育”在小學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全面發展,學校應該結合“互聯網+教育”發展趨勢,提前運用互聯網資源開展工作。不僅如此,教師應用互聯網資源和技術可以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中口述和板書的教育形式,減輕學生的學習疲勞感,為學生帶來更直觀的感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運用多媒體網絡技術,可以利用更多信息化的學習資源和學習價值,豐富原有課堂的教學內容,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在音頻、視頻等多元化的學習意境中,從聽覺、視覺、感覺等多方面參與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和表達欲望,實現全面發展。
(二)提供豐富的教學素材
互聯網資源豐富多樣,具有較強的傳播時效性,教師通過互聯網資源能增加學生學習的有效性,讓學生在小學課堂中了解更多課堂以外的信息內容和學習資源。同時,教師運用互聯網資源既能夠合理安排課堂教學的主題,根據一些教學的案例、素材,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全面培育學生運用互聯網獲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創造性,又可以讓學生通過網絡了解和觀察世界各地的奇聞軼事,開闊學生的眼界,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意識。
(三)完善學生的交流平臺
在小學教學中應用互聯網資源,對小學教育發展具有很大意義。教師通過網絡平臺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環境和實踐空間,及時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解惑,還可以節約上課時間,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和學生通過網絡平臺溝通能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保持良好的師生互動,提升教學效率。不僅如此,教師可以和學生通過聊天群溝通、交流,也可以通過信息化的網絡平臺點評、批改學生的作業。這樣一來,能夠有效防止學生的學習思維和教師的教學思維僵化不前,為促進學生的全面學習和發展提供保障。
QQ、微信、微博等交流平臺深受大眾喜愛,為了推動小學教學工作與時俱進,教師應該運用互聯網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創建學生學習和交流互動的平臺,第一時間掌握學生在學習期間的實際情況和存在的問題,然后針對性地優化教學資源。
總之,教師有效利用互聯網資源,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讓學生在課后養成與教師互動的習慣,這種師生彼此交流、互動的教學模式,能夠顯著增強教育效果,實現小學教學工作的創新發展。
二、小學教學中互聯網資源的應用對策
(一)引導學生利用互聯網資源進行自學
教師應用互聯網資源,不僅有助于學生的課堂學習,還有利于學生的課外自學。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重視互聯網學習,并在課堂上補充與教學重點和難點相關的互聯網資源,同時預留需要利用互聯網查找資料的課后作業。其次,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錄制視頻講解教學重點和難點內容,并上傳到網絡學習平臺供學生觀看,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進行選擇性學習,有針對性地提升自己的學習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在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錄制教學視頻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在充分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基礎上,修改、整合教學視頻,保證互聯網教學的有效性。再次,教師可以定期為學生預留網絡答題式作業,學生完成作業后可以直接通過互聯網傳送給教師,教師可以通過作業完成進度及時了解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進而展開針對性教學。最后,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為學生的課后作業附上批改意見,提高反饋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總之,在引導學生深入挖掘教學重點和難點知識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培育學生自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可以更好地運用互聯網資源解決相關問題,實現學生學習能力的創新性發展。
(二)教師要加強對互聯網資源的應用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運用互聯網資源輔助教學。首先,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搜集相關資源,制作教學課件,逐漸提升自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為互聯網教學的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其次,教師可以將具有強大數據資源的互聯網作為依托,引導學生開展探究式或情景式學習,這對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具有重要作用,同時能增強課堂的全面性和深入性;再次,教師應以教材內容為導向,挖掘互聯網資源補充教材內容。這樣一來,不僅可以使課堂教學內容更加立體,還有利于學生理解相關教學內容。
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應該深入了解和認識互聯網對提升小學教學效率和質量的重要作用,不斷提高自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將互聯網資源有效地融入小學教學活動,給小學教學模式增添一定的趣味性,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認真完成學習任務,從而不斷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三)利用網絡軟件與家長和學生進行和諧互動
互聯網不僅為教學活動提供了幫助,也為教師、學生、家長間和諧、高效的互動提供了平臺。首先,教師可以在互動平臺上向家長展示學生在校的日常,通過社交軟件及時和家長溝通學生的學習狀態,了解學生現階段的具體狀況,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心理或學習問題,并給予針對性解決。需要注意的是,家長也應該及時關注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狀況,為學生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其次,學生和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展開一對一互動,這種互動不僅有利于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還能保證師生交流的及時性和有效性,不斷拉近學生與教師的距離,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只有學生愿意敞開心扉與教師進行溝通,教師才能進一步了解學生,進而制訂出能夠滿足學生需求的教學方案。再次,學校可以構建在線信息收集平臺,教師、學生、家長可以通過這個平臺對學校及其教育工作提出相關意見,三方可以自行選擇實名或者匿名發送信件,這樣更有利于保護教師、學生、家長的話語權和隱私權。
三、小學教學中互聯網資源的完善對策
(一)不斷完善互聯網資源應用的環境
構建和諧的教育環境,不僅需要學校與教師的努力,也需要社會和教育部門的多方參與。首先,教育部門要加強對互聯網資源的重視程度,并出臺引導政策,這樣才能使學校更加重視和應用互聯網教育資源。例如,教育部門可以帶頭建立網絡學習平臺,學校可以根據發展需要自行拓展和更新網絡學習平臺中的教學內容。其次,學校要加強和社會教育機構的合作。例如,學校可以在網絡教育平臺中引進部分教育機構的高質量網絡教育資源,這樣不僅能為教師提供更多教學思路,還能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服務體驗。再次,學校要不斷更新和完善硬件設施與軟件設施,以保障互聯網資源的有效應用。例如,學校要定期檢查現有信息設備,不僅要保障相關教學軟件信息的及時更新,還要及時更換過時的、殘損的硬件設備。最后,各個學校之間要加強互聯網資源共享,這樣不僅有利于教師交流教學經驗,還能促進教學網站平臺的合理化和有效化。
(二)不斷開發互聯網教學資源
小學教師和相關教學人員要高度重視互聯網資源,強化教育資源的開發,這樣才能不斷完善互聯網教育資源。首先,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發展需要,更新現有的教育資源,并開發新的教育資源,以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其次,學校領導層應有所作為,不僅要加強互聯網資源的開發工作,還應該引導教師不斷進行教學反思,促進互聯網教學資源的完善;再次,小學生的天性決定了他們對游戲和引導式教育的興趣會更濃厚,所以學校可以適當開發或引入一些游戲式互聯網教育資源,使學生在輕松有趣的學習過程中獲得知識和成長;最后,學校可以開發一些開放性教育資源,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對學生進行充分的情感教育,進而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愛國意識。
(三)不斷完善對互聯網資源應用的管理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在逐步提升。但小學仍需不斷加強對互聯網資源的管理,以保證教育的有效性。首先,教育部門可以建立統一的互聯網資源信息庫,信息庫中不僅要包括經典教育資源,還要及時更新高質量的教學資料,以此促進教師和家長教育理念的發展和進步,為互聯網資源管理奠定基礎;其次,學校要構建完善的評價體系,通過科學具體的評價指標篩選和開發互聯網資源。需要注意的是,評價體系不僅要以傳統文化特點為指導,還要結合學生的發展需要,選擇實用性與趣味性并存的教學資源;再次,學校可以開設專門的意見箱,要重視教師、學生和家長的意見,通過多方合作,形成教育合力,為小學生的全面成長而努力。
四、結語
互聯網不僅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還拓展了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和范圍,教師將互聯網資源引入課堂,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但是,教師必須加強對互聯網資源的甄別和篩選力度,充分結合教學要求和學生實際需求。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升教學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參考文獻:
[1]黃根容.互聯網資源在農村小學英語課外自主學習中的運用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2).
[2]葉秀華.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合理利用互聯網資源[J].教育信息化論壇,2018(7).
[3]錢秀金.活用互聯網資源,提升小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J].新課程(上),2019(4).
[4]王杰,龍春麗,李娉婷,等.基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學科學課程實踐教學初探[J].科技風,2019(32).
[5]姚貝貝.以語言交際為核心的“互聯網+”英語教學實踐探索[J].決策探索(下),2020(12).
[6]馮軍平.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培養策略探究[J].才智,2020(19).
(作者單位: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