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微微


關鍵詞:預防接種兒童;生活質量;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18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6--01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對兒童預防接種工作,按要求預防接種是防止兒童獲得傳染性疾病的有效措施。對于需要預防接種的兒童,由于其自身機體處于發育階段,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極容易受到外界環境中的病毒,細菌的侵擾,損害兒童的身體健康[1]。在對兒童進行預防接種時,一些情況下可能會出現不良反應,因此需要對兒童預防接種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由于兒童年齡較低和家長對預防接種的知識水平不足等多方面原因,導致對兒童預防接種的工作難度大幅增加[2]。為了提高預防接種的效率,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本文通過對需進行預防接種的兒童采取綜合護理干預,旨在探究其對兒童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預防接種兒童60例,對照組30例采用常規護理,男女比例12:18,平均年齡(3.35±2.15)歲。觀察組30例采用綜合護理,男女比例14:16,平均年齡(3.76±1.45)歲。對比組間兒童的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納入標準:(1)兒童年齡不高于5周歲;(2)能夠完成正常口語交流;(3)不存在智力水平問題。排除標準:(1)兒童無監護人員陪同(2)存在嚴重并發癥。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采取綜合護理,首先對接受預防接種的兒童建立檔案并制定完善的檔案建立,篩選管理制度,盡可能實現實時掌握兒童的健康狀況,當兒童出現不良反應時,及時發現及時解決。向兒童及家屬普及預防接種的知識和接種疫苗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及應對不良反應的處理辦法。成立QQ群或微信群為家長和兒童解決預防接種時出現的各種問題,對于身體狀況存在問題的兒童可以推遲疫苗接種。在兒童接受預防接種前,應告知其家屬注重兒童的個人衛生和保證兒童充足休息,接種時盡量穿寬松衣物,同時接種時避免空腹接種。由于兒童年齡較低,心智發育不成熟,接種疫苗時可能會出現恐懼,抵觸心理。為了消除兒童的抵觸情緒,護理人員可營造溫馨舒適的接種環境,如在接種室內準備卡通貼紙,為兒童準備玩具等,增加兒童治療依從性。對于年齡偏大的兒童,可為其講解接種疫苗的好處以及必要性。與兒童溝通時應保持態度平和,多微笑,用哄逗的方式分散其注意力,增強其信心。護理人員在對兒童進行接種時,應對接種疫苗的生產日期,批號,效期等進行仔細核對,并做好消毒措施,注重衛生情況,避免出現感染。叮囑兒童在接種后30min內不要亂跑亂跳,當出現異常反應時及時處理。接種完成后,應告知家屬下次接種的時間,并囑咐其攜帶兒童在規定時間內接種后續疫苗,才能有效達到預防作用。
1.3研究指標
比較兩組兒童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
生活質量評分包括:生理功能、行為能力、精神健康、社會功能、情感職能,采取我院自制評分表,滿分100分,0~50分為嚴重功能缺陷;50~85分為輕度功能缺陷;86~95分為中度功能缺陷;96~100分為功能正常。
1.4數據處理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數據均輸入SPSS25.0分析,計量數據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數據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組間兒童生活質量
對組間兒童生存質量進行評分,由結果可知,觀察組生活質量的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詳情見表1。
2.1對比兩組兒童的護理滿意度
比較組間兒童及其家屬對護理滿意度,由結果可知,觀察組的兒童對護理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具體數據見表1。
3討論
預防接種疫苗是兒童控制傳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可以幫助兒童更加健康的成長,提高自身免疫機制,防止傳染疾病對兒童機體的侵害。但由于接種兒童通常年齡較低,對于接種疫苗有著強烈的抵觸情緒,接種期間容易出現哭鬧不配合的情況,這使兒童預防接種疫苗的難度大大增加。為了改善這種情況,需要對其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本文通過對接種疫苗的兒童采用綜合護理,在接種前為兒童及家屬進行健康知識并進行心理疏導;接種時做好消毒工作,布置溫馨的環境,消除兒童的恐懼心理;接種后為兒童及家屬講解注意事項及下次接種時間。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
綜上,對預防接種兒童進行綜合護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衛美炎.對兒童預防接種實施護理安全管理的效果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22,38(04):161-163.
[2]何亞華.心理護理干預在社區兒童預防接種中的效果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21,25(30):4381-4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