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高校立德樹人的需要與文化建設支持民族復興的需求,高職學生的文化自信培育工作成為高職院校促進文化繁榮發展的重要工作。提升高職學生文化自信有助于推進學生在專業技能進步的同時,強化其文化認同感與人文素養教育。因此,現階段高職院校的培育工作要結合學生在文化自信發展中所面臨的困境,增強其專業發展中的文化底氣,從而促進高職院校文化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新時代;高職學生;文化自信培育
引言
新時代的文化教育提倡高職院校要加強文化自信建設,強化文化創新力度。使得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建立文化自信與創新體系,促進學生將文化意識高效轉化為文化自信。因此,高職院校要應根據自身的發展特點,建立以文化道德建設和核心價值觀養成為指導的精神與專業文化發展目標,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文化自信培育理念,從而健全高職院校的教育體制,實現其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目標。
一、增強高職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1、高職學生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
基于高職學生的文化基礎能力薄弱、文化素養低的特點,增強文化自信有利于提升其文化素養、增加其文化內涵,從而激勵其努力學習文化知識與實踐技能訓練。另外,文化自信的提升也有助于規范學生的思想行為與生活方式,使得其可以養成道德情操與審美情趣的同時,提升其文化認同感與自豪感。從而有效彌補高職學生在理論知識方面能力不足的遺憾,進而增強自身通過專業技能學習實現自身價值的發展需要。
2、實現國家人才發展的建設需要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與民族實現其偉大復興任務的重要發展基礎,強化文化自信支撐與構建文化繁榮局面是現階段國家教育發展的重要任務。高職院校作為國家專業技能人才的培養基地,承載為國家培育全面發展性人才的重任,因此,貫徹學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理念具有重要的現實發展意義。它是實現國家建設人才在專業領域高效融合技能與知識、理念與實踐的重要保障,從而使得國家建設具有源源不斷的強大核心發展力量。
二、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困境
1、高職教育重職業、輕文化
現階段,高職院校主要踐行以服務為導向、以就業為目標的發展路徑,結合職業教育發展規劃適應經濟與社會的發展規劃需要,使得職業院校將大部分精力投入職業實踐能力的教育上。因此,當前高職院校的人才培訓目標重實用培訓技能訓練,輕文化與人文素質養成,使得學生的文化教育底蘊與職業發展能力出現不相符的情況,造成對自身文化能力認知不正確,使得學校無法從宏觀方面掌握文化教育情況。
2、文化自信建設時代感較弱
當前高職院校的文化自信建設內容與優質的文化傳統與先進的社會主義文化融合度不夠,使得其文化自信教育與時代發展理念存在偏差,導致教育理念更新不及時、文化教育親和度不夠。這使得學生在文化自信教育中不能形成強烈的文化主體學習意識,而是被動地接受社會思潮的引領,造成各色思潮充斥在文化自信教育環境中,缺少時代思想的正確引導。
3、教師文化素養與教育發展不同步
當前高職院校的文化教師大部分是由專業教師轉型而成的,導致這些教師的文化教育水平不足,自身的文化自信也嚴重缺失。再加上未來職業教育將致力于發展到高等教育發展水平,這使得高職院校教師重技術、輕文化的教育理念嚴重與時代發展要求不符,文教育與專業技能的融合程度不夠,文化課程的教育成為浮于表面的專業課外“放松”課程。
三、新時代高職學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措施
1、夯實文化教學基礎,增強學生文化認同感
高職教育以實踐與理論教學相結合的方式為學生實行教育活動。因此,學校可以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課程相融合的形式,建立思想教育為主,專業技能教育為輔的文化自信培育體系,使得學生可以在進行理論與技術學習中,增強民族精神、堅守職業道德、堅定政治信仰,從而實現高職教育課堂師生雙方在教學做合一上的有效轉化。另外,學校也應增強教學形式的靈活性與多樣性,積極開展文化教育講座、學生理念與價值觀樹立方面的知識搶答競賽等活動,來增強其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與自信感,進而為新時代高職學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發展奠定文化課堂教育基礎。
2、完善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文化建設內涵
高職學校應加強教師的文化素養建設,加強其在文化知識廣度與深度層面上的培訓力度,增強其文化自覺性,激發其文化教育創新的活力。第一,高校可以與文化交流與溝通機構有效聯合,整合優質教育資源,創建加強高校整體師資文化素質的交流會與話題研討學習,使得教師能夠基于融合創新教育角度,充分挖掘文化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點,增強自身的教學質量水平。第二,學校也應建立有效的文化教育激勵項目,鼓勵教師參與文化課題建設與課程教學規劃設計等項目,來提升教師對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視程度,從而高效提升其文化教育內涵。
3、創新校園文化宣傳,優化文化環境
校園文化環境的建設需要以宣傳與引導為主要手段,來進行文化環境的有效建設。一是通過建設合理有效的文化自信宣傳欄,并結合高效的校園宣傳平臺,進行文化自信宣傳的科學規劃,利用線上與線下的有機聯動營造優質的宣傳氛圍。二是利用文化宣消除高職文化教育與文化自信之間的違和感,增強校園文化自信的親切感與新鮮感。三是強化校園文化教育建設的氛圍。以高職院校的校風、校訓為建設起點,增強校園文化的軟實力與硬實力。通過營造校內良好風氣、務實學術氛圍以及優質人文氛圍,來深化學生對新時代先進文化的自覺性與認同感,從而激發高職學生積極建立自身文化自信的熱情與決心。
結束語
新時代我國高職教育處于順應時代發展理念,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教育與文化自信建設的改革時期。雖然當前高職院校的文化自信建設存在發展困境,但是高校進行深入分析、增強意識、打造氛圍、強化教育的建設工程要注入持續發展的動力。引導教師在教學中根植文化自信教育理念、培育學生人文素養與文化精神積能力,從而增強高職教育的文化發展底蘊與競爭實力。
參考文獻
[1]喻浩,曾茜.高職院校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路徑探析[J].重慶城市管理職業院校學報,2020,20(1):83-86.
[2]陳曉燕.高職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時代使命與實踐路徑探究[J].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19(1):67-69.
作者簡介:殷華(1979—11),女,漢族,山東臨沂人,本科,講師,濰坊護理職業學院,研究方向:中醫。郵政編碼:261041
課題名稱:在文化自信背景下高職健康管理專業學生學習中醫藥傳統文化的意愿及影響因素研究——以濰坊護理職業學院為例項目編號:YKY2021013