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二紅
群眾文化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結合是當前我國群眾文化的發展方向,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社會基礎文化的繁榮都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針對群眾文化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進行了分析探討,文章中從群眾文化和優秀傳統文化發展角度分析了二者融合的意義,同時總結了群眾文化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結合的路徑。
文化繁榮發展是國家富強的表現,也是社會穩定的基礎之一,在我國全面建設時期,也十分重視基礎文化建設。群眾文化的發展落實,就是國家對文化建設重視性的體現。我國是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國家,優秀傳統文化是國家的寶藏,而在現代社會發展過程中,國家也非常重視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而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群眾文化進行結合,能夠幫助傳統文化深入群眾,提升傳統文化的受眾,增加傳統文化的傳播面積。同時傳統文化融入到群眾文化當中,提升了群眾文化的精神力量和道德力量,促使群眾文化朝積極方向發展。
一、群眾文化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結合探討
(一)群眾文化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指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優秀的精神文化、道德理念、藝術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國文化發展過程中積累的重要文化,不僅對我國文化發展有所影響,對于我國政治和經濟方面的發展也有重要的影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不僅是具有悠久的歷史,同時對于當前我國社會文化以及政治的發展都有重要的意義。如當前我國社會道德標準、設備文化氛圍、民間習俗等都會受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另外,從整體角度而言,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也是和諧社會構建的重要條件之一,我國自古就有“天下大同”“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道德文化理念,與當前我國社會發展提出的和諧社會建設目標有共同的理想。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對我國發展的影響非常深遠,在未來我國文化、政治和經濟發展中,也要堅持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以發展文化為基礎,提升文化發展效果。
群眾文化是一種在職業文化范疇之外,以共同參與、自發參與、自我娛樂的一種社會群眾性質的文化活動。群眾文化是文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具有廣泛基礎的文化藝術性質。群眾文化的發展建立在國家社會穩定的基礎之上,而我國現在正處于平穩建設時期,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對于文化的需求也越來越高,所以我國群眾文化在此背景下快速發展。群眾文化的良好展開和廣泛開展,已經成為當前社會發展的紐帶,對于群眾文化的快速發展有非常積極的作用,能夠最大程度上提升群眾文化的發展效果。
(二)群眾文化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結合的顯示意義
群眾文化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結合是現代社會文化發展的根本方向,而從文化發展的意義而言,可以從三方面解讀二者之間融合發展:①從群眾文化發展角度而言,群眾文化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結合意義非凡。群眾文化的發展是社會穩定的表現,同時也是給社會大眾提供了休閑和娛樂的活動,為和諧社會建設打好基礎。群眾文化中融入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更能夠借助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力量、文化力量以及道德力量,幫助群眾文化良好展開,同時讓群眾文化參與者享受到精神道德洗禮,加深了群眾文化的影響力,更能夠良好的促進和諧社會氛圍的構建;②從中國傳統優秀文化角度而言,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群眾文化進行有效融合,能夠最大程度上促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群眾文化具有良好的群眾基礎性,群眾文化的良好展開十分關鍵,對于文化的創新發展也有非常積極的作用。進行文化創新發展中,更可以落實好文化創新效果。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播對于現代社會的發展有非常積極的作用。而我國傳統優秀文化在傳播過程中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傳統的文化傳播,其局限性在于傳承本身,傳承規矩十分嚴格,所以導致部分傳統文化傳播效果較差,同時在改革開放后,我國文化受到外部沖擊較大,對于優秀傳統文化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影響。而群眾文化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有效融合,很大程度上提升文化的創新效果,確保文化傳承傳播更加有效,也能夠提升優秀文化的傳播受眾;③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群眾文化的發展也促進了繁榮中國的快速落實。國家繁榮發展是政治、經濟、文化的全面繁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發展,一定程度上關系到創新發展效果。同時進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發展中,將群眾文化與傳統文化進行融合,可以更好地豐富和繁榮中國文化。
二、群眾文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路徑分析
(一)做好二者結合的統籌發展
群眾文化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合,對于現代社會文化繁榮有積極的意義。而文化之間的相互融合并非易事,同時群眾文化開展已經形成了趨勢,并且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所以,想要促進二者融合,必須要進行全面的規劃,借助政府的統籌管理力量完成群眾文化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進行融合。
政府應該建立引導方向和目標,幫助群眾文化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快速結合,確保群眾文化創新發展更加積極合理。如政府可以通過政策性文件、通過制定規范化發展方向。政府的社會治理和社會管理功能可以實現對文化的有效管理,從而提升文化管理效果,確保其發展建設更加積極合理。政府應該根據地區內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群眾文化傳播和開展情況制定合理的文化結合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給予二者結合共同的方向目標,指導二者進行快速融合。
如河南省在進行文化建設過程中,省第十一次黨代會著眼于第二個百年目標,前瞻30年、謀劃15年,分階段描繪了全面建設現代化河南的宏偉藍圖,即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到2035年基本建成經濟強省、文化強省、生態強省、開放強省的建設目標。而群眾文化與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融合也是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目標的有效建立,實現了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發展,提升文化的創新發展效果[1]。
政府應該給予二者融合更多的支持,包括資金、人員以及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文化結合發展建立在平穩社會環境,建立在必要的經濟基礎之上。而群眾文化本身有自發性和娛樂性,與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目標有所差異。所以,政府需要支持和引導二者進行有效的融合,讓大眾在享受群眾文化的基礎上自覺形成對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吸收。
如河南省南樂縣就十分重視群眾文化與傳統文化的結合,其本身做出的各項措施,值得學習:A每年南樂縣政府都會拿出400萬元專項資金為每個鄉鎮配齊文化站長和專干,每個行政村設有財政補貼文化協管員,為公共文化服務活動提供保障。B地方社區或者農村委員會都會定期組織文化活動,包括傳統豫劇戲劇下鄉等文化互動,吸引大批藝術愛好者和群眾的廣泛參與。在共同參與傳統文化活動同時,也實現了群眾文化與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良好融合[2]。
(二)二者融合的精心設計
群眾文化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雖然同屬文化繁榮,但是二者文化性質稍有差異,并且文化價值觀也有所不同,所以群眾文化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展開應該進行精神的設計,讓二者融為良好的群眾優秀文化,需要做好必要的準備,同時也需要二者之間形成良好的形式配合,才能夠最大程度上發揮文化結合的力量。
將中國傳統文化打造形成大眾樂見的形式,能夠促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群眾文化的良好融合。群眾文化本身的娛樂性非常重要,一定程度上關系到文化創新效果。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創新發展中,更可以實現對文化的創新效果分析。所以,在二者進行融合的過程中,可以利用群眾文化形式進行傳統文化的傳播,從而增加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受眾,促進傳統游戲文化的傳播。可以通過群眾文化活動來完成對中國傳統文化與群眾文化活動的良好展開。如地方戲曲文化劇團與民間劇團進行混合演出,二者融合演出,可以實現文化之間的相互交流,同時傳統文化與群眾文化之間也形成了融合,促進群眾文化吸取優秀文化的優點[3]。
通過數量優勢完成二者的結合。二者之間形成良好融合,也需要多次的開展,通過二者相互配合,逐漸形成良好的文化結合,提升文化力量。群眾文化的宣傳形式多樣,優秀傳統文化形式也多種多樣,所以利用二者的共同點,可以實際不同的文化活動,通過反復展開的文化活動,促進二者良好融合。如駐馬店汝南縣采取綜藝演出、主題晚會、民間技藝、知識講座、消夏電影放映、全民健身體育活動、展覽展播等多種形式,引導群眾從事文明、健康、向上的文化娛樂活動,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4]。
三、總結
本文針對群眾文化活動與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結合進行了分析,二者良好的融合不僅需要精細的設計,政府更應該做好目標的指引,確保群眾文化活動與中國優秀文化創新發展,提升文化發展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尚東蓮.淺談群眾文化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J].文化產業,2020(18):150-151.
[2]貢秋曲珍.民間民俗美術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傳承與發展[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9(4):214.
[3]謝香枝.傳承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與發展群眾文化的探討[J].神州,2019(23):22.
[4]吳萍,賈繼瑤.發揮地方廣電優勢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以恩施州廣播電視臺為例[J].新聞前哨,2019(3):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