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雨含
摘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進步,社會需要具有現代化精神的管理人才,高校所開設的工商管理專業其實用性和實踐性都比較強,而高校工商管理教學就是為社會培養全方位應用型人才。然而在高校工商管理教學中存在諸多的問題,本文簡單闡述在工商管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希望能夠給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教學帶來幫助。
關鍵詞:高校;工商管理;教學;問題及對策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經濟也在向經濟一體化的方向發展,由于各個行業都在朝著國際化的方向發展,社會各個行業對工商管理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在不斷增加,因此我國高校也就擔負著工商管理型人才教育和培養的任務,這就導致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成為行業與國際化接軌的學科,高校工商管理專業也成為我國向社會輸送應用型管理人才的主要渠道。高校工商管理教學具有很強參與性、實踐性等特征,雖然工商管理教學已經取得顯著的教學成效,但還是存在很大的問題。本文主要針對高校工商管理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簡單的研究,希望能夠給工商管理教學帶來一些幫助。
一、高校工商管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教學觀念比較落后
進入高校的學生,在知識儲備和能力上都高于中學生,于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以完成教學任務為教學的目標,在講課時的速度就比較快,在教學的過程中以教師為主,以知識的傳授為主,對于教學方法還是采用傳統的方式,主要以理論教學為主,而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比較少。經調查發現在我國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教學中教師的普遍教學觀念都比較落后,教學的過程中,還是采用灌輸式的以教師為主得到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上以理論教學為主,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內容較少,在課堂教學中對情景模擬的訓練較少,學生在長期壓抑的環境下學習,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學生的創新精神被扼殺掉了。
(二)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教材內容與實際需求不符
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教學版本較多,質量也參差不齊,導致有些高校專業教材內容與學生的實際需求不符,忽視了在教學當中不同專業所培養學生的方向不同,對于不同的人才在培養層次上也不相同等教育上的差異性。教材內容上主要出現的問題是有的教材內容主要以理論知識為主,卻沒有任何的趣味性;有的教學案例不能及時進行更新,不能與現實現代化的社會生活相符;還有的教材內容語言上以專業術語為主,使學生很難理解,加大學生學習的難度。專業教材內容與實際需求不符,就會導致一些自控能力較差,又比較討厭理論知識學習的學生更加不喜歡專業課程,學生的自學能力也得不到很好的培養,還導致學生上課不專心聽講,睡覺、玩手機等現象普遍存在。同時也給教師的教學帶來很大的困難,影響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三)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基礎設施不足
工商管理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實踐性教學的要求和標準比較高,在教學的過程中基礎設施和環境場所都需要具備,只有教學設施的齊全,才能使工商管理教學達到應有的效果。但是多數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基礎設施不足,教學的資源和設備嚴重缺乏,主要原因就是高校領導對工商管理專業教學實踐重視程度不夠,進而導致工商管理專業硬件、軟件等設施不足,教師的教學效果不夠理想。
(四)學生評價方式比較單一
在我國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對學生進行評價方式比較單一,主要還是以考試的方式為主,這樣就導致缺乏實踐經驗的學生,實踐能力較差,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還是以死記硬背的方式來加深對理論知識的學習,進而來提高學生的成績,這樣學生才不容易掛科,才能獲得學分。這種以理論知識為主的評價方式嚴重影響對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培養,使學生在以后工作中的表達能力發揮較差,當工作中出現任何變故時的應變能力和交際能力較差。
二、高校工商管理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一)高校教師教學理念和觀念需要發生改變
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后要求高校以實踐教學為主,因此高校教師教學理念和觀念需要發生改變,高校在教學中要與社會人才需求聯系起來,教師要認識到學生只有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才能提高學習的效果。高校教師還要認清高校所培養出來的學生一般理論和研究精神都非常的充足,但是在現實的工作環節中還會出現理論與實踐結合不起來的問題,因此高校在工商管理教學中就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高校中的工商管理專業其特點就是實踐性和操作性都比較強,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思想觀念要及時進行更新,才能拋棄落后教學觀念,教師不要讓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出現在課堂教學中,以現代化實踐與理論結合的教學方式才能有效的吸引學生學習,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學生創新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發展,把學生培養成為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應用型人才。
(二)選中合適的教材,安排科學的教學內容
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教師應該積極配合學校并向學校推薦適合本校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教材,在教材推薦前,教師應該先對所選教材進行質量和檔次的辨別工作,根據學生專業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向學校提交關于教材推薦的意見材料說明。在教材選擇的過程中還要注意不同專業培養學生的方向,以及人才培養層次上的不同等,才能使高校選中合適的教材,使所選工商管理專業教材內容與實際需求相符合,所選教材內容也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教材內容也應該進行科學合理安排,使學生易于明白一些專業術語,學生才能主動進行自學,增加學生自學的信心,教師教學的效果和質量也會得到相應提高。
(三)完善工商管理專業基礎設施
只有教學設施的齊全,才能使工商管理教學達到應有的效果,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視工商管理專業的教育教學工作,完善工商管理專業教學的基礎設施,同時還應該搭建案例教學交流和培訓的平臺,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師案例教學水平,使學生表達能力和應變能力通過交流得到提升。案例教學就是一種以討論為主的教學模式,學生在討論分析的過程中還增加學生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案例教學模式起源于哈佛商學院,他們在教學中所使用的案例,主要就是根據企業的實地訪談而編寫而成,具有很強的真實性。而我國在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學過程中也借鑒了哈佛大學教育模式,但是由于文化差異,教學效果不夠理想。因此高校應該注重進行開發我國本土的教學案例,為學生搭建案例教學交流和培訓的平臺,學生學習了本土教學案例,教師教學效果就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四)加強校企合作,提升教師和學生實踐經驗
教師是教育事業主力軍,高校也不例外,教學效果與教師的經驗和能力有著直接的關系。高校教師的工作地點多數都是以學校為主,教師很少到企業中去,因此也缺少企業管理上的相關經驗,進而導致教師所講解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的現狀出現嚴重的脫節問題,高校應該與企業建立合作,在不影響教師教學的情況下,讓教師到企業進行兼職工作,讓教師與企業進行緊密的接觸后,教師就會真正了解企業的運作過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理論知識和實踐也不會在出現脫節的問題。同時高校還應該讓工商管理專業教師到其他院校進行參觀學習,并與其他院校工商管理專業教師多交流教學上的一些經驗,進而來提高本院校教師的教學水平;高校還應該組織工商管理專業教師參加有企業界精英參加的交流、研討等活動,為教師提供學習的平臺。教師在企業當中所學習到的一些實踐經驗,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傳授給學生,才能使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
而學生也只有在實踐中才能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學校要及時掌握企業的需求信息,高校領導要加強與企業領導之間的交流,高校與企業建立校企合作的保障機制, 對條件成熟的企業,掛牌成為高校校外實訓基地,并進行規范化的管理,才能使校外實訓基地發揮應有的作用。校企合作期間,高校與企業要以共建、共贏為主,合理使用實踐教學資源。高校還要加強對實訓基地的管理,只有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才能為學生提供更多優質的實踐機會。在校企合作下,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都有了到企業進行實踐學習的機會,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很好的培養,專業技能綜合運用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五)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教學質量的提升的程度與教學評價有著直接的關系,以考試為主的教學評價已經不在適應現代的學生,因此高校工商管理專業還要對教學評價體系進行完善,根據工商管理專業教學的現狀,選擇比較適合的評價要素,并在評價要素的基礎上確定評定的指標。根據教學內容中教學的目標制定出學生理論與實踐狀況的考核標準,選取適和現階段學生的教學體制、擯棄一些傳統陳舊的考核方式,并且還要不斷對考核指標進行完善,使其成為科學系統的教學評價體系。對于在實踐過程中表現突出而且實踐技能較強的學生,教師要給予及時的鼓勵,并做好指導工作,使他們在以后的實踐中,更上一層樓。
三、結語
高校工商管理專業隨著社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而成為現階段熱門專業,由于社會對工商管理人才的緊缺,這就需要高校加強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學,教師思想要與時俱進,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高校加強工商管理專業基礎設施建設,在校企合作下使教師和學生實踐經驗都能得到提升,完善教學評價體系,使學生更好的掌握住所學知識,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的結合,才能使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為學生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羅園芳,袁丹.工商管理專業課程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才智,2018,(3):10-10.
[2]張麗芳.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教學方法改革的探索與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9,(6):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