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鵬云
摘要:在新課程教育學標準不斷深入至教學方方面面的過程中,無論是教學要求還是考試的考察標準,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轉變。而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再滿足現(xiàn)階段的對人才培養(yǎng)內容的目標實現(xiàn)的需要,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靈活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以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需要學生掌握的歷史事件的數(shù)量和深度都隨著教學要求的提高不斷增強,使用新的教學方法也就成了教學發(fā)展的趨勢。要想滿足高中歷史教學的改革需求,使用微課開展教學活動既能提高學生的歷史知識學習效果,又能為學生鞏固知識和查漏補缺提供有效渠道,讓科學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實現(xiàn)新的價值。有鑒于此,本文在對高中歷史教學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微課在歷史教學中的使用方式,以期為高中歷史教師的教學有效性提高帶來幫助。
關鍵詞:微課;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應用分析
引言
在高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能夠認識到,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都有所增加。對待某一歷史事件的看法,不但需要從政治、經濟等多角度來看,還需要結合一系列相關史實進行分析。所涉及內容又多又繁瑣,在傳統(tǒng)的課堂學習中很不便于學生進行記憶。而要把這些歷史知識進行整合,采用微課教學能起到十分有效的作用。微課的使用能夠在短時間內讓學生理解分散的知識點,從而幫助學生豐富自身的知識框架,為答題提供更多的思路來源。但是教師對微課應用還不太熟練,存在著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因此,需要在對高中歷史教學情況和微課教學有一定認識的基礎上提出應用方式,保證教學對學生的有效性。
一、當前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弊端
(一)教學模式刻板扁平
在當前的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學的安排和設計往往受高考制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都是圍繞考試內容所進行的,對于教學內容中需要進行延展的部分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且每個部分和環(huán)節(jié)在教學中都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在學習中也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思維模式由于教學步驟的定型形成刻板的模式,從而限制了學生的靈活思考以及在答題過程中的發(fā)揮。不但如此,由于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進度不同,模板式的教學也會很難讓不同層次學生在學習中得到提高。這些都是值得高中歷史教師在接下來的教學改革中注意的。
(二)教學內容復雜無趣
歷史學科所記錄的是人類發(fā)展過程中的事件,時間跨度大,所涉及內容廣。這些都注定了歷史學科的教學中所涉及的內容是復雜而無連續(xù)性的。而在高中課堂教學中留個教師的教學時間是有限的。教師想要在一定的時間內講完復雜的內容和知識,在課堂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的進行中必然是十分緊湊的,無法對其中某一個點進行深入的剖析。
二、微課教學對高中歷史課堂的意義
(一)激發(fā)學生對歷史學習的積極性
相對于我國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法來說,微課教學在課堂中的開展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小,且并不過分地依賴教材內容,能夠讓學生在學習某一歷史事件的過程中對微課引申的內容有一定的了解,從而產生深入學習和學習,也能對課上所學內容有更牢固的掌握。而微課教學對知識展示的多樣性,則會調動學生在課上參與教學環(huán)節(jié)互動的積極性,從而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歷史學習興趣。
(二)強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
歷史學科在學習過程中由于所涉及的內容和范圍廣,且零碎的知識居多,想要結合起來進行記憶并不容易,因此需要學生記憶的內容也不在少數(shù)。許多歷史教師在幫助學生記憶歷史知識上也花費了不少功夫,但收效甚微。而微課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幫助學生建立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并對概念進行簡單易懂的解釋,讓抽象的知識通過聲音和圖像轉變成形象的內容,從而更方便學生進行記憶。
(三)促進課堂教學形式的發(fā)展
科學技術不斷發(fā)展的同時也帶動了人們對信息的獲取和接收能力的提升,特別是新技術應用于教育教學領域,既豐富了學生所學內容獲取的方法,滿足不同階段學生提高學習的效率的需求。又能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發(fā)掘歷史教學的潛在教育價值,讓歷史教學不僅僅停留在知識層面上,更能深入到情感價值層面,讓歷史教學的發(fā)展融入現(xiàn)代化教育體系的構建當中。
三、活用微課教學,重塑歷史課堂
(一)合理設計教學內容
微課在高中歷史教學的使用過程中,需要對所講述的內容進行重點突出和細化,讓學生通過微課的學校能把握住重點。比如在學習高二歷史必修三《中華文化的世界意義》時,教師除了要在微課中的中華文明體現(xiàn)上以圖片、視頻等的不同方式進行充分展示外,還要在不同方面的意義體現(xiàn)上突出重點,強化學生的知識記憶,做到主次結合,讓學生對歷史的學習和認識能力在合理的微課安排和學習得到提高。
(二)豐富微課類型
現(xiàn)階段進行微課教學時所設計和選擇的視頻內容多為知識性和講授性的居多,很多都是單一授課制的翻版,很難發(fā)揮微課應有的作用。因此在微課視頻的選擇中,教師要注意其多樣性對學生歷史學習的影響,在視頻選擇中涉及更多類型,尤其是討論型和探索型的視頻數(shù)量要增加,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夠融入自己的思考,比如將相似的歷史事件進行比較和分析。
(三)加強溝通環(huán)節(jié)
在微課學習中,學生在課堂上對所學內容的討論也要更加深入。這種討論不止局限在學生與學生,還有學生與教師的討論。因此在微課使用中要留出師生根據所學內容進行討論的時間,從而保證學生有吸收和消化知識的時間,讓教師在討論中也能了解學生常犯錯的地方,從而對接下來的教學設計有所調整和改進。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以及微課教學在教學中應用優(yōu)勢體現(xiàn)的分析。不難看出在當前的高中歷史教學中對教學形式的改變潑在媒介。一方面,教師要利用好微課這一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將其與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有效地結合。另一方面,在進行教學改革的過程教師還要對微課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整,如教學內容過于分散。從而保證在歷史教學中做到有針對性地教學,讓微課在教學的使用中揚長避短,更好地服務于教師和學生。
參考文獻:
[1]楊文瑩.微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2(01):90-91.
[2]嚴復才.淺談高中歷史教學中微課應用策略[J].學周刊,2021(31):141-142.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