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秀芬
文化軟實力的建設對于當今社會的中國來講十分重要,群眾文化在文化中更是占有不可撼動的地位。群眾文化不僅彰顯了我國總體人民群眾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同時也側面促進了我國社會的總體發展進程。本文主要以山東省青島市文化館作為分析主體,針對山東省青島市的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以及文化價值進行分析概述。
當國民總體的經濟能力得到極大提升過后,在物質層面得到滿足后,人民群眾往往會更加追求精神層面的富足,因此就對精神文化這一層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群眾文化屬于精神文明建設中文化的一個類別,其發展往往和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能夠對全社會總體的經濟、政治、文化多個層面的復興和發展起到一定的引導效果。2021年后的中國正處在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想要不斷增強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以及增強我國總體的文化軟實力,一定要建立在將群眾文化作為基礎的前提下,通過對群眾文化的宣導和植入來促進我國成為世界文化強國。
一、當前山東省青島市群眾文化建設的基本現狀
除文化事業單位組織的文化運動外,國民群眾自發組織的社會性文化就屬于群眾文化,群眾文化往往以群眾作為活動主體,更加關注人本身自我價值的實現以及對精神層面的追求,群眾文化屬于我國文化發展至今以來衍生的一個主體,不僅象征著我國文化向基層的延伸和發展,同時也象征著當前我國文化發展的文明程度[1]。在明確這一概念后,我們分別可以從宏觀以及微觀兩種視角來對山東省青島市的群眾文化基本現狀進行分析。
山東省青島市的群眾文化建設近年來呈現出了一種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態勢,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不過在取得這些成效的同時,同時也暴露了一些的弊端。首先,從宏觀上來講,在山東省青島市的總體經濟建設和發展當中,群眾文化作為當代主導文化的一個分支,早已在青島市的建設以及發展中成為了一項極其重要的發展勢力,由于青島市的經濟發展逐年增高,因此,總的來說,青島市居民群體總體的生活質量處于一種相對穩定且能自足的狀態。在這樣的前提下,青島市民往往更加注重于追求與新時代相符的更高一層的精神文明建設體系的搭建,以謀求發展更優質的群眾文化。當前青島市市民主要發展的群眾文化方向主要針對于民俗、教育、心理以及美學相關聯,不過這樣做是遠遠不夠的,在此基礎上,如果不能將其與當今社會發展的主流意識進行結合并創新開展新的群眾文化建設模式,那么對今后的發展依然是大大不利的。其次從微觀上來講,在青島市發展群眾文化取得一定成效后,隨之而來的問題變得多元化起來,青島市群眾文化的基建問題、對群眾文化宣傳的資金投入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保護以及青島市當地群眾文化隊伍建設是否穩定等不同維度的問題往往制約著青島市群眾文化的整體發展。另外,由于能夠長期投身于群眾文化建設的人群多為退休并且有閑置資產的中老年人群,加上他們當初的教育背景并不十分完善,因此這些投身于青島市群眾文化建設的群眾們往往其文化水平參差不齊,與此同時,對于現代科技下的產物接受能力相對年輕人也屬于弱勢,因此對青島市總體群眾文化的建設和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困難[2]。
二、群眾文化建設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
科學性和可行性這兩個基本原則應同時在青島市群眾文化的建設中被堅持,首先,科學性這一基本原則指的是群眾的整體文化建設方式以及手段要符合科學邏輯性,在青島市群眾文化建設的具體實施中要確保和國家的精神文明正相關。其次,可行性這一基本原則說的是青島市群眾文化活動的建設和發展一定要與當地的基本情況相適應,要做到將群眾文化建設落地,而不僅僅是在提出方案后沒有后續與青島市實際狀況相吻合的切實的發展活動。與此同時,在新時代背景之下,青島市群眾文化建設要做到積極響應時代發展的主旋律,二者相互呼應,通過群眾文化的合理開展來弘揚當今社會的時代文化[3]。
三、青島市群眾文化建設的社會功能
(一)交流娛樂的社會功能
在青島市的群眾文化建設過程中,娛樂和交流是其中的第一項社會功能。實際上在青島市開展群眾文化體系搭建的進程當中,主要進行的群眾文化建設的基本項目還是以文娛活動為主,在這樣的前提下,交流和娛樂自然而然地成為了青島市群眾文化的首要功能。
1.娛樂功能
青島市市民喜聞樂見的群眾文明有很多,在進行群眾文化建設的具體落實中,群眾往往能夠在豐富的娛樂活動當中找到自我追求和放松,內心和精神上的愉悅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滿足。
2.交流功能
我國城市化的推進的確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總體國民經濟的騰飛,不過在國民整體富起來的同時,城鎮的居民在鋼筋水泥的樓房中鮮有外出,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不似從前那般密切,隨著青島市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增速,往往加重了這一現象。而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其中一個功能就是打造市民與市民之間的交流往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往往是群眾文化開展的目的以及推動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橋梁[4]。
(二)普及知識的功能
作為群眾文化體系創建和發展的行為主體,青島市民在參與到山東省青島市的群眾文化建設活動時,往往更加側重于聚集性,眾多有群眾文化思想意識形態的青島市民聚集在一起,對相互關注的文化產業信息進行交流溝通,在這樣的氛圍中不斷地提升自我的精神文明建設,同時還能夠收獲自己關注的知識點,于是就達到了對知識的普及這種作用[5]。
(三)群體認同功能
對青島市的群眾文化建設而言,群眾文化的核心為群體認同。一方面群體認同既能彰顯群眾主體的思想文化認知,同時,另一方面也象征了對于現有文化的尊重和認同,代表了青島市民眾的凝聚力。因此,說明青島市在進行群眾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起到了激發群眾的群體認同功能這一基本作用。
(四)遺產保護功能
群眾文化是我國歷史文化發展中的一種獨有的標識。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群眾文化建設的具體活動和文化遺產的關系十分密切。當前,我國正在加強世界文化強國的建設發展目標,在這重要的歷史時期,我國悠久的物質文化遺產固然非常重要,實際上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同樣重要,我國是擁有幾千年文明的大國,是世界上唯一現存并在發展的四大文明古國,千百年來我們的先輩們為我們積累了太多的文化。因此,在對我國文化的發展和宣傳中,為防止文化缺失現象的產生,對當地的群眾文化進一步加強十分重要[6]。
(五)發現人才的功能
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是我國發展的硬實力,其中人才的發展和培育事關重大。在青島市群眾文化活動建設與開展的過程當中,勢必會吸引到龐大的群眾主體參與到活動中來,為了更好更優地開展青島市群眾文化的推廣活動,在活動的策劃、推廣以及組織實施的各個環節中,都需要有才能的人才來進行具體落實,在這一過程中往往能夠不斷發掘到相關人才,這是青島市發展群眾文化建設的第五個主要功能[7]。
四、青島市開展群眾文化建設中的主要文化價值
(一)利于主導文化的傳播
青島市民在開展群眾文化建設的具體實際行動中,往往對主導文化的傳播起到了積極促進這一層面的文化價值。為引導我市群眾以正確的思維來理解并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勢必要加大我市各個階層群眾對于當前形勢下我國的主導文化的宣傳力度,這一重要舉措往往對全社會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促成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同時,為吸引更多的群眾個體積極參與到青島市的群眾文化建設中來,與之相關的組織應當將假節日的空余時間充分利用起來,為群眾文化的搭建提供一個良好的交流平臺以及交流方式。從而全面促進市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進一步推進青島市民在精神文化中的科學發展。
(二)利于發展精英文化
落實群眾文化的主體十分寬泛,青島市本市的廣大居民,甚至包括在青島暫住的外省甚至外國公民,都可以成為我們發展群眾文化的主體。和群眾文化的主體相比較,精英文化的發展往往要求其主體具有一定的社會專業技能或者說是相對較高的學歷文化背景,精英文化和群眾文化的發展并不矛盾,二者之間的發展可以說是相輔相成。一方面,群眾文化的大力發展會促進我市精英文化的蓬勃發展,另一方面,精英文化的進一步發展還會起到帶頭示范的作用,借此來帶動更多的群眾主體參與到青島市群眾文化建設的活動中來,成為青島市群眾文化建設發展的參與者和見證者。
五、總結
我國的總體發展、尤其是文化的發展離不開群眾文化作為基本支撐在當今社會的總體發展中,實現人民的中國夢,為實現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設,群眾文化的發展在其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的輸出以及傳遞中往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覃雄.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J].參花,2017(7):157.
[2]符桃娜.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4):165.
[3]李珍娟.探討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J].傳播力研究,2018(13):35.
[4]金學英.對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探微[J].北方文學,2018(2):166.
[5]田景茹.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淺析[J].祖國,2018(10):72.
[6]蘇長楓.社會學視閾下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及文化價值[J].四川省干部函授學院學報,2017(4):124-126.
[7]周月梅.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分析[J].中華少年,2017(1):297-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