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西

摘要:目的:對老年護理院腦卒中吞咽障礙疾病護理中使用健康教育的效果進行分析。方法:老年護理院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數量為54例,就診時間為2021年1月-2022年1月,通過使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分成對照(常規護理)和觀察(健康教育)2組,各27例。結果:依從性比較觀察組高于對照組,SSA、SAS、SDS評分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老年護理院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護理中使用健康教育法,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疾病治療依從性,吞咽功能明顯改善,焦慮和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緒改善效果突出。
關鍵詞:腦卒中吞咽障礙;健康教育;吞咽功能;焦慮;抑郁
腦卒中在臨床上有較高的發病率,多發于中老年人中,引發該種疾病的產生受顱內組織血流突然減少或中斷,從而引發患者出現缺血缺氧情況,患者的局部組織出現軟化及壞死情況[1]。相關調查數據顯示,有40%的腦卒中患者會出現吞咽功能障礙,極容易導致患者出現支氣管痙攣、誤吸、氣道阻塞等不良事件,具有致死風險。因此,為了確保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能夠盡快恢復健康,建議給予患者健康教育。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老年護理院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數量為54例,就診時間為2021年1月-2022年1月,通過使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分成對照和觀察2組,各27例。對照組中男女為14例和13例,年齡范疇為62-84(73.6±3.3)歲。觀察組中男女為15例和12例,年齡范疇為61-85(72.9±3.1)歲。兩組資料無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培訓患者自主訓練方法,并教會患者并發癥預防方法。
觀察組,健康教育法,(1)建立醫護抗責任小組:小組中的成員應根據患者病情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完善的工作流程,要求小組中的成員應明確自身的工作職責,共同擬定健康教育方案,為了能夠為患者提供更好的護理服務,應定期對小組中的護理人員進行考核及培訓。組建微信群,不同職責的小組成員應共同對自身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進行溝通和探討,并對患者的狀態進行評估,以此來優化護理方案。(2)合理制定健康宣教手冊,將疾病相關介紹、治療方法及護理方法相關內容納入到健康宣教手冊中去,以此來增強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進一步認知和了解。將健康教育宣傳欄設置在病區中,并合理為患者制定康復訓練制度,使患者的日常行為得以更為規范。(3)建立康復訓練檔案:患者在進入到醫院之后,護理人員需要將溫馨提示卡及督促卡放置到患者的床頭上,卡片上的內容包括服藥方法、飲食調護方法、血壓控制方法及康復訓練方法等。為了能夠確保患者明確了解康復訓練內容,護理人員可采用親自示范、視頻、書面及口頭講解的方式來進行,確保患者心中的憂慮得以消除掉,能夠積極主動配合醫護人員接受康復治療,使患者的疾病治療自信心得以大大提升,康復訓練的訓練次數為每周1次,每次20-30min。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依從性及SSA、SAS、SDS評分,SSA評分使用SSA(吞咽功能評估)量表進行評估,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吞咽功能越差。SAS評分使用SAS量表進行評估,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焦慮感越強。SDS評分使用SDS量表進行評估,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抑郁感越強。
1.4統計學處理
SPSS22.0軟件,SSA、SAS、SDS評分用( )表示,用t檢驗;依從性用(%)表示,用X2檢驗,差異顯著(P<0.05)。
2結果
2.1依從性對比
依從性比較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
2.2SSA、SAS、SDS評分對比
SSA、SAS、SDS評分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在腦卒中疾病中吞咽障礙作為一種發病率較高的并發癥,是導致患者出現營養不良的主要原因,一些病情嚴重者還會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老年護理院被丹參屬于一項新興的老年醫養結合機構,致力于為廣大患者提供康復治療服務[2]。對于一些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應給予患者健康教育護理方法,通過為患者講解健康教育,有助于增強患者對疾病治療相關知識的了解,患者的認知水平明顯提升,使患者的消極訓練心理情緒得以有效扭轉,疾病治療依從性高,對吞咽功能的快速恢復具有促進作用,患者對疾病治療有較高的依從性[3]。
本文研究結果為,依從性比較觀察組高于對照組,SSA、SAS、SDS評分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疾病治療依從性,吞咽功能明顯改善,焦慮和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緒改善效果突出。
綜上所述,在老年護理院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護理中使用健康教育法,護理效果突出。
參考文獻:
[1]肖霞,彭文根,劉江蓉等.老年護理院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評價[J].中國健康教育,2020,36(5):468-471.
[2]劉璐.老年護理院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觀察[J].東方藥膳,2021(19):232-233.
[3]林麗珊.老年護理院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評價[J].國際援助,2022(5):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