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喜平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現代信息化技術被廣泛應用到各個領域。越來越多的小學語文教師也將信息化技術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轉變傳統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地位,豐富課堂內容及形式,把抽象的語文知識轉化成更形象生動、更直接的視頻或者圖片的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一、信息化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意義
(一)提高教學質量
傳統的教學方式存在著很多弊端,教學方法的單調,讓教學內容變得特別無聊,沒有辦法提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導致小學教育的質量在逐步下降。通過信息技術能夠提升學生的興趣,讓課堂變得豐富有趣,讓學生們更加專注于上課,所以信息化教學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二)提高學生記憶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課本上需要背誦的知識是非常多的,只有背下來形成自己的知識,才能讓小學生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打下堅實的基礎。傳統意義上的背誦非常無聊,這也是很多學生語文學不好最關鍵的一個原因,而借助信息化手段,就可以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提高,讓學生的記憶力發展得更好,讓學生喜歡上語文課,喜歡讀語文的知識,才能更好地學習語文。
二、信息化資源與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整合的具體措施
(一)提高教師的知識儲備
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越來越發達,教師熟練掌握信息技術是實現信息資源與小學語文有效整合的基礎,才能夠通過信息技術高效地尋找教學資源,為小學語文課程的開展奠定基礎。教師在開展信息化資源之前首先要掌握信息技術的使用,教師只有掌握了信息技術才能為小學語文的高效開展奠定基礎,為學生有效地拓寬知識渠道。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的技術素養,充分地挖掘信息資源,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應用信息化技術科學有效地進行情景教學
語文的靈活性較強,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很難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以及寫作目的,這就阻礙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通過有效的信息資源利用,可以有效地為學生構建情景教學,教師將小學語文與情景教學有機結合,通過更直觀的感受理解語文所學內容,增強學生學習的代入感,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情感,促進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開展。
(三)信息技術融入小組合作教學中
所謂小組合作教學就是教師科學有效地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以小組為單位,教師組織學生展開自主性、積極性的學習活動,這種教學方式充分尊重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地位,使學生之間自由溝通交流,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團結互助的精神,同時也能使學生積極探索、勇于發言,增強學生的自信。
(四)采用信息化技術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學生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參與意識與應用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學習也是一個主動探究的過程,只有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教師要為學生積極營造輕松自由的學習環境,開闊學生的思路,培養學生思維敏捷度,學生只有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才能促進他們的綜合發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大膽地嘗試通過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來增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轉變為“主人翁”的角色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來,使學生獲得更廣闊的空間施展自身的才華。
(五)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審美能力
語文課本當中有很多課文都是非常優美的,里面給我們打造了一個非常美麗的意境,而對于小學生這種低年級的同學來說,他們對于這種描寫的感知是非常弱的,只停留在表面意思當中的。在教學中,引導他們進一步發現這些文字當中的美,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讓書本中的美變得更加的具體,更加直觀地將課本當中所描寫的美麗呈現在學生的眼前,讓他們可以有自己的審美能力,也可以在過程當中慢慢地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三、總結
隨著社會的進步,信息技術也用得越來越多,各學校也在慢慢地將信息技術運用到了教學當中,小學語文對于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門課,目前將信息技術利用到小學語文當中還是非常有必要的。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合理的整合,可以改變傳統單一又枯燥的課堂氛圍,拓寬學生獲得知識的渠道,積極調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熱情。在教師的實際應用中,教師應結合教材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資源,真正達到信息資源與語文教學的有效整合,提升語文教學的有效性。CC5B22EC-C29B-463E-9DA2-C85FD4E341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