釗飛鴻
翻看著老照片,一個個教育片段在我腦海里閃回……
七九河開,八九雁來……
冬天的一節早讀課上,我在黑板上寫下“二九”兩個字。“冬至那天是一九,過了九天,今天是二九……”我說道。學生在追問中,理解了《數九歌》是記錄冬至到來年春分之間氣候變化情況的童謠。過了一會兒,天空飄起雪花,園子里的草地漸漸變白,教室被映得很亮。坐在窗邊的一個孩子似乎被窗戶上的霧氣吸引,歪著頭用手指細細描畫著什么。
這令我想起《華盛頓郵報》2018年評選出的“世界十大奢侈品”之一:回歸自然,有與大自然連接的能力。讓知識回歸自然,這在教育家的思想中并不少見。看孩子們在溪流邊玩耍,在樹林里探尋,在樓臺上歌唱,和他們一起感受風雨、陽光……
“老師早上好!”
小唐課堂上總愛做小動作,寫作業也拖沓,一度令我感到頭疼。有一天,我發現他在上課時畫畫,走近一看,是類似做手賬時畫的小圖畫,沒有什么技巧可言,顯得干凈而樸實。除了他的畫,我還注意到他的字,那種一筆一畫的笨拙感被他表現得淋漓盡致,我想到小學生葉利航在他爸爸葉根友的支持下發布的兩套字體……
故事還沒有結束,那天和同事(小唐的鄰居)在辦公室聊天,她說小唐特別喜歡我,還說過“老師對我那么好,我得好好學習”這類話。我突然意識到,小唐每天在看到我的第一眼都會大聲對我說“老師早上好”,不禁為之前對小唐的抱怨感到羞愧。
把自己置身于孩子的世界里,讓教育之心回歸童真,在不經意間發現了很多隱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細節,也捕捉到了孩子的閃光點。
一位美術專業的數學教師
一個周末,我們借用隔壁班級的教室整理材料,等待之余看到了6+5+4+3+2+1的數字彩虹橋,我立即用手機拍了下來。多么美啊,孩子一眼便可以把算式看得清楚明了。這位在黑板上畫畫的教師是我之前的搭檔,畢業于美術專業。
讓藝術之美回歸課堂,是教師不可落下的功課。我反思自己在課堂上的板書:就算不能做到像美術教師一樣,我也該多加注意整齊劃一的標注和不同顏色的突出運用。我想,只有出于熱愛,才能描畫出色彩斑斕的圖畫吧!
“我們不過是宇宙的孩子”
偶然看到麥克斯·埃爾曼的一句話“對待自己溫柔一點,你只不過是宇宙的孩子,與植物、星辰沒什么兩樣”,我深有體會。
平時我對孩子們都比較溫柔,但當他們不聽話時也會感到心急,對他們加以指責。現在想想,多問一句他們怎么了,了解他們的心情,或許比斥責更有意義。一群乖乖的什么都順著大人之意的孩子,真的“好”嗎?
萬類平等,生生不息。不只是人類,每一種生物都有他們繁衍、培育、成長的獨有過程。把自己置身于教育的一粒沙之上,不必苛責。我想起央視那年的采訪:你幸福嗎?或許,教育的終極目標不過是對一個個自由、喜悅、鮮活的生命的追求。懷一顆童心,守護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唯有滿腔熱愛可抵道路漫長。
(責編 韓玉兵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