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教學對于發展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而培養學生的跨文化能力是語言學科教學的重要目標,是促進學生形成靈活的語言思維的重要途徑。從當前高中英語教學現狀來看,跨文化能力的培養體現于高中英語教學的各個方面。本文選取高考英語試卷作為研究對象,探究試卷中的跨文化內容,并深度分析其教育發展的重要性以及發展策略。
關鍵詞:高考英語;跨文化;能力培養;英語試題;內容研究
跨文化能力的培養在語言學科教學中十分重要,且學生的跨文化能力應當體現于其語言運用、邏輯思維當中。在語言學科教學中,教師需要運用有效的方式來減少語言學習的碰撞,實現跨文化教育。在此過程中,跨文化能力的培養便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元素,為實現學生語言準確化、邏輯清晰化、溝通有效化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條件。
一、培養跨文化能力的教育內涵
跨文化能力是學生在語言學科學習中需具備的學習能力,而培養學生的跨文化能力也成為語言學科教育的重要目標。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能夠感受到文化的多元性特征。教師致力于將跨文化能力的培養融入日常教學中,從而減少學生在跨文化學習中的障礙與隔閡。外語能力的培養是提高學生跨文化能力的基礎,而跨文化能力的培養則為提高學生外語理解效率提供了前提條件,兩者具有相輔相成的關系。
二、高考英語試卷體現跨文化能力的意義
(一)有利于進一步拓展學生的視野
英語學科教育重視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并且增強學生對英語語言的掌控能力,在此基礎上,跨文化教育的滲透使英語學科教育目標得到進一步升華,這樣一來,學生便能夠在英語學習當中,了解其他的文化,從而拓寬自身的學習視野。以2008年高考天津卷為例,“out of sight,out of mind”這一短句在試題當中出現,且該短句具有諺語的語言特征。學生運用常規的英語思維對該短句進行剖析,學生無法準確地理解其含義,跨文化的理解障礙便體現于句式內容的理解方面。但伴隨著學生跨文化能力的提高,學生便能夠具備一定的文化理解能力與邏輯轉化能力,這樣一來,學生便能夠擺脫中文式英語的翻譯方式,運用英語思維來探索語句要表達的內容,繼而轉化為對應的中文語句,實現跨文化的語言學習。隨著試題中的跨文化內容不斷增加,學生能夠學習到新的文化內容,并且充分理解英語語言的交際功能與社會功能,從而拓寬學生的英語學習視野。
(二)有利于為課程教學改革提供科學的行動指南
高考改革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課程改革。因此,隨著高考英語試卷中的跨文化內容不斷增加,中學英語教師必須更加重視對學生跨文化能力的培養,并且對課程教學進行合理的改革。首先,從當前高考英語試卷內容的更新現狀來看,試題內容成為傳播國內外文化的重要途徑,節日、習俗等文化內容在高考英語試卷的寫作以及閱讀中屢見不鮮,因此,中學英語教材內容也逐漸增加更多新穎的文化元素。例如,由“Festival around the world”這部分內容,學生能夠學習到更多外國的節日文化。而與之相對應的是,高考英語當中也不乏與節日文化有關的內容。比如,2005年高考浙江卷的書面表達就與節日文化有所關聯,學生需要站在主人公李華的角度,為筆友介紹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的詳細內容。而在寫作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將吃粽子、賽龍舟等端午節習俗作為寫作內容并進行總結。這時學生便需要充分地發揮自身的跨文化語言能力,應用英語將中國節日習俗進行完整的描述。有關跨文化內容的高考英語試題數不勝數,此類試題充分鍛煉了學生的跨文化表達能力,并且成為現階段中學英語教學的素材,為課堂教學中的跨文化教育提供了科學的行動指南。
(三)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跨文化語言交流興趣
在高考英語試卷中,對話式閱讀題型十分常見。在此類閱讀題型的解題過程中,學生要了解外國人的交流特點,例如表示情緒的口語、諺語,這樣一來,學生便會對跨文化的語言差異產生一定的興趣,繼而在未來對英語語言學習產生熱情,使學生的英語學習更有實效。
三、探究高考英語試卷中的跨文化能力表現
(一)跨文化語言適應能力的表現
跨文化語言適應能力的培養,對于提高學生的語言接受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高考英語試題設計者將跨文化語言適應能力作為考查要點,并且設計出對應的測試題型。例如,2009年高考全國卷中出現“look before you leap”的句式內容,該短句的原意為“三思而后行”。該短句的直譯含義為“在跳躍前觀察”,與其含義“三思而后行”具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從學生的角度來看,該短句的理解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跨文化語言適應能力,這樣學生才能夠在不規則的詞組搭配中感受到語言所要表達的含義,繼而轉化為中文語言的短句來理解。高考英語試卷中也不乏此類有關跨文化語言適應能力的考查題型,這類題型的設計具有傳統題型所不具備的特征,其不僅具有中文諺語的骨架結構,同時具有英語詞匯的奇妙搭配,而學生在這類題型的解題過程中要充分發散思維,并且從中認識到更多具有特色的語言文化。
(二)跨文化語言溝通能力的表現
英語溝通能力是中學英語教學的重要模塊,部分地區已經將英語溝通測試(口語測試)分數計入高考分數統計范圍,并且成為高考英語的考察要點。因此,高考英語試卷中不乏以跨文化語言溝通能力為主題的考核內容。以北京外國語大學高考口語考試內容為例,為了測試考生的口語邏輯性與創造性,要求考生就“你最喜歡的老師是誰并表示原因”的話題進行口頭作文。學生需要快速回顧自己的學習生活,并且運用思維來總結答題語言順序以及語言內容,繼而轉化為英語語言進行口頭表達。因此,這類考核方式對于學生的語言轉化能力具有較高的考核要求,并且在問答的過程中,學生需要發揮自身的跨文化語言溝通能力進行口頭答疑。口語考試對于學生跨文化語言溝通能力的要求較高,其原因在于,在口語訓練當中,學生思維與口頭表達之間的轉化會逐漸產生一定的邏輯性,使學生能夠更加靈活地運用合適的英語語言來表達內心感受,學生對英語語言的應用會更加流暢。
(三)跨文化語言創新能力的表現
在高考英語試卷中,部分試題要求學生運用自身的想象力與創新力,并結合自身的英語能力進行答疑,而這類試題的設計目的是考核學生的跨文化語言創新能力。例如,2011年高考新課標二卷的寫作部分,考生需要以李華的身份來進行讀者意見的寫作,而在寫作的過程中,考生需要根據自身對于國內外新聞與名人故事的積累進行優點評價,并且從自身的角度提出指導建議。對考生跨文化語言創新能力的考查則表現在對于報刊提出建議的寫作中,其原因在于,考生需要切實站在李華的角度來思考提出建議的原因,并且構思其建議的優點與實用性,這樣一來,學生的寫作內容才能夠保持連貫且流暢的特征。因此,這類高考英語題型能夠有效地考查學生的跨文化語言創新能力,并且對于激發學生的語言創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四)跨文化語言思維習慣的表現
學生是不同的個體,這就決定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必然具有不同的思維方式與思維習慣,而英語思維習慣作為跨文化能力的表現類型,其對于學生英語語言邏輯結構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為了促進學生英語能力的均衡發展,高考英語試卷設計者通過優化題型內容,使學生的英語思維習慣、英語理解能力等統一成為考查的關鍵要素。以2018年高考新課標全國卷的閱讀部分為例,試卷中多次出現考查學生思維習慣的內容要點。首先,在以“自行車游覽華盛頓”為主題的應用文閱讀中,閱讀試題不僅要求學生從原文中找出四種自行車游覽方式。還需要學生從原文細節當中找出相對應的騎行方式,這樣一來,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必須要保持精準的觀察方式,并且具備“通讀全文再思考”的良好思維習慣。其次,在該卷的說明文閱讀中,學生必須擺脫逐字翻譯的閱讀解題習慣,以串聯原文因果關系的思維習慣進行解題。這樣一來,學生才能夠跨越語言文化的隔閡來理解文中“人類社會發展與語言消失”的主題邏輯,從而優化學生對閱讀文本的理解效果。最后,在閱讀新題型的解答中,原文中介紹了不同裝飾設計對于顏色選擇的重要性,并且要求學生在多個選項中選出對應的正確選項,學生需要運用自身的思維來推導原文中事件的因果規律,并且按照這一規律進行解答。因此,高考英語試卷中,部分習題能夠從思維的角度來對學生進行知識考核。這樣一來,具有良好思維習慣的學生便能夠在考題解答的過程中占據優勢。
(五)跨文化全球視野能力的表現
從學生的發展角度來看,具有一定跨文化能力的學生,必然具有更加廣闊的全球視野,而全球視野必然會成為學生理解與領悟英語語言的基礎,是幫助學生形成英語價值觀、英語思維方式的重要因素。在高考英語試卷中,具有全球視野性質的閱讀內容頻頻出現,而學生在解答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收獲到一定的英語知識,還能夠從中學習歷史與文化知識。例如,2017年高考新課標全國卷二的語法填空題,學生需要就主題為“倫敦地鐵由19世紀至20世紀的變化”的英語說明文進行分析,并且進行填空解答。在解答過程中,考生通過通篇閱讀來了解這篇說明文所表達的主題,并且了解倫敦地鐵的發展歷史,繼而衍生出對于國外科技文化發展的了解。這樣一來,學生便在習題的解答過程中增加了對于國外文化知識的了解,同時拓寬了自己的全球視野。
四、應用高考英語試卷中的跨文化能力內容進行教學的策略
從當前高考英語試卷內容的更新現狀來看,試卷中具有跨文化能力特征的試題內容正在不斷增加,且此類內容能夠作為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教學素材,因此,中學英語教師應當堅定發展培養學生跨文化能力的教學目標,并展開有效的教學工作。例如,高考英語試卷中有多種考核學生聽、說、讀、寫等跨文化能力的考核內容,教師可以將考核內容作為教學素材,并且設計相應的英語教學活動,使課堂成為培養學生英語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場所,為學生英語能力的提高創造有力的教學條件。
總的來說,從當前高考英語試卷的現狀來看,具有跨文化能力特征的試卷內容正在逐漸增加。因此,教師以及相關教學研究者應當從中發掘跨文化能力的優勢,并且分析高考英語試卷的命題思路,為實現英語學科教學創新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孫曉玲.高中英語教育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研究[J].英語廣場,2021(25):131-133.
[2]岳小堯,徐萍,丁倩.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跨文化意識培養策略研究[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3):135-139.
[3]張躍偉.高考改革模式下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策略[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130-133.
[4]王懷艷.高中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2):44.
作者簡介:郭英杰(1970.04-),河北蔚縣人,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第二中學,副教授,研究方向:高中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