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佳 紀正飚
摘 要: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廣大農民工的就業選擇和途徑呈現出多元化趨勢,農民工就業的地域及時間界限被打破,返鄉創業就業的農民工數量也不斷增加,這對于農村經濟的發展建設顯然是極為有利的。本文,將從互聯網+角度著手,分析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新形形式,以幫助廣大農民工更好就業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新形式
農民工就業問題一直以來都是社會關注的角度所在,解決好農民工就業創業問題,可以有效改善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為農村地區的物質、精神文化發展中注入活力,其也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所在。在互聯網+背景下,農民工可以借助電商平臺尋找新出路,可以從事更多類型的工作,傳統的城鄉二次元結構有望被打破,其對于農村地區的可持續發展也有著重要助力。
一、互聯網+背景下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的新形式
1、小規模農業生產與家庭農場建設
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土地無疑是極為重要的資源。在互聯網+支持下,返鄉農民工可以進一步挖掘土地的價值,發展小規模農業生產與家庭農場建設,與傳統的看天吃飯農業生產模式不同,互聯網+技術可以對播種、收割、銷售等多項與農業生產息息相關的工作進行計算分析。如在選擇農作物品種時,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了解該類型農作物是否適合在當地種植,其市場銷售價格、銷售渠道,可以制作成哪些農副產品,增加作物的附加值等等。此外,家庭農場的經營不僅可以借助農作物獲得收益,同時還可以發展第三產業,比如說農業生態旅游服務,借此提升農業的影響力,增加農業收入水平。
2、開發手工生產加工制造
我國農耕文明歷史悠久,在數千年的文明發展過程中誕生了諸多優秀的鄉土文化資源,如刺繡、雕刻等等,但是在過去因為地域限制,這些產品往往是在農村本地有所名氣,難以產生直接性的經濟效益,無法為農民群眾帶來收益,因此農民群眾對這些鄉土文化資源的重視度也不是很高,不注重資源的傳承與發展。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則可以讓這些鄉土文化資源再次煥發生機,返鄉農民工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展示當地的手工藝品,在電子商務平臺的支持下,拓寬手工藝品銷售渠道。比如說,貴州從江縣就是借助當地的特色刺繡為返鄉農民工們提供了就業創業的就會,改善廣大農民群眾生活的同時,使得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得以更好傳承和發展。
3、農業電子商務與網絡營銷
互聯網+農業徹底顛覆了傳統農產品營銷的模式,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使得農產品的銷售不再只是局限于線下交易,而是轉變為線上與線下融合模式,農產品的銷售范圍不斷擴大。對于返鄉農民工來說,其可以利用農村電商平臺,實現網絡就業創業,如通過直播帶貨的方式銷售產品,而且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還可以將其他地域的產品和產業引進來,這樣也可以產生更多的就業崗位。
二、互聯網+背景下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困境
在互聯網+背景下,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形式得以不斷創新,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其還存在有諸多困境與缺陷,其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轉崗就業創業知識與技能有限。返鄉農民工的文化水平并不是很難高,其所具備的知識不夠多元,學習能力不足,因此在轉崗就業創業過程中存在的困難比較多,工作實施不夠順暢,因為自身知識儲備以及資金多種因素的限制,創業容易半途而廢。二是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資源短缺。互聯網+背景下,農民的就業創業形式雖然更加多元,但是不可否認土地依然是鄉村經濟發展的根,農民工因為外出務工長時間與土地脫離,尤其是對于新時代農民工來說他們已經逐漸喪失勞作技能,這也一定長度上影響了就業創業質量效果。
三、互聯網+背景下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對策
1、做好返鄉農民工知識技能培訓工作
對于返鄉農民工來說,其要想在廣闊的農村田地有一番作為,滿足自身的就業創業需求,那么首先就需要做好農民工知識技能培訓,當地政府要積極介入到相關工作之中,為返鄉農民工提供專業化的職業技術培訓,提高農民工的綜合素質。此外,還可以發揮互聯網技術的作用價值,定向開發專業的學習APP,通過多種方式對農民工予以指導。比如說助業通APP,可以提供各種類型的就業創業資訊,為農民工量身打造個性化的就業知識,滿足農民工的就業創業需求,保證互聯網+技術充分發揮出來。
2、構建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保障體系
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是國務院所提出的一項戰略性政策,其目的就是為了改善農村地區落后面貌,改善廣大農民群眾生活,讓農民群眾既能夠滿足自身的就業創業發展需要,實現自我價值,同時也可以照顧好家庭。如果政府不能積極主動的為返鄉農民工提供支持,那么必然會影響農民就業創業工作的實施。政府應當加大對政策的宣傳力度,并且要做好各項政策的落實與監督工作,保證各項補貼與稅務減免政策能夠有效落實。同時還需要保障好廣大返鄉農民工的權益,在就業創業過程中農民工因為知識以及經驗等方面的原因,容易出現權益糾紛或者是其他方面的問題,因此就需要構建好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保障體系,不僅要在人力、物力和財力給予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支持,同時還需要在法律層面為其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這樣可以使得為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使得各項工作更好實施。
3、合理利用各類資源
在農村地區的資源可謂是多種多樣,如土地、文化資源等等,這些資源對于農村地區經濟發展,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形式的豐富可以說是極為有利的,但是如果資源利用不夠合理,則難以滿足就業創業需要。因此,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需要科學合理的利用各類資源,做好信息收集與整理工作,評估各類資源的價值,然后因地制宜的開發資源,保證資源的作用價值最大限度發揮出來,增加廣大返鄉農民工的收入。
總之,互聯網+背景下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的形式變得更加多元,對于廣大農民工來說,其應當積極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把握住互聯網+技術優勢,尋找到更多就業創業路徑,增加自身收入并改善農村地區的經濟環境,為農村地區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支持。
參考文獻
[1]邊惠惠,宋明學,陳華,陳玉祥.“互聯網+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民工返鄉創業問題研究[J].農村實用技術,2020(11):9-10.
[2]許依林,李覺.互聯網背景下新生代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機遇與挑戰研究[J].市場觀察,2019(02):44.
[3]王立娜.“互聯網+”背景下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契機、挑戰與對策[J].理論導刊,2016(06):67-70.
項目名稱:助業通-專屬于農民工找工作的平臺
項目編號:202010305003T
第一作者:王偉佳,第二作者紀正飚
王偉佳 鹽城工學院? 河南商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