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琳
隨著我國現代化科技的進步,在互聯網絡和各類硬件設施的支持下,新媒體已經從一個行業概念轉變成了人們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存在的媒體形式。相比于傳統媒體而言,新媒體的靈活性、包容性和參與性大大提高,對于新聞傳媒和電視行業而言,既有著較大的沖擊作用,同時也為其賦予了全新的動力。本文闡述了新媒體行業對傳統電視行業帶來的沖擊,并對新媒體環境下電視編輯的業務能力提升策略進行了細致分析。
一、新媒體行業對傳統電視行業帶來的沖擊
(一)傳播形式帶來的沖擊
新媒體行業對于傳統電視行業帶來最大的沖擊是傳播媒介和傳播形式的沖擊,電視行業的傳播對于“電視”有著絕對的依賴,無論是寬帶還是光纖,電視行業的呈現方式只有通過大屏幕才能完成和觀眾的互動。但是新媒體行業不同,任何一種電子設備,只要聯通網絡就能夠借助不同的平臺和應用完成內容傳播。兩者之間的對比,無論從觀眾的接受程度還是使用的頻率時長,都隨著網絡環境的變化越差越大,而且可以想象的是,一旦5G通信網絡實現普及,那么這種沖擊和差異將會再次擴大[1]。
(二)傳播內容帶來的沖擊
傳統電視節目內容的制作環節較為復雜,不同的崗位分工清晰,每個人只需要完成自己的崗位內容即可。雖然這種模式能夠制作出很多質量精良的電視節目,但是成本極高,制作周期長,內容限制多,播出要求高。而上述這些內容要求和標準在新媒體環境中則可以忽略不計,絕大多數的新媒體內容,無論是文字還是視頻,都是由創作者一人完成的。即便是團隊合作,人數也較為有限。這就導致了新媒體的內容創作對于創作者來講沒有設置硬性門檻,創作內容的范疇沒有限制,對于觀眾而言能夠形成更大的吸引力。
(三)創作團隊帶來的沖擊
另外,一個行業的發展,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對人才的吸引。新媒體行業的蓬勃發展,不僅是對電視行業形成了沖擊,對于電影、電視劇、配音甚至傳統銷售和服務行業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其本質核心在于行業對人才的吸納,更多的優質內容創作者選擇進行新媒體行業試水,本身就說明了這一行業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電視行業在很多從業人員的眼中都屬于日落西山,不復往日的輝煌,甚至很多電視行業的從業者都借助自身原有的專業能力跳槽到新媒體行業當中來,造成了電視行業嚴重的人才流失[2]。
(四)未來發展帶來的沖擊
最后,每個行業未來的發展都存在很大的區別,各行業的發展潛力直接決定這一行業的上限,甚至很多行業會在一夜之間消失,這種事情在近些年屢見不鮮。對于電視行業的發展也同樣適用這一道理,新媒體行業發展至今依然形成了較為清晰的幾個板塊,包括內容創造,娛樂直播,電商帶貨,未來還會囊括跨境電商,每一個板塊的廣度和深度都有著碾壓傳統行業的絕對優勢。也正是這種明顯的發展優勢,導致更多的人對于電視行業的信心不足,甚至很多功能和職能都被新媒體行業所取代[3]。
二、新媒體環境下電視編輯業務能力提高的
必要性
(一)內容戰略出發的必要性
想要充分了解在新媒體環境下電視編輯業務能力提高的必要性就要從兩個不同的維度進行切入,首先就是從內容戰略出發。為什么時至今日,即便新媒體行業的發展已然呈現出收割傳統媒體的趨勢,但電視行業仍然存在。根本原因在于電視除了娛樂大眾之外,還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輿論導向和民眾教化之責。而想要實現這一目標,電視行業的依仗就是優質內容的輸出,制作精良的節目,能引起觀眾共鳴的內容。而優質內容創作的核心,就是電視編輯人員的業務能力。
(二)人才儲備出發的必要性
其次,行業之間的競爭從來都不是真刀真槍地搏殺,反而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吞噬。新媒體行業對電視行業的侵吞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了,包括思路、設備、技術乃至人才[4]。隨著電視商業體系的萎縮,越來越多的電視編輯投身到了新媒體行業當中。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新媒體行業的變現能力更強,同時可以更好地發揮從業人員主觀能動性。為了避免電視行業人才被新媒體壟斷式的挖掘,就需要有目的的培養和提高電視編輯人員的業務能力,做好人才儲備。
三、新媒體環境下電視編輯業務能力提高的有效策略
(一)強化電視編輯對行業的認知能力
要探討電視編輯業務能力提高的策略,就要先強化電視編輯人員對于行業的了解和認知,如果對行業的認知不清晰,那么業務能力提高的方式和方向就會出現問題。新媒體環境下,電視編輯要提高自身業務能力就要先了解新媒體行業發展的優勢,以及電視行業未來發展的方向。如融媒體的概念是一個相對寬泛的說法,更像是傳統媒體的一塊遮羞布,觀眾和市場都被新媒體強行攫取,觀眾的習慣也被更改,那么電視編輯的業務能力提升勢必要向新媒體進行借鑒和學習。
(二)重視電視編輯創新思想的塑造
之所以用塑造思想來概括,并不是危言聳聽。當下電視行業的人才流失情況非常嚴重,甚至可以說能夠在新媒體領域獲得更大成就的電視媒體人大多數都已經完成轉行,很多電視臺現在都處于開不出工資靠廣告業務養人的窘境。因此電視臺的領導要做好各崗位人員的思想工作,闡述電視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和發展規劃。這樣才能穩定電視編輯人員的思想,腳踏實地做好本職工作[5]。
(三)著重提高電視編輯人員的綜合工作能力
提高電視編輯人員綜合工作能力有著多層含義,第一層含義可以借鑒新媒體行業的發展,一個人能夠完成多個環節的工作或者多個人的工作,就能夠節省出大量的人員編制和人工開支。從經濟的角度來講,更少的人創造更多的價值才能保證行業的良性循環發展。第二層含義則是職能的融合,電視編輯人員本身就是一個復合型的崗位,不僅需要編輯人員具備各行業的基礎認知以及專業知識,同時還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理解能力,總結能力,編寫能力,這些能力在新媒體行業和傳統媒體行業當中都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而加強編輯人員的綜合能力培養還能夠有針對性地發掘其潛力,鼓勵編輯人員學習更多新的專業知識。
(四)強化編輯人員的文字功底訓練
編輯人員的文字功底是電視節目內容呈現的一個門檻,文字功底更強的編輯能夠在文字的編排和表達上完整地闡述出自己的想法,讓其他工作人員直截了當的感受和認知。同時,高質量的新聞、事件、節目內容經常需要編輯人員具備快速反應,隨機應變的能力。在面對不同突發情況時,只有具備更加深厚的文字底蘊和知識結構才能幫助編輯人員完成相應環節的工作。
(五)創新意識的培養和提高
在新媒體環境下,傳統媒體的工作模式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如央視在新媒體平臺開設了獨立賬號,每天24小時不間斷地直播。這種模式就是傳統電視媒體在新媒體環境下嘗試轉型的最佳案例之一,同樣的內容在不同的平臺進行播放,最終的受益者都是觀眾。如傳統電視綜藝節目和新媒體的融合,讓更多能夠產出優質內容的創作者加入到這一環節當中來。又或者傳統的電視購物服務在各類應用的支持下,也完成了新媒體的線上轉型。可以說電視行業在新媒體環境的影響下,各個環節都在發生改變,這種改變不只是電視屏幕分辨率得到提升或者又推出了多少檔節目。而是從根本上得到了轉變,電視編輯想要不斷提高自身業務能力就需要緊跟時代的發展,著重提高自身的創新意識,思考有哪些模式或者內容符合新媒體環境下的電視行業發展,從時長、質量、宣揚的精神和思想等多個角度進行剖析[6]。
(六)強化電視編輯職業道德體系的建立
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體系的建立是所有職業和崗位發展的基礎需求。對于電視編輯而言,其職業道德水準的高低不僅影響其個人,同時也會影響整個電視節目的質量和播出效果。如果一個電視編輯自身的道德觀念不正能量,就很有可能在稿件或者文本中出現消極或者反動言論,一旦電視節目播出,影響力擴散,就會對觀眾產生負面影響。如果觀眾是未成年人,對社會缺乏經驗,很容易受到電視節目的蠱惑。雖然新媒體行業對電視行業有一定的沖擊,但是電視行業畢竟有政府體系背書,在群眾中仍然有著較高的公信力。所以電視編輯務必重視自身職業道德體系的建立,電視臺也需要定期組織業務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讓電視編輯充分認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意義。
四、總結
在新媒體行業的影響下,傳電視行業的發展確實受到了較大的沖擊,在業務體系和商業模式中受到了擠壓。但越是這樣,電視行業的從業人員,尤其是電視編輯更要不用揚鞭自奮蹄,深入了解新媒體環境下電視行業的發展態勢,充分認知電視行業現有的優勢和未來的轉型方向,刻苦提高自身專業能力,堅守職業道德操守,積極創新電視節目內容。只有不斷夯實基礎,才能在新媒體環境下為電視行業搏出一條全新的道路。扎扎實實的為老百姓做事,貢獻更多民眾喜聞樂見的內容來。
參考文獻:
[1]于揚.淺議新媒體環境下電視編輯業務能力提升的方法[J].傳播與版權,2021(10):50-52.
[2]王笑笑.廣播電視編輯業務創新與發展探究[J].采寫編,2021(8):72-73.
[3]樊昊卿.新媒體時代電視編輯業務創新與發展分析[J].傳播與版權,2021(7):46-48.
[4]剌曉玲.提升基層廣播電視編輯業務水平的有效策略思考[J].西部廣播電視,2021(8):155-157.
[5]孟子恒.提升基層廣播電視編輯業務水平的有效策略[J].新聞傳播,2019(12):89-90.
[6]馬建華.電視編輯人員應具備的專業素養[J].青海師范大學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8(2):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