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紅
(湖北省荊州市機械電子工業學校 湖北 荊州 434000)
體育舞蹈是一項技術性強、藝術性高的體育運動。在拉丁舞中,強調膝蓋的彈性及下肢的承重較多,例如,牛仔強調踢腿與彈腿的動作;恰恰舞動作重點在于步伐雙腿的動作,花式動作;倫巴舞注重膝蓋的直立。摩登舞的四大技巧是反身、升降、擺蕩與傾斜,而升降需要膝關節由直立到彎曲至45°產生波浪線同時支撐上身進行移動,使舞蹈變得優美飄蕩,但同時也加大了膝蓋的壓力。在體育舞蹈的練習過程中,膝蓋活動范圍很大,速度要求極快,容易受到沖擊,而這些動作很有可能會造成膝關節扭傷、膝關節周圍的韌帶損傷;又由于膝關節在較長時間內進行單一動作而使得該部位運動超量,很容易造成的膝關節內積液、滑囊炎或髕骨軟化、半月板損傷等;再者練習體育舞蹈需要舞者穿上高跟鞋,身體前傾,使膝蓋受到的壓力增加的同時,人卻在處于不平衡的狀態做幅度大的舞蹈動作,從而沖擊膝關節的穩固性,這樣就增大了膝蓋受傷的幾率。因此,中職學生在體育舞蹈運動中極容易造成膝關節的損傷。
荊州市部分中職學校體育舞蹈選修課的學生,共116名。
(1)文獻資料法。
從中國知網查閱有關“體育舞蹈”和“膝關節損傷”等方面的文獻資料以及對本論文有幫助的相關書籍,為研究提供理論支持。
(2)問卷調查法。
本次研究制定的問卷所列出的問題和選項均已經通過專家審核,具有較高的有效度和可信度。共發放125份調查問卷,回收問卷120份,問卷回收率為96.00%,其中有效問卷為116份,有效率為96.67%。
(3)邏輯學方法。
運用歸納、推理等方法,對調查材料、數據、研究過程及結果加以整理、統計和分析,保證所得出結論的科學性。
本文對荊州市中職學生體育舞蹈愛好者共116人進行了問卷調查,其中拉丁舞愛好者有44人,占總人數的37.9%;摩登舞愛好者有28人,占總人數的24.1%;既喜歡拉丁舞又喜歡摩登舞的有47人,占總人數的40.5%。被調查的116名愛好者中,男生體育舞蹈選修者有48人,占被調查總人數的41.4%;女生選修者有68人,占被調查總人數的58.6%。由此可見,體育舞蹈愛好者們喜愛拉丁舞偏多,從性別上看女生多于男生。

表1 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統計表
(1)運動損傷發生率。

表2 體育舞蹈愛好者傷情統計表(n=116)
通過對116 名中職學生體育舞蹈愛好者的調查中可以發現,116名中職學生在體育舞蹈運動中有35人有過不同程度的傷病,受傷率為30.2%。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體育舞蹈運動中發生運動損傷比較普遍。另據調查統計顯示,在曾經受傷的35人之中,有膝關節損傷的人數達到17人,占總受傷人數48.6%,由此可得:膝關節損傷在中職學生體育舞蹈運動中發生運動損傷十分常見,這可能與體育舞蹈運動項目的特點有關。在體育舞蹈運動中的一些動作感覺主要是靠腿部來進行移動和表達,使得膝關節局部負擔過重,從而易造成損傷。而此勢必對體育舞蹈愛好者的練習密度產生影響,也會影響愛好者對體育舞蹈運動的喜愛程度與對此項目的興趣降低。
(2)膝關節損傷的種類。
通過調查統計發現,在45例中職學生體育舞蹈愛好者膝關節損傷中按照損傷部位排序有多至少依次是:第一位為“后交叉韌帶損傷”有13例,占總比率28.9%;第二位為“前交叉韌帶損傷”有9例,占總比率20%;第三位為 “外側副韌帶損傷”有8例,占總比率17.8%;第四位為“滑囊炎損傷”有6例,占總比率13.3%;第五位為“髕骨勞損”有5例,占總比率11.1%;第六位為“內側副韌帶損傷”有4例,占總比率8.9%,見表3。

表3 體育舞蹈愛好者的膝關節損傷種類統計表(n=45)
中職學生在體育舞蹈運動中的膝關節損傷從損傷性質上可以劃分為慢性損傷與急性損傷兩種,據調查統計顯示,35例損傷病例中急性損傷17人,占48.6%;慢性損傷18人,占51.4%。開闊的步伐、急速的舞步變換與各種蹬地動作的瞬間發力都要求膝關節內韌帶的柔韌性與肌肉強度,此一瞬間會由于多種原因造成膝關節的急性損傷。例如,拉丁舞選手相對摩登舞選手動作的頻率和幅度要求較高,使得拉丁舞選手承擔著更為劇烈的運動負荷強度,這是造成拉丁舞選手急性損傷率大于摩登舞選手的重要原因。而膝關節彎曲,繃直的循環運動過程會造成膝關節內部結構相互間的摩擦,造成微損傷,隨著運動年限的增長,膝關節的微損傷就漸漸成為了慢性損傷。
(3)膝關節損傷情況與練習頻率的關系。
由表4我們發現,膝關節損傷的情況隨著中職學生體育舞蹈運動頻率的增高而逐漸升高,每周練習次數達到4次的膝關節損傷的人占膝關節損傷總人數的31.4%;而每周練習次數超過4次的膝關節損傷人數也占到了膝關節損傷總人數的42.9%。因此,練習頻率低、練習時間不長,膝關節使用次數少,受傷率較低;反之練習頻率高、時間長,膝關節使用次數多,易損傷,因而受傷率較高。

表4 體育舞蹈運動中膝關節損傷情況與練習頻率的關系(n=35)
(4)膝關節損傷與季節的關系。

表5 體育舞蹈運動中膝關節損傷與季節的關系(n=45)
通過調查發現,中職學生體育舞蹈運動發生膝關節損傷的45次中,在冬季受傷有29人次,占損傷總人數的64.4%。體育舞蹈膝關節損傷多發生在冬季原因可能是冬季氣候較為寒冷,如果準備活動做的不是很充分,身體機能沒能達到最佳狀態,膝關節未活動開,內外側韌帶處于緊繃狀態,關節囊內潤滑液分泌不足,較容易發生膝關節損傷。而在春秋季節也偶有發生,比例也接近1/3,可能多是由于天氣的忽冷忽熱導致的。夏季的損傷率較春秋冬少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這個季節天氣熱,適當的準備活動就可以使身體達到比較好的狀態。
(5)體育舞蹈中膝關節損傷的病程。
舞蹈運動者的膝關節損傷的病程統計中顯示:急性損傷17人,慢性損傷18人,各占48.6%和51.4%。舞蹈運動者的膝關節損傷的性質急性損傷與慢性損傷兼有。“這主要是因為對于練習舞蹈的男女運動者而言,不僅在舞步的運行中要表現出開闊的步伐,而且還需要體現富有韌性的屈伸、起伏有致的升降移動以及靈活多變的方向轉換等等,這些動作的發力根源以及維持周身穩定與平衡都主要依賴于下肢,尤以踝關節和膝關節作用顯著”。開闊的步伐、急速的舞步變換與各種蹬地動作的瞬間發力極要求膝關節內韌帶的柔韌性與肌肉強度,此一瞬間會由于多種原因造成膝關節的急性損傷;而膝關節彎曲,繃直的循環運動過程會造成膝關節內部結構相互間的摩擦,造成微損傷,隨著運動年限的增長,膝關節的微損傷就漸漸成為了慢性損傷。
(1)體育舞蹈愛好者對運動損傷認知情況。
由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看出,被調查的116人里,對運動損傷的認知并不是非常了解。對運動損傷認知非常了解僅19人,占16.38%,這充分地說明了體育舞蹈愛好者本身對此項運動會造成損傷的認識不足,而缺乏自我保護意識。
從表6和表7中我們可以看出,116名被調查中職生里有78人“非常了解”和“一般了解”體育舞蹈運動中損傷的知識。者78名中職生里,他們了解體育舞蹈方面運動損傷知識的途徑一般是網絡、體育舞蹈課堂、電視和相關書籍等,分別占有率為50.00%、23.08%、11.54%和10.26%。因此,我們要大力宣傳體育舞蹈運動中關于膝關節損傷方面的知識,讓中職學生在進行體育舞蹈運動時候能夠發現體育舞蹈運動中的膝關節方面損傷征兆,可以及時規避運動損傷的發生,其中體育舞蹈課堂應該是傳授中職學生運動損傷知識的最好途徑,這個有待加強。

表6 對在體育舞蹈運動損傷認知統計表(n=116)

表7 您了解體育舞蹈運動損傷的主要途徑有哪些(n=78)
(2)膝關節損傷的原因分析。
從表8可知,中職學生體育舞蹈運動中發生膝關節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是運動之前的準備活動不充分、體育舞蹈技術動作不規范、訓練負荷安排上不合理等,但是醫務監督不夠充足、注意力不夠集中、自我保護意識不夠等,也是導致膝關節損傷的較為重要的因素。

表8 膝關節損傷原因統計表(n=716)
(1)體育舞蹈運動者膝關節損傷情況比較普遍。膝關節損傷主要部位由多至少依次是后交叉韌帶、前交叉韌帶、外側副韌帶、滑囊炎、髕骨、內側副韌帶;
(2)舞蹈運動者的練習頻率與膝關節損傷的關系有關,且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性,練習頻率越高,發生膝關節的損傷比例越高;
(3)被調查舞蹈運動者膝關節損傷的季節多為冬季和春秋季;
(4)從體育舞蹈運動者的膝關節損傷的性質來看,其中急性損傷與慢性損傷都有,這與體育舞蹈運動的特點是分不開的;
(5)被調查的中職學生中有32.76%的學生對體育舞蹈運動損傷方面的知識很不了解,其余了解的中職學生也主要是通過網絡知曉的較多,可見在體育舞蹈課堂上對運動損傷知識的傳授較少;
(6)損傷的訓練形式多發生在專項訓練時期。準備活動不合理,技術要領不正確,訓練負荷不合理和帶傷訓練比賽是舞蹈運動者膝關節損傷最主要的原因;而舞蹈運動者本身對運動損傷的意識不強烈,也是導致膝關節損傷的重要原因。
(1)體育舞蹈運動前應該做好準備活動。任何一項體育運動之前,應該做好具有針對性的、專項性的準備活動,體育舞蹈也不例外。做好準備活動可以預防訓練中的傷害事故,增進健康,增強體質。做準備活動時應根據體育舞蹈訓練內容、季節、天氣和個體機體狀況等具體情況,把握好準備活動的時間、形式和強度,先做好一般性準備性活動,再有針對性地做好專項性準備活動,使得身體各個關節、肌肉群、韌帶和各個器官系統以最佳狀態進入到體育舞蹈訓練之中。例如,做體育舞蹈專項性準備活動時,應該對體育舞蹈的動作中承受力量和運動負荷較大且易受傷的膝關節部位和踝關節部位有針對性地進行力量練習,增強肌肉、韌帶的適應能力;
(2)提高思想認識,加強體育舞蹈運動損傷知識普及的力度,增強中職學生體育舞蹈愛好者的自我保護意識。增設校園內關于體育舞蹈運動知識的宣傳欄,定期更新最前沿的科學鍛煉動態;讓學生們應該在思想上充分認識到預防運動損傷的重要意義,也可以從相關書籍、網絡視頻、專家講座等形式多多了解關于體育舞蹈運動損傷方面知識,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尤其是在訓練中各個成員之間要加強保護與幫助,并遵守科學的訓練原則,全面提高學生正確的體育鍛煉認知和處理運動損傷及傷后康復的能力;
(3)重視體育舞蹈基本技術教學,教練員在教學中教授體育舞蹈基本技術動作時,根據教授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讓學員們深入淺出地理解該動作形成的力學原因和動作路線,使體育舞蹈愛好者們形成正確的動作概念,及時糾正體育舞蹈愛好者們在訓練中出現的不規范動作,并且反復提醒容易發生損傷的動作和身體部位,避免發生運動損傷。另外,要對容易損傷的部位如膝、踝等應用護膝、護踝等護具保護;
(4)加強醫務監督。訓練前要根據自身身體狀態確定是否進行訓練,不帶傷進行體育舞蹈訓練,將預防膝關節損傷的發生作為主要措施來抓。平時要體育舞蹈課堂上多多對體育舞蹈運動防損傷觀念的教育,并讓中職學生們能夠掌握在體育舞蹈運動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常見的運動損傷處理方法,做到心中有數、有備無患。如果在體育舞蹈運動中一旦有運動損傷發生就應立即進行治療,謹遵醫囑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采用正確的的訓練手段來進行康復鍛煉;
(5)加強膝關節等易傷部位的鍛煉。中職學生體育舞蹈愛好者要有計劃地進行全面身體素質訓練,增強身體靈敏、協調和柔韌等素質,尤其是加強體育舞蹈中易受傷部位的力量練習,防止出現損傷。例如,對膝關節部位的肌肉群和周邊韌帶進行加固練習,增強膝關節承受力量,提高膝關節的靈活性、彈性和穩固性;
(6)加強體育舞蹈設施的維護。保證體育舞蹈運動場地清潔、干燥、不滑,提高中職學生體育舞蹈愛好者們在使用器械的時保護體育器械的意識,營造一個安全滿意的體育健身環境。例如,運動之前應該清掃運動場地上的雜物,對有水滑運動場地最好不要運動,不選擇不安全的運動場地進行體育舞蹈運動;
(7)應該科學合理地進行體育舞蹈訓練。體育舞蹈老師或者中職學生們在安排體育舞蹈運動量時要認真貫徹 “預防為主”的方針,要注意遵守體育運動訓練原則,根據年齡、性別、健康狀況、訓練水平和體育舞蹈運動項目的特點,合理設置體育舞蹈運動的內容,循序漸進,合理安排運動量和運動負荷,以此來避免運動傷害的發生,及因負荷造成的損傷;
(8)好的身體素質是預防運動損傷的關鍵,全方位地提高自身身體素質,尤其是體育舞蹈方面的專項身體素質。如,利用負重深蹲、蹲杠鈴、高抬腿和蛙跳等方式來,并將以上的方法結合進行訓練,加強腿部肌肉韌帶的力量;另外,女性較為合適地進行橡皮筋的力量訓練,男性較為合適地進行器械的力量訓練。利用PNF訓練法、動力性拉伸法和靜力性拉伸法來發展肌肉的柔韌性,可以有效降低肌肉的緊張程度。通過繞環、按壓等方式來提高踝關節、膝關節和髖關節等各大關節的靈活性。利用立臥撐跳起轉體360°、全身波浪起、身體不協調動作組合練習等練習方法來發展身體的協調性和平衡能力。通過中長跑訓練來發展心血管的耐力,增強身體抗疲勞能力,可以預防過度疲勞的發生而產生運動損傷。由于體育舞蹈運動中跳躍動作較多,對小腿跟腱和膝關節的保健,在運動后的自我按摩和熱水浴十分的必要;
(9)運動量不要過大,運動后要進行積極的整理放松活動,促進肌肉的恢復。運動后及時做一些拉長肌肉韌帶的靜力牽拉練習和按摩放松,能促進肌肉的乳酸代謝,以緩解肌肉和關節的酸痛感覺,促進肌肉疲勞的恢復,減少再次運動時由于肌肉沒有恢復而造成的損傷。其方法是采用揉捏、敲打、抖動等方式對負荷量較大的肌肉部位進行放松。—般來說,運動過程中或運動后都應注意放松整理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