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芳
摘 要: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人們也不再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是更關注學生的綜合發展和個人素質,因此在學科教學中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對于小學英語教學而言,更要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幫助學生提高表達能力、溝通能力,讓學生更加全面地成長和發展。本文將詳細介紹核心素養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小學英語;核心素養;培養途徑
小學階段是學生接觸各科學習的重要階段,也是培養學生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抓好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將為學生后續的學習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小學階段,學生第一次接觸英語可能會感到迷茫和無措,可能對英語這門學科缺乏興趣和熱情,這就需要教師加強引導和幫助,讓學生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找到存在感和參與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增強學習能力,使學生的核心素養有效提高。
一、核心素養的概念
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每個學科的教學都應當培養學生具備該學科的核心素養和能力,讓學生能夠全方位發展。英語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就是幫助學生了解英語文化,能夠用英語來進行表達和溝通,對知識進行探究和學習。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具體包括:語言表達能力,即學生熟練地利用英語來進行聽說讀寫;良好的個人品質,即幫助學生養成善于思索、敢于創新、不斷上進的性格和品質,對于學生后續的發展有非常重要的影響;較強的學習能力,即結合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年齡階段為學生合理安排學習內容,讓學生能夠激發對學習的興趣,加強對學習的欲望,提高學習效果;較好的文化品質,即通過學習英語對外國文化有更為深入的了解,拓寬學生視野,了解中西方文化異同。
二、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性
(一)推動課程改革
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和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教育的了解和認知也在發生變化,教育也迎來了重要的變革期。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是適應和促進課程改革的重要手段,能夠讓學校和家長更加注重對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也能讓教師秉持正確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安排課程內容,提高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
(二)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
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對學生個人而言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影響。首先,能夠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學校想要不斷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必須革新觀念,創新教學手段,學生才會有更加豐富的教學體驗,才能不斷提高對學習的興趣,感受到學習的魅力,提高學習的欲望。其次,能夠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學習英語,提高英語能力和水平,學習和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有助于學生提高自身的綜合實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鍛煉表達能力,對于后續的學習和就業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還有助于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從而獲得社會和家長的認可,促進學校的發展。
三、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理念落后
教師的教學理念將直接影響教學效果,雖然當前大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有所創新和改變,但仍有一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會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學表現和學生的接受程度。比如,有些教師認為教師才是教學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都應當圍繞教師展開,教師可以自行制訂教學計劃和進而教學安排,學生們只要跟上教師的教學節奏即可,這可能會導致學生們缺乏對自身課堂主體地位的認同,缺乏對課堂的歸屬感和參與感,進而可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表現。再如,有些教師還堅持傳統的唯分數論,認為一切教學活動的目標都是為了取得更高的分數,所以更關注學生如何去提高考試成績,而忽視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
(二)教學方式單一
教師的教學方式對提高教學效果也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有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靈活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新鮮感,能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但有些教師的教學方式相對較為單一,只是采取講解單詞和要求學生背誦單詞、默寫單詞等方式,這會讓學生有較強的學習疲憊感,認為英語學習是枯燥乏味的。尤其是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年齡較小,缺乏耐心和主動性,很容易對事物喪失興趣。英語是一門外來語言,小學生是第一次接觸,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應用英語,容易對英語課程產生敬而遠之的心理,在單一的教學模式下很容易產生挫敗感,認為自己無法學好英語,進而喪失對英語的學習熱情。
(三)缺乏互動
英語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師生互動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也能更好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但在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不注重營造互動的氛圍,導致教學活動成為單方面的灌輸,影響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和核心素養的培養。英語是一門課程,更是一種重要的溝通工具,通過英語學習來加強對單詞的掌握,豐富自己的詞匯儲備,是為了日后在與他人溝通和交流過程中能夠更好地表達自我,能通過英語這個工具來學習更多新的知識和內容,不斷豐富自己。英語教師要引導學生敢于用英語來表達自我,在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對英語的掌握程度。如果缺乏必要的互動和溝通,可能會導致學生無法真正掌握英語知識,也無法感受英語的魅力。
四、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
(一)營造輕松學習氛圍
學習氛圍的營造對于提高教學效果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對于語言學科的學習而言,融洽和諧的學習氛圍能夠讓學生更有動力去表達自我,也能積極主動地運用語言,因此必須加強對學習氛圍的營造。首先,教師可以提前到教室,在課前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英文歌或者英文視頻,讓學生能夠在課間有更豐富的休息方式,也能增強對英語學習的熱情,了解更多英語內容,也能讓后續的教學氛圍更加融洽。其次,教師應當利用互動來烘托課堂氛圍。比如,在學習“What would you like”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用這個問句詢問學生,讓學生用英語來回答,學生在回答的過程中能夠鍛煉英語表達能力,還能提高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可以讓學生們相互提問,以同桌為單位,一個提出疑問,另一個回答,通過這種方式,打開嘴巴和心靈開關,更加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75292030-02C6-4668-BB2C-AE1672F03C37
(二)利用微課加強自學
自學對于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自學也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探索能力,對于學生后續的發展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自學的引導和培養。當前微課視頻的迅速發展,為自學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和手段,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微課,幫助學生養成自學的好習慣。比如在學習“Can you clean the windows”這一課時,學生們需要利用這個句式來進行大量練習,掌握更多物品的英語名稱,如門、鞋子、柜子等。教師可以在課前錄制微課視頻,在微課視頻中集中展示窗戶、門、鞋子、柜子等的圖片和相應的英語表達,讓學生進行提前預習,從而確保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夠自如地利用這一句式來進行造句,并有效提高學生的單詞儲備量。
(三)善用游戲激發興趣
善于利用游戲也能有效提高學生對課堂學習的參與性,提高教學效率。小學生對游戲有天然的喜愛,在游戲中開展教學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愿意參與到英語教學過程中。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游戲來講授知識和學習內容。比如,在學習有關動物的內容時,教師可以提前制作不同的動物圖案的面具,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比賽的形式來學習動物單詞,教師戴上不同動物的面具,讓學生說出所對應的單詞并進行拼寫,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舉手參與,根據學生回答正確的數量來進行評比,給予優勝者一定獎勵。這種方式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能養成學生舉手回答問題的好習慣,學生在后續的學習過程中會更愿意參與到教學中。
(四)小組合作提高效率
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是當前英語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也是取得較好教學效果的有效方式。利用小組合作能夠增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和了解,培養深厚的友誼,還能有效節省課堂教學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對于部分師資力量較為緊張的學校而言,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是非常有效的解決手段。比如,在學習“She is my friend”這一課時,學生需要掌握 she is這一句型,通過不斷的練習來理解和吸收這一句型的內涵。教師可以把學生們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學生們在小組中利用這一句型來進行表達和分享。學生們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對 my friend進行修飾,在經過一定時間的練習后可以讓小組成員自行到講臺上進行展示。教師需要嚴格把控小組討論的時間,時間過長可能會導致學生失去耐心、注意力不夠集中,時間過短則可能導致學生準備不夠充分,在上臺展示時可能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教師需要進行觀察和總結,掌握合適的節奏。
(五)滲透思政培養德行
在英語教學中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還需要教師樹立起正確的教學理念和意識,在教學中借助教學內容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養成良好的個人品德,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比如,在學習“Be helpful at home”這一課時,教師除了要講解這一課的單詞、語法和基本句式外,還應當加強對學生個人品德的培養。要給學生布置小作業,讓學生在家中幫助父母做家務,在做家務的過程中感受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增強對父母的感恩和關心,并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教師可以在下一節課集中讓學生進行展示,用英語來表達自己所做的家務勞動,也可以用英語來闡述自己做家務的心得和體驗。這種方式寓教于樂,能讓學生學會做人做事的道理,真正起到教育引導的作用。
(六)中外對比加強認知
每種語言都離不開其產生和發展的文化環境和背景,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也要加強對文化的滲透和講解,讓學生了解英語的起源和發展歷史,并了解西方國家的文化。為了更好地加強學生對英語及相關文化的了解,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對比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架構,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最為有效也最為簡單的方式就是將西方文化和中國文化進行比較,了解這兩種文化的差異。比如,在學習“Countries”這一課時,可以讓學生們扮演不同國家的人物,依據人物的身份和生長環境來進行對話,這就要求學生必須要對自己所扮演的人物所在國家及其文化進行了解,明白自己所扮演的人物在其生活環境下對話的習慣和慣用方式,這樣也能有效幫助學生加強對西方國家的了解,增強對文化的認知。
五、結語
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就是培養學生全方位的能力,讓學生實現全面發展。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能夠推動課程改革,也能促進學生的成長和提高。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方式單一、缺乏互動,這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會影響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因此必須要加強對小學英語教學的改進,要營造輕松融洽的學習氛圍,要利用微課幫助學生進行自學,善于借助游戲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通過小組合作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滲透思政教育以培養學生的品德,通過中外對比加強學生對不同文化的認知。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使學生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陳玉燕.小學英語教學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探析[J].新課程,2022(5):40.
[2]譚蕾.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淺談[J].讀寫算,2022(1):85-87.
[3]王愛珍,樊彥彥.小學英語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中學生英語,2021(48):95.
[4]帖銳.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核心素養培養對策分析[J].考試周刊,2021(A0):103-105.
[5]劉書娜.以核心素養培養為導向的小學英語教學探究[J].英語教師,2021(22):86-89.
[6]王萍.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校園英語,2021(46):168-169.
[7]汪芳.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J].新課程,2021(46):32.
作者簡介:田芳,江蘇省昆山開發區晨曦小學。75292030-02C6-4668-BB2C-AE1672F03C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