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星,楊茜
(長沙市第三醫院,湖南 長沙 410000)
帕金森病是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主要臨床表現為震顫、肌強直及運動減少等,嚴重者會損傷運動和神經系統,引起腦部病變[1]。目前臨床上常用物理、藥物等方式進行治療,其中多巴絲肼片是左旋多巴和芐絲肼的復方制劑,一方面可將左旋多巴轉換成多巴胺,另一方面抑制脫羧反應,提高安全性[2-3]。雖然多巴絲肼片有一定效果,但是整體療效有待提升,且對于治療非運動癥狀有限。普拉克索是人工合成的氨苯噻唑衍生物,能夠減少帕金森患者震顫。β淀粉樣蛋白1-42(Aβ1-42)是帕金森病的標志物,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與帕金森患者運動障礙的發生密切相關[4]。本研究探討了多巴絲肼片聯合普拉克索對帕金森患者血清Hcy和Aβ1-42水平的影響,報告如下。
選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帕金森患者98 例,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9 例。對照組中男31 例,女18 例;年齡(66.13±5.27) 歲;病程(4.52±0.91) 年;Hoehn-Yahr分級:Ⅰ級19 例,Ⅱ級26 例,Ⅲ級4 例。觀察組中男30 例,女19 例;年齡(66.20±5.30) 歲;病程(4.56±0.92) 年;Hoehn-Yahr分級:Ⅰ級18 例,Ⅱ級27 例,Ⅲ級4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依據《中國帕金森病的診斷標準(2016版)》確診,運動遲緩和肌強直或靜止性震顫[5]者;能夠在醫護人員指導下完成相關量表研究;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肝腎功能不全及腫瘤患者;對本研究涉及用藥有嚴重過敏史者;腦炎病史者;精神分裂癥者。
對照組第1周服用多巴絲肼片(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30198,規格250 mg×40 片)治療,每次125 mg,每天3 次;之后每周日服量增加125 mg,直至每天750 mg,共治療3 個月。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普拉克索片(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80038,規格0.25 mg×30 片)進行治療,起始劑量為每次0.125 mg,每天3 次,每周增加1 次劑量,每日最大劑量為4.5 mg,共治療3 個月。
臨床療效[6]:依據改良Webster癥狀評分量表(包括姿勢、步態、震顫、語言、肌強直、坐起障礙、面部表情、上肢運動障礙、上肢伴隨動作、生活自理能力10 個項目,每個項目0~3 分,其中輕度障礙1~10 分,中度障礙11~20 分,重度障礙21~30 分)評估兩組患者臨床療效。顯效:Webster減分率>50%;有效:20%≤Webster減分率≤50%;無效:Webster減分率<20%。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非運動癥狀發生率:統計兩組患者治療后睡眠障礙、精神癥狀、感覺癥狀、自主神經癥狀發生例數,其中睡眠障礙包括多夢、易醒、失眠、入睡困難、睡眠有攻擊行為;精神癥狀包括抑郁、焦慮、出現幻覺;感覺癥狀包括嗅覺障礙、肢體麻木、痙攣、疼痛;自主神經癥狀包括性功能異常、口干、流涎、小便障礙。
Hcy和Aβ1-42水平:抽取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空腹靜脈血,利用離心機以2 000~3 000 r/min的速度離心2~5 min后,取上清液通過酶聯免疫吸附法測試Hcy和Aβ1-42水平。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惡心嘔吐、便秘、震顫、疲勞)。

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臨床療效比較單位:例(%)
觀察組睡眠障礙、精神癥狀、感覺癥狀、自主神經癥狀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非運動癥狀發生情況比較單位:例(%)
兩組治療前Hcy和Aβ1-42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Hcy明顯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Aβ1-42水平明顯增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Hcy和Aβ1-42水平比較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單位:例(%)
帕金森病是50 歲以上中老年人常見的疾病,已成為繼心腦血管病、腫瘤之后的中老年第三大“殺手”。該病的病理改變為:中腦黑質致密部、藍斑神經元脫失,導致神經末梢處多巴胺減少,當多巴胺減少≥70%時則出現帕金森病癥狀[7]。目前臨床上藥物治療帕金森病是首選方案,其中多巴絲肼片是左旋多巴和芐絲肼組成的復方制劑,左旋多巴是多巴胺生物合成的中間產物,在芳香族L-氨基酸脫羧酶的作用下生成多巴胺,從而起到治療帕金森病的作用。但是隨著臨床實踐的進一步研究[8],單一用多巴絲肼片治療帕金森病效果逐漸減弱,且隨著劑量增加易出現不良反應。普拉克索能夠選擇性親和多巴胺D2受體家族,提高多巴胺水平,另外可保護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避免1-甲基-4-苯基吡啶離子誘導而出現細胞死亡,進而提高治療帕金森病的療效。本研究發現,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5.92%較對照組79.59%明顯增高。這與王虹等[9]研究的普拉克索聯合多巴絲肼治療帕金森病療效較好相一致。另外,觀察組的睡眠障礙、精神癥狀、感覺癥狀、自主神經癥狀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分析原因為,普拉克索能夠修復受損神經元,控制腦內黑質神經元變性壞死,進而改善患者神經癥狀和非運動癥狀。這與鞏忠等[10]研究的對帕金森病患者采用多巴絲肼片聯合鹽酸普拉克索可控制非運動癥狀發生率的結論相一致。
Hcy是蛋氨酸中間代謝產物,能夠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和神經元細胞,使帕金森患者出現運動功能障礙。Aβ1-42神經毒性較強,人體正常狀態下外周血和腦脊液中Aβ1-42含量平衡,當神經發生病變時,Aβ1-42進入腦脊液,使外周血中含量降低。而普拉克索能夠選擇性親和多巴胺D2受體家族,提高多巴胺水平,修復損傷神經元組織,進而降低Hcy水平,提高外周血中Aβ1-42含量[11]。本研究發現,兩組治療后Hcy明顯降低,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Aβ1-42水平明顯增高,且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分析原因為,普拉克索不僅可以保護神經元,還會有效抑制Hcy介導造成的氧化應激損傷,改善腦血液循環,營養腦細胞,使Hcy降低,進而降低腦脊液中Aβ1-42含量,提高外周血中Aβ1-42含量。同時普拉克索半衰期較長,能夠避免紋狀體突觸后膜多巴胺受體產生脈沖樣的刺激,減少和推遲運動并發癥的發生,降低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