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鴿
摘要:英語閱讀是提高英語詞匯量,積累英語知識,提高英語語感的一個重要途徑,是目前中學英語教學面臨的一個難題。目前,初中生英語的學習能力尚弱,所以,在中學英語教學中,首先要掌握英語教學的特點,將英語知識的基本邏輯聯系起來,并進行相應的訓練,從而全面提高英語的閱讀水平,為提高其閱讀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提高
引言
綜合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由閱讀速度、閱讀理解等因素構成的復雜的認知過程。在中學英語閱讀課上,我們不僅要理解課文的詞義,還要把握課文的意義。但是,在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有些教師對知識的傳授往往是一字不差的翻譯解釋,長期下來,會使學生更加依賴老師,難以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要改變這一現狀,必須引起廣大教師的高度重視,積極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這既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不熟悉單詞、不認識語法、不習慣新的外語等,會造成英語閱讀困難。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傳統的閱讀方法已被時代所淘汰,對學生的閱讀、思考、自我管理都是不利的。第二,學生的閱讀水平較低,對學習工具的依賴性較強。有些學生記住了很多單詞,但是很少用在語法上,這就造成了他們的時間安排不合理,他們花費了很多的時間來記住一個單詞,而忽視文法,如同知道所有的字,但無法讀懂。
二、教師應根據特定的教材內容,選擇適最佳的教學方式
當前,針對中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教學模式有多種,但在具體實施閱讀教學時,應從閱讀教學的優缺點、閱讀內容、教學內容與教學模式的匹配等方面入手。只有這樣,老師們才能真正地篩選出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達到一加一大于二的目的。如果教師忽略了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的一致性,盲目地使用自己最拿手的一種教學方式,在實踐中往往會出現事倍功半的情況。本課程采用多媒體互動教學法,使學生能更好地了解課本的內容。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同學們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了解野外生物的生活狀態,并能讓學生們了解野外生物的真實樣子。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增強學生的英語綜合思維,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探析如何提高學生的綜合閱讀水平
3.1夯實基礎,豐富學生的詞匯。詞匯的學習可以分為聽、讀、知、寫四個方面。(1)聽:老師在教生詞時,應先示范朗讀,并在各字的重音部位稍作停頓,使學生能清晰地感覺到每一個音節的不同。每一個字都要念兩次,并能讓學生分辨出普通句子和問題句子的讀音。(2)讀:老師在閱讀的時候要注意糾正,并在閱讀的時候糾正的學生發音,這樣就可以很輕松地記住這些單詞。(3)知:使學生能正確地記憶每一個字,并教會他們如何記憶,例如:早飯breakfast,是由break和 fast來構成的,因此,老師可以把它理解成:只有在吃早飯的時候,人們才能從睡夢中蘇醒過來,而早餐通常相對于其他餐而言是快速的。這樣,學生就能很容易地掌握這個詞了。(4)寫:單靠閱讀和理解是不夠的,還要加強學生的記憶能力,因此,老師可以定期進行停下,增強學生對單詞的記憶。
3.2帶著問題尋找的答案。要想提高閱讀的效率,首先要看到問題,對問題和選擇進行全面的了解。由于事先略讀過文章,所以對這篇論文的每一節都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接著,用提問的方式回到原題,找出與問題相關的句子,并做記號,以便更容易地找到答案。在教學過程中,設計綜合分析、歸納、推理等思維方法,使學生能夠深入思考問題,邏輯清晰,從而加深對文本的深刻內涵的認識。具體而言,可以從分析文本的結構、主題的歸納、詞語的含義、作者意圖的設計等方面,逐步深化學生的思維。
3.3讀后練習,鞏固強化。陳枝瓊(2012)提出:“閱讀之后的習題十分重要,可以鞏固閱讀,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在中學教材中,有很多的練習和相關的活動,并且形式多種多樣,如:判斷對錯、填空、連線等。這些訓練對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實踐能力很有幫助,幫助他們鞏固他們所學的單詞、句子和語法。它可以從多個角度促進學生的閱讀和綜合的學習。不管是在英語教學中,還是在閱讀文本時,學生都要從句子的背景和上下文的銜接中,了解全文的主旨和所要傳達的感情。因此,在閱讀文章時,要充分利用自己積累的語感,通過對文章的情景和語境的了解,并對其進行粗略的翻譯。
四、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思考
在實際的教學中,存在著以下問題:(一)在閱讀活動的設計中,存在著許多與學生生活脫節的問題,使學生對問題的認識不夠透徹,由于缺乏對問題的切身體驗,即使教師講解得很細致,也不能完全理解。有些圖片是陳舊的,不是很熟悉,所以沒有什么可以說的。因此,教材的編寫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尤其是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盡可能地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好地進行討論。(二)閱讀也有一定的不足。一些閱讀資料不但具有較高的語言結構,同時也具有相當的靈活性,很多生活化的口語詞匯都是“不規范”的,這會影響到學生在寫作時的正確率。因此,在選擇閱讀材料時,要注意選擇合適的詞語和句型,要適當地使用和表達,而且要適度,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掌握新知識的同時,為英語口語奠定堅實的基礎,以獲得快樂的學習效果。另外,一些文章還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背景知識才能學會,但這對初學者而言卻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三)閱讀后的練習形式雖多種多樣,但缺少創意,僅靠教師指導,效果不理想。因此,可以在適當的情況下對其進行修改,例如:由學生自己繪制思維導圖、團隊參與問答比賽、學生上臺作總結或擴展演講、撰寫與題目有關的文章等。
結語
在中學英語教學中,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重要的目標。因此,教師要不斷地進行創新與變革,建立與學生的緊密關系,采取多種形式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樹立新的教育理念,尊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能一味地盲目灌輸,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為今后英語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樊銀雪.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教學探討[J].校園英語,2015(25).
[2]毛穎芳.新目標初中英語教材讀前任務的再設計[J]. 中學英語之友,2011(10):59-60.
[3]陳枝瓊.利用思維導圖培養學生閱讀的邏輯思維能力——以人教版(Go For It)初中英語教材為例[J].淮南師 范學院學報,2015,17(04):140-142.
[4]呂良環.外語課程與教學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08):4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