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陳輝 董文茜 石秋香 張玉紅



摘要:數字化的發展使中小學教師普遍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然而普通的課堂演示型課件難以滿足當下學生的學習需求,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大打折扣。交互式PPT課件在提高學生的學習體驗、調動學習者的參與度和積極性等方面具有積極作用。因此,探究運用課程軟件設計的思想和方法,以一次函數為設計內容、PowerPoint 2019版為制作工具,提出了導航型、交互教學型、習題測試型的交互設計三種解決方案,實踐案例制作出了習題測試型的交互式PPT課件,以期為設計和制作交互式PPT課件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交互式;課件設計;導航;交互教學;習題測試
中圖分類號:G434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2)13-0105-04
2021年1月,教育部等五部門發布了《關于大力加強中小學線上教育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的意見》[1],表明交互式PPT課件在教育實踐過程中的設計應用可為數字化教育資源的研究者提供啟發且富有成效的前景[2]。《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明確要求堅持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3],21世紀的數字化融合發展使教師都在普遍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筆者通過制作、應用課件和閱讀文獻發現,當前普通PPT課件在數學課堂運用中存在的問題:一方面,課件設計者運用在PPT課件中的素材和資源的量是有限的,學生的設計參與程度未能充分地體現出來,導致資源交互信息不足;另一方面,存在應用數學概念、公式、法則、定理等純知識性導致教學交互性較差的缺陷。因此,如何制作出較高質量的交互式PPT課件,以及怎樣使其與數學學科課程相整合,成了急需解決的問題。
1 交互式PPT課件的概念與教學特征
1.1 交互式PPT課件的內涵
在不同學者對交互(Interaction)內涵的理解上,得出交互的共同特征是控制、交互行為與互相作用,核心是基于對象的交互行為。交互就是基于研究對象能夠實現互相交流舉措,進行雙方面互動的過程[4]。而交互式是指能實現人機互動,能讓參與者與計算機進行“對話”,激發參與者的學習欲望。課件(Courseware)則屬于課程軟件的范疇,是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經過嚴格的教學設計,并以多媒體作為呈現教學內容的表現方式制作而成的一種教育教學軟件[5]。交互式課件的特性在于用戶同課件之間信息傳遞的雙向性。交互式PPT課件是一種運用PPT軟件作為設計制作媒介,能依據教學大綱、教學設計,通過師生交互、生生交互、人機界面交互等方式,調動學習者的參與性和主動創造性,完成深度學習的課程軟件。此類課件的特征包括控制性、易用性、交互性、共享性等。
1.2 交互式PPT課件的教學特征
1)在教學技術的使用上:交互式PPT課件可以化抽象為具體,使數學抽象知識的呈現可視化,在與交互界面的操作中,使學習者不至于在技術問題上迷失,始終保持順暢的訪問。
2)在教學內容的呈現上:交互式PPT課件可以使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化、情景再現化,去枯燥化的知識傳授過程,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在教學交互的界面上:交互式PPT課件可以使學習者隨時掌握自己所學的位置和進度,控制自己的學習進程。一般的多媒體課件演示是根據預先設定好的順序,進行線性播放的[6]。而交互式PPT課件通過觸發器、熱區和超鏈接等方式,直接跳轉實現交互,提供友好界面的同時,使用戶獲得良好的交互體驗。
4)在教學過程的雙向上:交互式PPT課件更注重層級之間的運用,用不同的幻燈片容納復雜的教學信息,用戶利用層級關系進行瀏覽和接受學習信息,既能夠向上一層或上一級跳轉,也可以往下一層或下一級瀏覽,這個過程是雙向產生的效果。
2交互式PPT課件設計的模型構建
2.1 設計流程與模型
2.1.1交互式PPT課件設計的流程
交互式PPT課件課程軟件歸根結底還是軟件,它的設計構建流程也要遵循一般軟件的構建流程:設計、開發、測試與修改,如圖1所示。
《一次函數》交互式PPT課件是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習者的交互體驗的基礎上,結合導航型、交互教學型、習題測試型的交互設計方法制作的,在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內容、教學目標和用戶特征分析后,從學習者的角度出發進行導航型、交互教學型、習題測試型的交互設計模型構建。
2.1.2交互式PPT課件設計的模型
1)導航型的交互設計模型
導航是為了給學習者提供尋找到內容的“路標”,即路徑。在具體的交互式PPT課件設計中,通過給菜單、標題、選項等設置超鏈接滑塊、按鈕設置觸發器,進行功能的實現。其中,路徑導航是沿著路徑出發尋找呈現目標的節點,而節點導航主要用于節點顯示窗口的擴容[7]。即用戶點擊超鏈接熱區,呈現知識的節點;用戶點擊移動滑塊能夠使窗口內容連續滾動,而點擊翻頁按鈕使畫面內容不連續跳轉,如圖2所示。
2)交互教學型的交互設計模型
交互式PPT課件中采用交互設計將一個知識點分解為若干個環節,用手動操作控制教學進度和教學方式,給學習者留出理解、做筆記的時間。交互性是交互式PPT課件的顯著特征,按照學習者的需求,打開課件時,利用事先構建好的計算機交互界面的學習環境,提供人性化服務,即能夠在單詞或術語處設置熱區,與相關詞語的地址建立超鏈接,因此用戶只要遇到疑惑就在該處單擊鼠標,便可及時調出注釋進行查看,如圖3所示。
3)習題測試型的交互設計模型
目前,在測試練習平臺中,主觀題的設置難度大,各種選擇題、判斷題或者匹配題等客觀題型在交互式PPT課件中使用較為普遍。其中,單項選擇題或多項選擇題都是在提出問題后,設置多個選項,可以是單選或者多選答案,用戶在思考后直接做出選擇,提交的答案上傳至系統判別并給予反饋信息;判斷題的題型只是在選擇題基礎上減少了供選擇的選項數量,設置對錯按鈕供學習者做出判斷,系統根據學習者的作答做出反饋提示;而匹配題的表現方式除了用文字描述外,也經常采用一些圖形、動畫、顏色等形式表達,如圖4所示。
同時,娛樂游戲方式與教學領域并不矛盾,只要運用得當,電子游戲同樣可以與教學領域完美結合。只需將娛樂領域中的一些電子游戲類型賦予教育意義并加以創作,就能起到寓教于樂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教學內容不適宜用這種形式呈現,而有些教學內容可以通過交互性的模擬游戲形式呈現。
2.2 設計類型
根據交互式PPT課件的設計流程及模型建構,三種模型分別設計制作出三種交互式PPT課件,包括導航型的交互式PPT課件、交互教學型的交互式PPT課件、習題測試型的交互式PPT課件。采用導航、交互教學、習題測試三個要素指導制作,使每一個交互式PPT課件的側重點不盡相同:導航型的交互式PPT課件依據倒樹結構,運用路徑導航和節點導航解決交互界面用戶操作的問題;交互教學型的交互式PPT課件依據教學內容,運用熱區、超鏈接與觸發器解決學習者控制教學進度和教學方式來理解知識和記筆記的問題;習題測試型的交互式PPT課件依據練習平臺,運用各種題型,例如選擇題、填空題、匹配題解決寓教于樂和及時提供反饋解析的問題。
3交互式PPT課件的制作實例
3.1 制作工具的選用
時至今日,PPT版本的更新以平均每兩年一個版本的速度在發展,同時也得到了迅速普及與廣泛使用。PowerPoint2019版軟件可以針對新建幻燈片,對幻燈片的對象進行各種用戶設置,達到用戶想要的理想效果,并且支持宏和控件開發工具,運用觸發器和超鏈接實現交互是慣用的交互功能體現。其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好學易用。支持視聽媒體的插入,同時還具備圖層、動畫切換功能,也能對圖文聲像等媒體素材進行編輯,還可以插入動態文字和視頻、音頻。
2)支持共享。能夠將源文件*.PPT直接發布成PPT或MPEG-4格式使作品的體積壓縮,可以在網上共享傳播的狀態下支持播放器和網頁的流暢播放。
因此,選擇使用PowerPoint2019作為開發工具。
3.2 作品內容概述
3.2.1 教學內容分析
1)課件名稱:一次函數。
2)教學目標:發現實際生活中的一次函數(善于觀察的能力);運用數形結合的思想從“數”和“形”兩個角度認識一次函數(形象思維能力);掌握用一次函數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數學應用的能力)。
3)教學重難點:掌握用一次函數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數學應用的能力)。
4)主要內容:①導入函數與一次函數。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案例,將學習者引入到自變量與因變量的關系上,由此進入到本課件的主題;②一次函數的圖像。由導入部分的案例,給出函數的圖像,并引入到一次函數的一般圖像與特殊的一次函數圖像、正比例函數;然后介紹制作函數圖像的一般步驟;③一次函數的表達式。由一次函數的一般圖像,給出一次函數的一般表達式與正比例函數的表達式;通過例題介紹如何確立表達式;④一次函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采取一個實際應用題,作為知識的遷移與轉化;⑤課堂小結。回顧課堂內容與思考學習方法;⑥課后習題。根據教學內容設置不同難度等級的題目,注重檢測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知識的遷移。
5)設計意圖:①采用兩個實際案例與圖片進行導入,暗示“數”“形”是一次函數的靈魂,數形結合思想是研究其他有關函數問題的鑰匙,潛移默化地讓學生感知到一次函數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重要性;②認識一次函數在于牢記一次函數的本質是兩個變量之間的線性關系,即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的變化,變量是數值會變化的量,當賦予一個量固定的值時,相對應確定了另一個量的值;③繪制一次函數的圖像重點是讓學生掌握畫函數圖像的三步走方法:列表、描點、連線,最終歸納得出“所有一次函數的圖像都是直線”這一共性;④確定一次函數表達式是一次函數從“數”的角度看,就是[y=kx+b];而從“形”的角度看,是一條直線。不管從哪個角度看,確定一次函數的解析式需要兩個基本量即[k]和[b];⑤學習一次函數的終極目的在于實際應用,將理論與日常生活的問題進行聯系,用數學的知識服務于生活。但學生在這方面的意識還很薄弱,為此通過設定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情境,運用數形結合,要求學生結合觀察與分析圖像獲取有用的信息。最終使學生的數形結合思想內化為一種應對問題的形象思維,不再畏懼于構建抽象的圖像。
3.2.2 選取一次函數的理由
《一次函數》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的內容,其中“數”與“形”是一次函數相結合的兩個靈魂要素,是研究其他有關函數問題的兩個重要核心部分。這種數形結合思想恰好適應于交互式PPT課件的教學特點,使用交互式PPT課件可以使一次函數表征形式多樣化,使教學內容生動形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注意的同時,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動機。最終能夠取得良好的預期教學目標,即善于觀察的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數學應用的能力。
3.3 習題測試型交互式PPT課件制作
3.3.1 設計
運用習題測試型的交互設計方法進行《一次函數》交互式PPT課件的設計,主要從上文模型中所闡述的兩方面考慮,即:自我測試、寓教于樂。在學習完認識函數與一次函數、一次函數的圖像、一次函數的表達式、一次函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后,進行習題測試。包括選擇題:單項選擇題、固定多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填空選擇題、分類選擇題、組合選擇題;填空題:多選填空題、完形填空題、組合填空題;判斷題;匹配題;運用題:方程應用題、函數應用題;游戲題[8]。
根據習題測試型的交互設計模型,正式開始《一次函數》交互式PPT課件的設計。結合習題測試這一主要要素進行設計,下面是交互界面中設計題型的截圖,如圖5所示。
3.3.2 開發
采用PPT2019版軟件制作《一次函數》交互式PPT課件,主要是運用了PPT中的觸發器與超鏈接的方式。首先根據以往的實際案例,制作運用和收集相關資料的基礎上獲得信息,確定了整個課件的框架,包括加載頁、目錄頁、過渡頁、內容頁等。然后根據習題測試型的交互設計方法,選擇了多種練習題型,例如選擇題、判斷題、匹配題等。習題測試型交互式PPT課件的基本實現過程主要有以下幾點:
1)根據教材內容得出課件腳本文件,確定好幻燈片的內容、題型、流程框架。
2)從設計流程,運用習題測試的設計思想進行指導,定位到每一個設計板塊、每一種測試題型。
3)設置完成后能夠流暢地返回指定的開始菜單或小章節欄上。
4)充分運用超鏈接、觸發器設置導航欄、菜單欄和提示欄等一系列快捷通道。
3.3.3 測試
完成了整個制作后,進行測試播放預覽,在測試過程中應檢查交互式PPT課件的以下內容。
1)頁面跳轉的觸發器實現。在《一次函數》案例中,一種是通過設置好“幫助”“開始學習”“退出”等按鈕,當點擊這些按鈕時,就會發動觸發器跳轉到相應的頁面;另一種是設置滑塊,在滑塊上建立超鏈接,當單擊超鏈接時,跳轉到所連接的頁面。
2)運行效果的實現。在課件中,以“寓教于樂”環節的互動模擬游戲的制作為例,當運行觸發器和超鏈接時都能無誤地跳轉到相關聯的地方,訪問過程是流暢的,用戶的體驗感較好,沒有技術使用上的疑惑。
3)對聲音的控制實現。課件中的背景音樂、音效或話外音,都能通過系統按鈕調整聲音的大小。
4)練習題的開發實現。填空題、選擇題、匹配題等客觀題是初中數學練習中經常采用的直觀設置形式,通過填空、匹配等方式來解題,使學生樂意參與到課堂互動中,從而鞏固練習能力的提高。
3.3.4 修改
根據演示結果,對習題測試型的交互式PPT課件進行逐一修改,從而完善產品,達到交互設計無誤、運行過程流暢,圖6是運行加載界面的課件截圖。
4結束語
隨著教育課件的種類與數量的層出不窮,交互式PPT課件的設計方法也從傳統的以技術為中心轉移到以用戶體驗為中心。本文引入導航型的交互設計、交互教學型的交互設計、習題測試型的交互設計三種解決方案,設計出一次函數交互式PPT課件的開發流程,在設計思想指導下實現了交互式PPT課件的課程軟件化制作。然而,交互式PPT課件的復雜性決定了基于導航型的交互設計、交互教學型的交互設計、習題測試型的交互設計方法,運用這些方法進行交互式PPT課件開發是一個軟件不斷更新、作品不斷修改完善的過程。案例的制作能夠為解決現有交互式PPT課件制作所面臨的導航、交互教學和習題測試上的一系列現狀問題提供借鑒思路,引入新的設計思想和制作技巧能夠較好地提高交互式PPT課件的可用性。在切實提升交互性和功能性上,進一步實現交互式PPT課件與數學課程的深度融合。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等五部門.教育部等五部門關于大力加強中小學線上教育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的意見[EB/OL].[2021-01-28].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2102/t20210207_5128 88.html.
[2] 柯清超,鮑婷婷,林健.“雙減”背景下數字教育資源的供給與服務創新[J].中國電化教育,2022(1):17-23.
[3] 何克抗.如何貫徹落實《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遠大目標[J].開放教育研究,2018,24(5):11-22.
[4] 黨高歌.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交互式課件在情境教學中的設計與應用研究——以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為例[D].石河子:石河子大學,2020.
[5] 許歡.國內高校在線課程建設理念演化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9.
[6] 周明超.探究式交互課件的設計與開發——以小學三年級數學為例[D].南寧:廣西師范學院,2014.
[7] 游澤清.多媒體畫面藝術設計[M].2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173-175.
[8] 張會杰,李金坡.網絡交互式課件中測試與評價的設計及實現[J].現代教育技術,2016,26(6):119-125.
【通聯編輯:唐一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