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源頭和根脈,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開創偉大事業的信仰之基。黨校作為黨員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應全面推動偉大建黨精神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首次提出并深刻詮釋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為立黨興黨強黨提供了豐厚精神滋養。將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引領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創新發展,涵養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根基,指導思想政治教育生動實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一、深刻領悟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的重大意義
偉大建黨精神凝聚著中國共產黨人的信仰信念、思想意識、意志情感、道德情操、價值追求、目標方向,是民族精神、革命精神、時代精神的升華。偉大建黨精神的形成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息息相關。一百年來,無數中國共產黨人把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和熱愛牢記在心中、落實在行動上,為黨和人民事業奉獻出自己的一切乃至寶貴生命,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堅定信念,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人民情懷。據不完全統計,從1921年至1949年,犧牲的全國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達370多萬人,在中國革命史上筑起了一座座豐碑。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黨校作為黨員干部教育的主陣地,應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從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深刻感悟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在偉大建黨精神中汲取信仰力量,筑牢信仰之基、把穩思想之舵、補足精神之鈣,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
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發端,集中體現了黨的理想信念、責任擔當、崇高情懷,凝聚著共產黨人艱苦奮斗、犧牲奉獻、開拓進取的偉大品格。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根源。一百年來,黨領導人民創造了偉大歷史,鑄就了具有鮮明時代特點的偉大精神。如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鑄就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鑄就了抗美援朝精神、紅旗渠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鑄就了特區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等;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鑄就了新時代北斗精神、偉大抗疫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這些偉大精神共同構筑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偉大精神引領偉大事業。黨校應發揮主渠道作用,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下,不斷樹立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加積極的投身到社會主義建設偉大事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1]。
偉大建黨精神承載黨的初心和使命,彰顯黨的性質和宗旨,是激勵我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風險挑戰、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動力。偉大建黨精神中蘊含的信仰的力量、真理的力量、人民的力量、實踐的力量,是我們黨始終保持勃勃生機、不斷奪取勝利的強大精神支柱。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面臨的外部環境越來越嚴峻,同時改革開放使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利益關系、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在錯綜復雜的形勢面前,黨校要發揮主力軍作用,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切實增強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和政治執行力,始終與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風雨同舟、同甘共苦,時刻牢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始終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不斷帶領人民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二、正確認識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的積極作用
(一)用偉大建黨精神堅定黨員干部理想信念
“堅持真理、堅守理想”,彰顯了我們黨是有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的黨。我們黨的每一段光輝歷史,都是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動教材,都是涵養黨員干部精神力量的營養劑。黨校思政課要講好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的科學內涵和重要意義,講好我們黨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的光輝歷程,講好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為理想信念而不懈奮斗的感人故事,引導黨員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始終理想堅定、信念執著。
(二)用偉大建黨精神強化黨員干部責任擔當
“踐行初心、擔當使命”,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精神特質。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黨校思政課要講好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人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感人故事,講好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偉大飛躍的歷史進程,講好中國共產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的巨大貢獻,引導黨員干部增強擔當精神,扎根人民,奉獻國家[2]。
(三)用偉大建黨精神錘煉黨員干部頑強意志
“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不懼風險、敢于斗爭、勇于勝利的英勇意志。一百年來,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為了理想信念頑強拼搏、不懈奮斗,甚至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黨校思政課要講好中國共產黨人“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大無畏氣概,錘煉黨員干部的頑強意志和堅韌品質,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為奪取新時代偉大勝利貢獻力量。
(四)用偉大建黨精神引領黨員干部價值追求
“對黨忠誠、不負人民”,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鮮明政治品格與崇高價值追求。我們黨來自于人民,黨的根基和血脈在人民,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始終同人民血脈相連,為人民利益不懈奮斗。黨校思政課要講好一百年來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講好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以人民為中心的深刻內涵,引導黨員干部厚植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情感,努力創造無愧于歷史和人民的新業績。
三、切實肩負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的神圣職責
(一)突出思想性,不斷提升高度
偉大建黨精神是指引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奮進前行的明亮燈塔,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強大精神力量。黨校是教育培訓黨員干部的主渠道、加強黨員干部黨性鍛煉的大熔爐,必須在主業主課中抓好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一方面要推動偉大建黨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將偉大建黨精神通過黨校教師再理解、再消化,盡最大限度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讓基層黨校成為宣講偉大建黨精神的主陣地;另一方面要推動工作創新。偉大建黨精神飽含豐富思想,宣講偉大建黨精神應避免空洞說教,要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黨校教育培訓的規律和特點,改進教育培訓模式,綜合運用專題講授、現場教學、案例教學等教學形式,創新運用研討式、訪談式教學等教學方法,切實提高黨員干部對思想理論的認同、理解、消化和吸收。
(二)突出系統性,不斷加大力度
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根源。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時期形成的偉大精神雖然具有不同的內涵,但統一于偉大建黨精神的思想土壤和精神沃土,這個“土壤”就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不屈不撓、艱苦奮斗的光輝歷史。對此,黨校思政課要注重“四史”學習教育。應系統講好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使黨員干部在“四史”學習教育中深刻體會偉大建黨精神的思想真諦和深刻內涵,切實增強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同時還要注重研討成果轉化。在黨校主題班培訓中要安排研討環節,通過集體研討深刻領會偉大建黨精神中蘊含的黨的堅定信念、根本宗旨、優良傳統、工作作風等,引導黨員干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3]。
(三)突出實踐性,不斷拓展廣度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要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偉大建黨精神中有很多感人肺腑的動人故事,要把這些紅色故事作為黨校思政課的生動教材,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強黨員干部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偉大建黨精神的宣講不能局限于培訓班式的傳統手段,而應采用情景式、沉浸式等喜聞樂見的方式,不斷擴寬黨員干部的學習廣度和深度。一方面要開展實地教學。在進行偉大建黨精神宣講時,可以有計劃地參觀一些革命舊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如井岡山、遵義、延安等革命圣地。依托這些紅色文化教育資源,讓學員對黨的歷史感同身受,從而提高黨員干部的思想覺悟;另一方面要引入具體情境。通過情境教學和訪談教學等方式,將學員切入革命先輩和英模人物的具體情境中,亦可通過播放愛國主義教育電影、黨史視頻資料、革命歷史圖片資料等方式,增強授課的直觀性和感染力,提高黨員干部對偉大建黨精神的感性認識,進而激發心靈上的共鳴。
參考文獻:
[1]周堅.運用思政課講好偉大建黨精神[N].人民日報,2021-11-03.
[2]吳德峰.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勇擔黨校神圣使命[N].湖南日報,2021-07-13.
[3]劉南秋.講好黨性教育課[N].學習時報,2019-12-19.
作者簡介:翟慧和(1976-),男,漢族,遼寧調兵山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社會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