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華
摘 要:道德與法律知識是學生基礎教育環節的重要內容,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不斷推進,道法教學有更深刻的教育內涵。為了讓道法知識進一步深入學生的學習生活,需要將道法知識趣味化、案例化,通過現身說法和實踐應用講解,打造高效的道法課堂。
關鍵詞:生活案例道德與法律初中課堂
初中階段的學生,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積累,接受了小學基礎的道德知識學習,對于道德與法律有或深或淺的認知,有或經驗性、或理論化的了解。初中道法課堂的開設,則是讓同學們進一步系統化地了解法律與道德的常識、道理、規矩,了解道德和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深刻內涵,利好學生親社會心理的培養。
一、基礎導入,對比分析
道德和法律作為我國的治國重器,其本身有其本身有非常系統化的學理知識和豐富的內涵,不是簡單的學習理論就能夠概括的,但是在初中階段學生們的知識基礎還相對薄弱,因此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大量的系統化的知識收集與整理。在初步導入階段,教師要特別重視學習循序漸進,要讓同學們能夠在一種比較輕松而自然的氛圍中提升學習的興趣。
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是以課本為主要依據的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重點關注教材中的核心概念和思想,例如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本中有許多基礎概念,這些概念通常比較易于理解,同時又是非常值得學生掌握的需要學生重點理解并且幾靜音,靜音靜音一,例如如何調控情緒,為什么要調控情緒,我們應該樹立什么樣的學習觀念挫折,對人產生什么影響應對挫折的正確態度是什么?為什么要珍愛生命等等,從這些與學生切身相關的知識入手,找到正確的案例教學主題,以“為什么要珍愛生命”為主題的案例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展示一只講述貓媽媽養育小貓的紀錄片,紀錄片的時長控制在半堂課,學生觀看紀錄片之后,首先對該故事進行概括,了解故事講解的主要內容,接著以自己的閱讀經驗去品讀,本故事涉及的生命之美。再給大家展示一位母親哺育自己孩子的紀錄片或者是短視頻故事,了解為什么生命是如此的美妙,了解為什么生命的傳承會如此值得珍視,從而讓學生們通過對比分析來思考,為什么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特的,為什么生命對生命要存在敬畏之心。通過最基本最簡單的講故事的方式,讓同學們在一種更加自然輕松的氛圍之中,了解道德與法律的深刻內涵,更容易接知識的熏陶,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素養。
二、情境塑造,自我體驗
生活案例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關鍵就是生活情境的塑造學生認證,一個個日常且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可以一方面可以以自己的生活經歷進行帶入,另一方面可以作為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更全面客觀地看待這件事本身涉及的一些道德與法律的常識,了解更多人情道理,了解更多生活的智慧。
案例教學情景設置是否合適,是判斷案例教學是否成功的一個重要標準。學生們在很多時候,對于一些案例缺乏足夠的了解以及足夠的興趣,他們就很難對案例中的細節頭已關注對案例中進行深入的挖掘,教育成效是較低的,因此,教師應該要重視和學生學習水平的貼合性、案例本身內容的針對性、典型性和教育性以及案例呈現形式的豐富性多樣性。例如正確的消費知識,涉及學生在消費過程中的誠信,真誠等基本品德,同時也涉及消費者維權,以及商家合法經營等基礎的法律知識,可以說是道德與法律教學中一個最為經典的案例,教師可以安排一個“我是小當家”的消費主題活動,在線上和家長聯合發布教學任務,家長給孩子20元錢,讓孩子購買中午所需要的飯菜,那么學生要在有限的成本內進行消費,這不僅是對學生消費能力的考驗,也是對學生生活觀念的考察。有的學生會選擇自己比較喜愛的熟食產品,比較方便,但是成本相對較高;有的同學喜歡吃瓜果蔬菜,買了新鮮的蔬菜,還附帶了一些餐后主要使用的水果;有些同學干脆就買了方便面回家吃做。學生要和家長做好聯合記錄購買情況,方便教師了解情況。有了生活實踐任務安排教師講解時就可以很容易過渡到道德與法律知識的重點教學中,比如如何正確的維護自己的消費者權益,在使用父母的錢財時是否應該更加珍惜,如何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如何培養正確的飲食消費結構。課后,教師可以安排大家在撰寫一個消費小結,進一步考察自己的消費習慣和消費消費方式,對道德法律的知識體會也會更加深刻。
三、討論互動,學有所思
學生在了解基礎的道德與法律知識之后,要形成對知識深刻的記憶和把握,除了在生活實踐中應用與他人的交流和溝通,同樣是提升學生知識儲備以及思維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學有所思,才能學有所得。
在上文我們提到的消費案例中,教師可以在了解學生們的基本消費情況之后,在微信群里或者課堂上安排時間進行集體討論,除了教師對于主題知識的講解之外,學生們可以更加自由地進行討論,例如有的同學可以分享自己在消費過程中的收獲和心得,分享自己如何高效的購買到自己所需要的健康食品;而有的同學可以分享自己在購買食品時有什么考慮,是出于健康,還是出于純粹的美味可口;有的同學則需要對自己走通過這些消費活動,對自己不健康的飲食方式和一些不計成本的消費行為作出檢討。在這樣的集體討論過程中,學生們可以通過彼此之間的經驗分享直接進行溝通和反思,他們實際上也就形成了對基礎的道德知識和法律知識的把握,教師在再進行主題教學就會輕松很多高校很多。
結語
案例教學是一個重要的學習導入途徑,通過案例中對道德法律知識的揭示,學生能夠更清晰了解到道德與法律知識的應用及其具體內涵。
參考文獻
[1]馬興強.初中《道德與法治》案例教學方法初探[J].速讀(下旬),2018: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