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
摘要:在創新教育理念不斷深入的當今社會,初中音樂教學內容也發生了較大程度的變化。為此教師要想有效的提升音樂教學的整體效果,就必須結合實際情況對現有的教學方式進行適當的改革,以此來有效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工作的整體質量。為此,本文深入分析促進學生創新發展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初中音樂;創新能力;教學策略
引言
在初中學科中,人們一般會習慣性地劃分為主科與非主科,而音樂無疑被劃分到了非主科當中,因此音樂課堂形同虛設。但是音樂課堂在美育與德育方面發揮的作用是其他學科不能比擬的。通過對音樂的欣賞,不僅讓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在情感上得到釋放,更能通過音樂安撫初中生躁動不安的心靈。因此,初中教育應加強對音樂教學的重視,通過音樂中豐富的人文情懷、多樣的藝術形式,陶冶學生的情操,讓他們能夠快樂地度過青春期時光,讓學生從音樂中汲取豐富的養分,促進孩子全面健康發展。
一、初中音樂在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中的重要作用
為國家未來的發展培養創新型人才刻不容緩。初中是培養創新能力的重要階段,初中生的獨立判斷能力及思考能力正在逐步形成中,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符合創新能力培養條件。由于一直以來以應試教育為主,造成初中生多數為博聞強記者,創新能力較弱,需要引起教育界的重視。創新能力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指思維的創新,另外就是將創新設想付諸實踐的能力。處于核心地位的是創新思維,其基礎為邏輯思維,又分為聚合思維與發散思維。而培養初中生的創新能力是解決目前教育中普遍存在問題的重要手段,初中生創新教育的成功能夠提高中華民族的創新能力。從古至今,音樂一直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們借助音樂創造性地表達對事物的感受。音樂在初中課程中較特殊,除了能夠拓展學生的思維外,還能提高學生的整體技能、協作技能等。初中是學生心理發展的關鍵階段,這一時期音樂在初中生心理健康發展、創新能力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而在傳統教育中,教師、家長都沒有對初中音樂形成正確認識,實際上音樂通過對學生情感的塑造、健全人格的形成,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在音樂教學時,要注重用音樂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學生塑造健康的成長環境。
二、初中音樂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具體措施
(一)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創新音樂教學方式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方方面面都帶來了便利。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在教育教學中,廣泛運用了信息技術。初中生的思維方式還偏感性,而創新能力的培養要讓學生實現從感情思維向理性思維的平穩過渡。在音樂教學中,教師也應該多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學生理性思維的養成。常見的信息技術包括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多媒體技術等,通過信息技術將音樂更加生動具體地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對于音樂的魅力感受更加深刻清晰。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黃河大合唱》時,首先應該讓學生知道這首歌的創作背景,讓學生知道音樂家的創造性來源于對世界的無比熱情與熱愛,來源于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播放作品創作時期的電影,讓學生進一步深入體會這首歌中包含的深刻情感。教師還可以在互聯網上搜索杰出的合唱視頻讓學生感受歌曲氣勢磅礴的力量,學習歌曲的演唱技巧。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還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將歌曲演繹出來。
(二)構建生動有趣的教學氛圍,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結合初中音樂教學的實際情況可以看出,音樂教學的氛圍對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效率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而從以往開展的初中音樂教學活動來看,多數音樂教師過于重視音樂知識的傳授,進而忽視了課堂教學氛圍對學生產生的影響。生動有趣的音樂課堂教學氛圍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進而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音樂課堂中去,這樣不僅能夠起到激發學生思維的良好作用,還能夠有效促進學生思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提升。《山歌好比春江水》這首歌是廣西自治區的歌曲,也是電影《劉三姐》的主題曲,但是多數學生并未去過廣西,也沒看過《劉三姐》電影,同學們進而難以充分體會到劉三姐與地主斗歌的場景和歌曲中所表達的意義。為此,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可將信息技術有效利用起來,尋找能夠表達出豐收的喜悅之情的影視片段,進而在為學生播放這些影視片段的過程中,給學生講解相應的音樂知識。學生在觀看這些影視片段時,能夠初步了解到農民在面對豐收時的喜悅之情,此時教師再根據實際情況將音樂所表達的喜悅融入影視片段中進行講解,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加形象地理解音樂,還能夠更加充分地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在提升音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下,更好地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
(三)充分運用樂器進行音樂教學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如果沒有樂器,整個音樂課堂將會顯得蒼白無力。因此,在音樂教學中加強對樂器的應用,是音樂教學的客觀要求。同時學生在學習樂器的使用過程中開發了智力,是對學生創新能力有效的培養方式。不同的學生擁有不同的音樂天賦,教師應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身條件的樂器學習,同時樂器應該是易于掌握的,并且學生所學的樂器應具有實用性,讓學有所用、學有所長。樂器能夠讓學生比較容易準確地掌握音高概念,是音樂教學有效的輔助手段。有了樂器,還必須選擇貼近日常生活、活潑生動、積極向上的音樂作品。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社會,創新能力對學生自身的音樂水平有著直接的影響。為此,初中音樂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領導作用,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工作重視起來,并在開展具體的音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不斷引導學生。只有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使學生的音樂水平得到穩步提升,進而實現發展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于琪.淺析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名師在線,2020(21):71.
[2]邢春艷.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分析[J].中華少年,2020(6):155.
[3]張忠華.淺談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樂感培養與鑒賞教學分析[J].北方音樂,2020(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