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蘇羽
摘要:初中語文作業設計應該以學生綜合能力與綜合素養的培養為方向,改進、優化初中語文作業設計,能夠提高學生的參與感。并且從初中語文作業設計入手,強化初中語文教學的探究性、活動性和實踐性,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與思維,同時也能改善學生的語文學科學習情況。所以說,在新課改背景下,要重視初中語文作業設計與優化策略工作。基于此,本文圍繞著新課改背景與要求,對初中語文作業設計與優化策略進行了詳細分析。
關鍵詞:新課改背景;初中語文;作業設計;優化策略
引言
在進行初中語文作業設計時,需要圍繞著新課標提質降量的基礎要求,科學安排作業內容,要打破以往作業方案的枯燥感與限制,以增量來達到復習的效果,不僅會使初中生產生排斥感,而且還會讓學生出現抄襲作業等不良習慣,不利于語文教學的健康推進。所以,要保障作業設計水準與針對性,結合學生掌握程度與學習特點進行優化處理,這對于學生語文課程學習積極性的激發以及學習能力、語文思維能力的提升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一、初中語文作業設計與優化工作的相關概述
在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的過程中,也能夠進一步提高教師課上教學的針對性。一般認為,作業并不是一項單獨的教學內容,而是完整教學體系中的一部分。作業代表了學生的課后學習,而學生的課后學習又不能離開課上學習。因此,科學的作業設計便能夠進一步拉近課上學習與課后學習的關系。例如,通過教師預習作業的設計,便能夠幫助學生整合新知識的脈絡,把握住其中的關鍵問題,以此來為教師的課堂教學提供主要的思路和方向,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由此可見,在教師作業設計的過程中,還需要從教學的整體角度來進行考量,以此來提高作業的效益。
二、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作業設計與優化策略
(一)作業的分層設計
初中語文教師可以把作業的難易程度來作為語文作業層次劃分的依據,這樣能夠提升作業安排的合理性。語文作業難易程度的分層方式對初中生的課程學習有較好的促進作用,在進行具體的作業安排時,一方面要熟悉學生特點與知識吸收情況,才可以把這種作業分層方式的效果最大化的發揮出來,去增強學生語文課程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比如,在進行“最后一課”教學時,可以借助作業難易程度分層策略去進行設計,在學生閱讀完《最后一課》的全文時,語文教師可以根據《最后一課》中的相關知識點為學生設計難易不同的兩套語文試卷,第一套試卷的內容問題更復雜、相對較難,第二套試卷的內容較為簡單、題量相對較少,難度一般,可以讓學生從二者中選擇一套作答,讓每位學生都可以順利且完美的完成作業,這種分層設計法也是極受學生所歡迎的,因為他不但適用于語文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也適用于基礎知識薄弱的學生。
(二)應用微課設計作業
在初中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導入信息技術手段,通過微課方式來進行作業設計。在信息技術與教育工作相結合的過程中,也衍生出了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給教學工作的展開帶來了很多新的可能,微課教學方法的應用能夠進一步整合教學資源,并同時視頻載體的方式來面向學生。在作業設計中應用微課可以對作業的內容進行有效的分層。建立包括基礎性微課視頻專題、重點知識微課視頻專題、難點知識微課視頻專題在內的作業內容。與傳統的作業布置不同,基于微課的作業設計能夠進一步減少學生的作業時間投入,提高學生的作業時間利用率,進而增強學生參與度。
(三)以學生為主體
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這不僅是一種態度,同時更是一種作業布置的方式。對此,我們教師就要轉變以往的作業布置方式,轉變到學生為主體的中心環節當中,如此才能夠更好地發揮語文作業的價值和優勢。例如,在教學《散步》一文后,我們老師不要直接就要求學生品味文章語句,理解某一段話的深層內涵等。通過觀察學生的作業能夠看出,大部分學生的回答都是比較統一的,這就使得學生陷入一種格式化的思維,并不利于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對此,我們教師就可以轉變作業布置的方式,引導學生模擬課文中的場景,進而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比如,我們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放學之后也按照課文的描述,協同家人一起散步,重建作者所描述的畫面,并且以此為基礎,引導學生體味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內涵。而后我們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自己和家人的散步寫成一個短篇,并對學生們的短篇進行比較,看看哪些學生的文章能夠流露出“散步”一文的真情實感。這樣的作業布置方式就是以學生為主體,而不是硬性地將作業布置給學生。而且通過這種情景重建的方式還有助于拉近學生和家人之間的情感,更加有助于文章表達主旨內涵的傳遞。
(四)作業的趣味性設計
通常作業的內容一般是要求學生對于新學的知識進行背誦、默寫以及抄寫的過程,整體形式單一。長時間進行重復性的勞動會使得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興趣點降低,難以形成自我驅動力。因此,教師在布置語文作業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和課堂內容,提高作業內容的趣味性。比如,可以結合故事創作設計方式,大量的寓言、童話和傳奇故事,這些文章具有較強的故事性和巨大的思維發散空間,在進行課本內容的講解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安排即興故事創作等作業,對文章內容進行改編、續寫。通過即興的故事創作,既能檢驗學生的課文內容的掌握情況,同時又能夠進一步的檢驗、強化學生的語文素材的積累與應用能力。
結束語
總體而言,初中語文作業設計并不能單純地根據課本習題留作業,而要需要語文老師進行一番思考,在新課改的指導下,在減輕學生作業壓力的同時,還能夠將語文作業的作用充分性的發揮出來。對此,我們語文老師就要堅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學習地位,應用微課或者是分層作業設計等新型方式,選擇一種具有趣味性的內容設計語文作業,調動起學生們的作業積極性,以更好地優化初中語文作業設計,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胡桂華.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作業設計與優化策略探析[J].文理導航(上旬),2021(09):20-21.
[2]胡淑花.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作業設計策略研究[J].中國教師,2020(S1):16.
[3]彭小婷.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作業的優化設計[J].科普童話,2019(1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