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昕
在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日益深化背景下,小學數學作為主要學科,關系著小學生邏輯思維的形成與發展。基于此,為提升教學效果,加快學生數學知識的理解,本文從生活化教學的角度分析小學數學教育有效策略,以期為相關教育工作提供參考建議。
一、以數學教材為基礎靈活使用生活素材
人教版小學數學改變了以往的文字呈現形式,圖片量增加,多是圖文并茂的內容,其中,大多圖片與學生實際生活接近或有關,所以,為使數學教學生活化,首要任務就是依托于數學教材,挖掘并靈活使用生活素材,帶領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從而降低數學知識抽象性,加快學生的理解與使用。以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中《百分數》為例,教師在傳授基本的百分數概念等知識后,可以結合存款利息開展教學工作。存款利息在小學數學題中較為常見,以此為例不僅能夠使學生熟悉此類問題,還能夠與學生生活體驗相結合。具體而言,開展教學工作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調動有關銀行的記憶,如是否有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銀行存(取)錢等,以此調動學生積極性,之后結合教材的納稅知識進行納稅意義的教育,接下來結合相關圖片和存款利率表營造生活場景,即結合情境圖引導學生調動自己的生活體驗,從而順利展開教學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數學知識是一個系統化的體系,在開展第六單元的統計知識時,應注重“合理存款”教學活動與第五單元百分數的聯系,從而在實現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同時,幫助學生建設系統的數學知識體系,夯實學生數學基礎,使其在生活中發現數學現象、應用數學知識。
二、創新教學模式,利用生活模擬創設教學情境
貼近學生生活場景無疑是當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在開展生活化數學教學工作時,應創新教學模式,巧設生活模擬,以此創設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情境,從而以沉浸式的方式進行數學學習與應用。值得注意的是,教學情境的創設應以教學難點為基礎,讓學生在情境中自主發現數學、驗證數學和應用數學,學生能夠從中獲得較大數學學習成就感,進而領略到數學的魅力,那么其學習興趣勢必大大提高。仍以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為例,分數應用題的題型較為分散,分別為《分數除法》《分數乘法》和《百分數》。分數應用題是小學數學的常見題型,尤其是百分數相關的應用題,學生容易混淆題目中的關系,進而無法順利解題。因此,針對這一難題,教師可以以分數應用題為基礎進行生活情境的創設,如超市經營不善商品積壓,為使商品順利售出設計了兩組促銷方案,算對就可成為超市的營銷主管。通過這一生活化教學情境,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壓力和緊張感能夠得到有效緩解,更加主動地投入到學習和計算中,在整個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結合小組合作教學,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摸索解題思路,鍛煉其自主思考和探究能力。
三、以生活問題為導向開展教學工作
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靈活使用數學知識應對生活中的問題,這也是生活化數學教學的重要價值之一。為積累學生問題解決經驗,培養其應用數學知識的意識和能力,教師應回歸數學教學本色,以生活問題為導向開展教學工作。以人教版數學教材中的《比例》為例,該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為此,在傳授比例意義、基本性質以及正比例等內容后,教師可以結合常見的生活場景進行數學問題的設計。如要求學生動手測量樹木,以此算出這棵樹的高度[1]。在開展具體實踐問題教學前,教師應認識到自身的組織和引導作用,合理劃分小組,并要求學生簡單敘述計算思路,重點是結合本單元內容。若是學生在思考中遇到阻塞,可以引導學生查看61頁課本內容,以此啟發學生,從而實現大樹高度的順利計算。通過將數學問題搬到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中,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從而真正做到數學知識的活學活用。
四、總結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之一,也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方式。為實現生活化教學,應挖掘教材生活素材,并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設計生活問題等,從而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甘小毛.讓數學融入學生生活: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J].文淵(小學版),2020(8):208.
課題項目: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與研究》(編號:GS.[2020]GHB0533)。1C246758-E62C-4FB1-9C72-D681C5B36D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