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春燕
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日益凸顯,新課程改革在給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時,也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直接影響小學生在閱讀能力、理解能力、語言組織能力的培養。閱讀作為小學語文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之一,對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豐富學生的語文詞匯、知識,拓展學生的視野具有很大的幫助。學好語文對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有的家長甚至在課外為學生報了一些語文閱讀班、語文寫作班、輔導班等補習班,以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打基礎。而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而且對老師提升課堂教學能力有很大幫助,能進一步提升語文教師的教學水平。
一、現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
(一)閱讀只存在于表面
有許多老師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認識不夠深刻。雖然很多學生在閱讀課堂上朗讀得很大聲,也很認真,但這種閱讀缺乏教師的引導和幫助。而且,對于學生來說,他們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還沒有達到只靠自己自學就能達到閱讀學習目的的程度。只是讓學生在閱讀課上大聲朗讀是根本達不到閱讀教學目的的。而且,有時候,有的語文教師在課堂上一邊讓學生自己讀,一邊對學生提問,這種教學方法看起來很好,卻沒有實際的價值和意義,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也達不到鍛煉學生閱讀思維能力的目的[1]。
(二)不注重閱讀技巧的培養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很多語文教師都將教學重點放在朗讀技巧上面,并不注重對學生情感的培養。在這種教學方式下,教師讓閱讀教學僅停留在朗讀文字層面,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不夠深刻,也不能提高學生的情感素養。情感教學在閱讀教學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沒有了情感教學的閱讀無法讓學生深刻地理解文中的內容。
二、閱讀教學對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
(一)夯實基礎
由于小學語文傳統教學模式強調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語文基礎知識是進行語文課程學習的必要準備,因此,語文基礎知識可以看作是學習語文的“工具”。通過鼓勵學生閱讀,可以使學生更加熟練的使用這些“工具”,并且通過大量的閱讀,可以實現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不斷豐富,對于語文學習有著較大的幫助。因此,閱讀教學模式的推廣可以使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得到鞏固,并提高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的應用能力。
(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閱讀教學模式在鞏固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同時,還激發了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提高學生閱讀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盡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課外讀物,從而使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得以保持[2]。
如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不定期舉辦閱讀比賽,鼓勵小學生進行閱讀,或者是設置以提供閱讀材料為主的讀書角等。由于小學生缺少專業的閱讀教學手段,小學語文教師應當豐富閱讀教學內容,相關閱讀教學內容可以來自網絡,這將極大提高小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全方位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加強閱讀教學可以培養小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小學語文教師通過帶領學生進行富有感情地閱讀,使學生逐漸掌握閱讀技巧,并逐漸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合作學習構建小學語文閱讀高效課堂的策略
創設良好的合作學習情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老師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合作學習的情境,才能夠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在良好的教學氛圍當中,學生們上課時的注意力會變得更加集中,學習的欲望也會變得更加強烈,根據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具體內容,老師可以通過多種練習的模式,讓學生的閱讀學習變得更加高效。
四、總結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關系到學生語文基礎建設與語文綜合素養的形成,應試教育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時代需求,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研究旨在實現小學生的全面發展。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在繼承并發展小學語文傳統教學模式的同時,加強閱讀教學,使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陸小平.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思考[J].中國教育學刊,2011(S1):35-37.
[2]張華,謝祥瓊.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嘗試[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11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