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坦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國家對于創新型人才愈發重視,中職教育的主要目標就是培養出應用型和實用型人才,因此培養其創新思想和能力尤為重要,幫助其在原有知識進行鞏固的基礎上,創造出更多的新物質。為此,基于中職院校電子教學的具體情況,提出在其中培養創新能力的有效策略,能夠有助于電子行業的發展。
一、營造創新型課堂環境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以及學習的效率直接決定著學生學習的質量,而課堂的氛圍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學生會不自覺展現自己的學習興趣,會更加想要融入課堂的學習探討之中,這正是我們希望看到的。因而要想在中職電子教學過程中,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那么教師便應當注重對創新型課堂氛圍的營造。一方面,教師可以多采用啟發式的教學方式,電子專業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會涉及諸多的理論,這些理論對于學生電子技術的掌握以及應用有著重要的意義。教師可以創設問題情境幫學生代入問題,引發自主思考,化教師的主動為學生的主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創新型氛圍,促進學生能夠更加主動積極地進行思考;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來營造創新型課堂環境,如在研究三極管的時候,教師便可以讓學生組成不同的小組,然后對三極管的特點、應用以及工作狀態等進行探討分析,從而發揮學生的想象,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中職院校學生的創新能力[1]。
二、注重與實踐結合,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理論來源于實踐,最終也是要應用在實踐之中,因而在中職院校電子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將教材中的理論知識與實踐進行結合,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對此,一方面,中職院校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完成電子專業技術實驗,從實驗中挖掘電子專業技術的相關規律,也能夠形成自己的思考以及見解,在實踐中培養創新能力,再將創新意識應用于實踐中,使二者產生有力循環;另一方面,中職院校的電子專業教師還可以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讓學生思考在實踐過程中的具體應用;還可以帶領學生參觀一些電子技術產物,讓學生對于電子技術有一個更加深入地了解。這樣通過將理論融入實踐中,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還能夠促進其對于理論知識的思考,從而培養其創新能力的形成與發展。
三、關注學生差異,實施因材施教
在中職院校的電子教學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應當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也就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因而對于不同的問題學生的思考角度以及結果可能都會有所不同,這樣也會導致學生對于電子技術產生不同的想法,也就是不同的創新方式。對此,中職院校的教師便應當注重關注學生的差異以及學生的變化,實施因材施教;而不是千篇一律地進行教學,同樣的教學方式一般并不會適應所有的學生,一些學生的創新能力可能在這種教學方式中被激發出來。但是其他學生的思維也并非不夠活躍,可能只是教學的方式并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因而教師要注重多方位引導學生,從而才能對學生的思維予以開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2]。
四、總結
隨著社會經濟的逐漸發展,電子技術逐漸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電子行業也愈發受到廣泛的關注,因而各個學校都開始設立電子方面的專業,以便于為電子行業的蓬勃發展提供人才供應。中職院校作為一個技術型人才培育的重要場所,對于電子行業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育也十分重要;不過人才的培養不僅要關注其技術水平,還要關注其創新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革新教育理念、優化教學方式,在鞏固學生的信息技術理論基礎的前提下,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能夠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下不斷地創新意識,提高應用能力,這樣才能夠有助于其更好地推動電子行業的發展。對此,中職院校電子專業的教師在營造創新型課堂氛圍的同時,還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實施因材施教,從而能夠更好地挖掘學生的潛能,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創新型電子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韓韜.中職電子電工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路徑試析[J].現代職業教育,2021(21):228-229.
[2]張銘霞.中職電工電子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初探[J].內蒙古煤炭經濟,2020(19):213-214.72FE336E-46BE-4C63-BD9E-F701361F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